董常修
東營市公路管理局東營分局
新形勢下公路經濟管理體制及措施
董常修
東營市公路管理局東營分局
我國的經濟水平在市場經濟大環境的推動下逐漸提升,在現代社會中,交通公路作為聯系各地和城市之間的紐帶有著重要的作用,可以促進各地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而公路管理作為新時期我國經濟管理的重要內容,已成為促進國家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國家越來越重視公路建設,而其經濟管理體制仍存在一些問題有待我們去解決,所以我們應應該采取采取可行的措施,不斷完善公路的經濟管理體制,保證交通運輸行業的快速發展。主要分析公路經濟管理的體制以及相關措施。
新形勢;公路;經濟管理體制;措施
1.1 有利用國有資產的安全
眾所周知,公路是國家的國有資產,因此加強對公路的經濟管理可以有效的對國家資產進行管理。也就是說,從本質上來講無論公路的建設單位和投資者是誰,公路的所有權屬于國家,作為國有資產就必須要接受經濟管理體制的規范與約束。這對于公路的維護與管理,安全與完整都有重要的意義。
1.2 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需求
由于我國的國情和發展的需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我國的現行經濟制度。而市場經濟作為一種先進的體制,在滿足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同時還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國民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就必然會產生市場經濟,是社會先進生產力的需求。公路的建設也必須要遵守我國經濟體制的發展規則,在社會主義經濟體制之下,為了更好地促進生產力水平的發展,在保障建設質量的基礎上有效減低成本,就需要加強經濟管理。在實際的生產中,比如在公路建設的施工階段,我們可以通過經濟管理制度提升對成本的管理,有效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在這個基礎上,企業就可以提對施工技術進行更大的投資,優化改進施工技術,提升公路的建設水平,從而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因此,建立公路經濟管理體系則是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力量。
1.3 維護民眾利益
我國的公路作為基礎設施建設在建設之初就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公益性的特點,這些特點使得公路具有社會的公共性質,并并且可以在這個基礎上進行相關產品的建設。另外,公路因為其性質在實際的發展中還同時具有很強烈的排他性。因此在公路的建設中,我國一般都是由國家統一規劃的,在規劃中還要進行聯網的安排,避免其他的投資方面出現,在這種情況下,自然就使公路形成了排他性,同時具有一些非競爭性的相關產業。基于此,在公路的建設中,面對人民群眾的基本出行對公路的需求和收回公路建設的相關性投資成本之間的矛盾,公路經濟管理相關人員的處理成為當前人們關注的問題。
2.1 完善法律建設
由于我國的現代公路建設和管理發展時間較短,還沒有形成完善的管理系統,相關的法律法規還不完善。與發達國家相比在公路管理的有序性上還存在一些問題,在發展的過程中也不斷遇到問題。因此,為了實現公路建設和管理的現代化,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就需要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首先,需要國家相關部門根據當前我國公路建設和管理的現狀,進行針對性的法律法規建設。比如需要明確規范公民的交通權力和義務,通過法律的約束,規范人們的交通行為,對可能出現的交通糾紛做出合理詳細的規定,避免出現交通事故和壞死骨中的糾紛問題。
2.2 運用經濟與行政手段
公路除了是市場經濟中的重要內容之外,還是政府進行宏觀調控的很重要的一方面。眾所周知,公路屬于基礎設施建設的一種,具有非盈利性、公共性等特點。另外,由于公路的建設周期比加長,在建設中,承建企業可能獲取的經濟利益比較少,很多企業對建設公路的工程缺乏積極性。在這個時候,政府作為市場調節的主體可以對市場進行宏觀調控,從公路建設的管理方面規范公路建設的行為,提高公路管理工作的質量,為廣大人們群眾服務。因此政府通更過行政手段干預公路管理是當今社會發展的需要,在管控市場的同時還可以有效促進市場的發展。公路的經營主體應該與其的建設工程區別開來,主要是非盈利的經營機構,在具體的建設中由政府部門的干預,屬于政府授權經營。在政府與經營者的合同中需要具體規范地劃分雙方的責任與權力以及義務,明確經營期限。所以,國家要利用其宏觀調控的職能,運用經濟與行政手段,從而讓公路的經營變得更為科學、規范。
2.3 加強成本管理與控制
我國的公路事業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科技水平的提升得到了極大的進步。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建筑企業為了保持一定的競爭力,在保證建筑質量的同時實現經濟利益的最大化,就需要對公路工程進行成本的管理。基于此,企業必須提高管理水平,完善完善成本管理體系,從而促進我國公路交通運輸事業的健康發展。在具體的管理中,由于建設周期長,涉及面廣,需要規范各部門的具體職責,通過部門之間的協調合作進行成本的管理、另外,還要實施具體的獎懲孩制度,落實每個崗位的職責,做到個人成本控制業績與個人經濟利益掛鉤,制定嚴細的全程定量考核指標,做到獎懲有依據。另外,施工材料是建設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要嚴格把控施工材料的采購和支出,認真分析工程的實際支出,把施工實際成本控制到最低。
2.4 對公路實施信息化管理
得益于現代社會科技水平的提升,信息化技術廣泛地應用在各行各業里。在公路管理中運用信息化技術可以有效節省勞動力,提升工作效率。在傳統的公路管理中,類似與收費站收費人員的工作需要大量的勞動力。而信息化管理的實施可以解放勞動力,節省了運行資金。除此之外,人們能夠查詢高速信息,使公路給人們提供更多的服務。
總而言之,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在經濟經濟基礎的推動下,我國公路的建設水平不斷提升,為了滿足社會發展和人們生活的需求,需要對公路的建設和使用進行科學合理的管理。在具體的管理中,需要我們從法律法規和國家宏觀行為對公路的建設進行一定的規范。另外,還要通過經濟手段有效地控制建設和管理的成本,實現建設企業經濟利益和社會效益的共贏,不斷完善和發展公路經濟管理體制,為建設公路提供一個有序發展的依靠,促進社會的發展。
[1]王琳.分析我國高速公路管理體制存在的問題及措施[J].才智,2016,32:252.
[2]潘淑敏.新時期高速公路經濟管理體制及應對措施[J].新經濟,2015,35:88-89.
[3]殷蔚明.高速公路經濟管理體制和措施分析[J].市場研究,2016,02:7-8.
[4]朱治美.公路經濟管理的體制與措施初探[J].北方經貿,2015,06:219+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