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芳
河南省濮陽市清豐縣審計局
淺談如何開展科級干部任中經濟責任審計
張淑芳
河南省濮陽市清豐縣審計局
本文首先分析什么是任中經濟責任審計及任中經濟責任審計的意義,再次對任中審計的主要內容,審計風險及防范、取得的成效方面進行了分析研究。
科級干部 任中 經濟責任審計
近年來,全國各地根據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需要,本著對領導干部本人負責的態度,采取監督與幫促并舉的方式,集中開展了領導干部任中審計工作,得到了被審計單位的充分理解和配合,成效明顯,逐步拉開了任中審計工作的序幕。那么什么是任中經濟責任審計呢?開展任中經濟責任審計有什么意義呢?如何開展任中經濟責任審計呢?任中審計風險如何防范呢?成效如何呢?
任中經濟責任審計是指受本級黨委或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領導小組的指派,或受紀檢監察、組織人事部門的委托,由審計部門依法對領導干部任職期間履行經濟責任情況進行監督、評價和鑒證的活動。一般來說,任中審計期限根據領導干部任職時間長短和有關干部監督管理工作的需要來確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黨政主要領導干部和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規定》第五條明確規定:“根據干部管理監督的需要,可以在領導干部任職期間進行任中經濟責任審計”。
開展科級領導干部任中經濟責任審計是加強干部監督管理的重要環節;是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促進領導干部廉潔勤政的一項重要措施;是推進依法行政、促進依法治國、依法治企的有效手段;是促進領導干部自覺實踐科學發展觀的一項有效保證,也是推進我縣縣域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之一。
(一)有利于在任職期間就發現問題,防止問題的擴大或堆積,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防患于未然,及時對在職干部起到警示、保護作用,也能保證任職干部本人具備解決問題的時間和條件。通過任中經濟責任審計,可以做到由事后監督向事中監督轉變,由被動治標向主動防范轉變,較好地發揮審計的預警和預防作用,將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避免經濟行為的“一錯再錯”,最大限度地減少領導干部決策失誤或管理不善造成的損失,更好地約束黨政領導干部任期內的經濟行為,進一步增強黨政領導干部的責任意識。
(二)有利于審計結果的充分利用,為決策層或人事組織部門在干部考核、任用方面提供可靠的第一手資料,充分發揮審計的參謀、服務職能。
(三)整改力度加強,有利于促進問題的解決。通過任中經濟責任審計,有效地解決了離任審計“馬后炮”和“新官不理舊賬”、“審計決定落實難”等弊端,使審計查出的問題能夠在任期內得到認真整改。
(四)適應干部管理監督工作的需要,有利于審計成果的轉化利用。任中經濟責任審計可以及時向干部監督管理部門提供干部履行經濟責任的動態信息,作為對領導干部業績考評、職務任免和獎懲的參考依據,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領導干部考核評價方法的局限,便于干部監督管理部門及時了解掌握黨政領導干部的理財能力、依法行政和決策水平,促使其更加客觀公正地考察和選拔任用干部,避免領導干部任用中的失察現象。
(五)整合審計資源,有利于提高審計工作效率、規避審計風險。在年初確定審計項目計劃時,對任職達到一定年限的領導干部,有計劃地安排任中經濟責任審計,在組織常規審計的同時,完成領導干部任中經濟責任審計。而領導干部離任后,離任審計也可以直接利用任中審計的結果,既節約審計資源、提高工作效率,又能夠爭取主動、贏得時間,有效地防范審計風險。
一是摸清被審計單位全部政府性資金的分布狀況、總量規模及支出結構,了解所審計單位經濟實力、經濟發展現狀和全部政府性資金的變動趨勢,便于對經濟發展實績做出客觀公正評價。
二是審查重大經濟事項決策的制度、程序和效果。圍繞與科級干部經濟責任密切相關的重大事項開展審計和審計調查,看單位是否建立、健全重大經濟事項決策制度,重大事項決策是否遵循了科學、民主的決策程序,抽查部分重大決策事項的執行及決策效果。
三是審查單位財政收支及有關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效益性。主要是:財政財務收支及管理情況,中央轉移支付資金使用情況,稅收征收管理入庫情況,社會保障資金的籌集、管理、使用情況,新農村建設及各項惠農政策的貫徹落實情況等,揭示財政收支增減變化對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了解掌握科級干部履行經濟監督管理職責情況。
四是突出對國有資源、資金管理制度和經濟政策審計。審計和調查是否認真貫徹執行國家財經方針政策,制定的地方有關經濟政策(如招商引資政策、土地征用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有無與國家財稅政策、土地政策相抵觸或者相矛盾的情況,分析查找影響縣(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原因。
五是抽查科級干部本人遵守廉政規定情況。即科級干部有無在下屬單位報銷應由個人承擔的費用,有無侵占公有財產等假公濟私行為,有無用公款為家庭配置微機及其他高檔耐用消費品及職務消費情況,包括:通訊費、學費、出國(境)費等。
經濟責任審計風險是指領導干部被審計出問題的風險,不管是因為自身還是外界被審查出的風險,防范經濟責任審計風險就是防范領導干部出現差錯。
為規避審計風險,在實施任中經濟責任審計過程中,要樹立起強烈的風險意識,努力和減少經濟責任審計的風險,才能使這項工作的開展真正成為干部管理和監督工作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切實起到既設“關”又設“防”的作用,這樣才能使開展經濟責任任中審計制度化;才能真正推進經濟責任審計繼續深入的開展,促進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法制化、機制化,完善其權力制約機制,對促進領導干部正確履行經濟責任,加強干部監督管理和廉政勤政建設都有著重大的意義。防范審計風險的基本措施:
(1)搞好思想教育,提高政治素質。良好的政治素質,是完成審計任務的根本保證,因此,要以人為本,重視對人的思想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加強廉政教育工作,從思想上樹立“正人先正己”,監督是手段,服務是根本的思想;堅持依法審計,實事求是,廉潔自律,樹立良好的審計人員形象,確保內部審計工作的健康發展。
(2)搞好業務培訓工作,提高專業技能。在抓好思想教育的同時,要高度重視審計人員的后續教育和專業素質的提高,如派人外出進行業務培訓,參加有關審計方面理論研討班等。
近年來,我縣不斷加大經濟責任審計力度,做到逢離必審,逢審必報,并積極探索任中審計。為落實國家審計“全覆蓋”工作要求,結合近幾年審計情況、領導干部任職年限和科級干部調整情況,建立了我縣經濟責任審計對象動態數據庫,實行對經濟責任審計對象分類管理,制定中長期審計規劃和年度審計計劃,將任中審計納入其中,取得了較好成效:
(一)增強了領導干部廉潔自律意識。任中經濟責任審計既對事又對人,重點審計責任履行、權力運行、廉政建設等情況,對不正確履行經濟責任的領導干部進行問責追責,有力地督促領導干部依法依紀履職盡責,強化了權力監督制約,提高了領導干部自我約束意識,深入推進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
(二)發揮了服務經濟的功能。開展任中經濟責任審計,有利于引導和規范領導干部經濟管理行為,提高科學決策和管理的水平,減少經濟活動的盲目性。
(三)解決了一些傾向性、預發性問題,起到了警示性作用。在開展任中經濟責任審計時,針對部分單位領導易職帶車、債權債務管理不規范現象,我們在審計時,將此兩項內容編入審計實施方案,助推單位車輛回歸及賬外隱形債權債務規范管理,得到被審計單位好評。
《黨政領導干部和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規定》《經濟責任審計理論與實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審計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