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成剛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總承包分公司
冷再生技術在道路建設中的應用研究
孫成剛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總承包分公司
在道路建設過程中,冷再生技術作為瀝青道路路面施工的重要部分,具備其他技術所不具備的優勢,比如節省材料、保護環境、方便施工和節約成本等,因此,冷再生技術被廣泛應用在道路工程的施工中。其施工效果與工程建設的整體質量有著密切聯系,并且直接影響道路工程能否順利竣工。簡要介紹了瀝青路面再生技術的不同方法和特點;簡述了瀝青再生劑的技術要求,并綜合有關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些瀝青路面再生技術的發展問題。
道路現場;冷再生技術;應用
道路再生技術屬于路面維修保養的范疇,從再生方式不同的角度,可以把再生技術為分成熱再生和冷再生兩種。目前,在我國應用較多的路面冷再生工藝主要有現場冷再生、廠拌冷再生兩種。現場冷再生技術與熱再生工藝相比較更環保,冷再生技術所需要的再生設備不需要加熱系統,這樣就節省了大量的燃料,降低了環境污染,減少了施工過程當中的煙氣,為一線施工工人帶來了切實的利益。另外,相比于廠拌冷再生技術,現場冷再生技術施工工藝大大簡化,縮短了施工工期,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以及經濟效益。
就地冷再生技術應用過程中,充分的實現了對舊鋪層材料的利用,必要情況下還會加入一部分新骨料,同時摻入適量的添加劑,其銑刨、破碎、攤鋪和壓實成型都可以在自然環境下完成,所修整出來的新基層或是底基層的性能和質量較好,在就地冷再生技術應用過程中,銑刨破碎后的舊瀝青混凝土材料中,其瀝青含量較少,已分化為不同粒徑的骨料材料,其路用技術指標軟化點提高。同時砂石集料除了變碎和變細外,并沒有太大的變化。因此在具體施工過程中,將適量的穩定劑摻配進去,從而使其形成新的基層和底基層,充分的實現了對舊瀝青路面的再生利用。在道路施工過程中利用冷再生技術,不僅施工工藝較為簡單,而且能夠實現分段施工,工期較短,通車速度較快,在對舊路改造過程中不需要對交通進行中斷。而且在冷再生技術應用過程中,其所使用的材料多為舊資源,有效的避免了舊路重建設過程中廢料堆積和運輸的問題,實現了資源的有效節約,同時也減少了對環境的破壞。
2.1 施工前準備工作
1)對舊路進行彎沉檢測,了解舊路現有的承載力狀況,計算舊路E0值;2)進行交通量、交通軸載調查,然后根據調查結果計算“累計標準當量軸載次數”,提出對新路面的強度及厚度要求;3)對舊路進行鉆芯取樣,確定基層材料性質、舊路面層厚度等參數,為現場冷再生路面結構層提供設計依據;4)確定再生路面的冷再生瀝青混合料級配和外摻劑劑量;根據再生路面結構層強度要求,確定最佳的外摻劑及劑量,根據最佳摻量進行試驗路鋪筑。
2.2 現場冷再生基層施工工藝
在當前道路建設和養護工作中,基層再生技術作為其重要組成部分,對于道路建設和養護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首先,能夠實現資源的有效節約。在基層冷再生技術應用過程中,主要是利用廢舊的瀝青混合料進行施工,不僅有效的節省了大量的砂石料,而且對能源消耗的降低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而且當前任何一條瀝青混凝土路面投入使用后,當其進入養護維修期內時,都可以將其看成是一個潛在的可再生能源基地。其次,有利于實現環境的保護。在冷再生基層技術應用過程中,舊瀝青路面的瀝青混合料能夠實現重復利用,在施工過程中不會產生廢料和廢料點,有效的降低了施工時對環境的污染,而且實現了對土地資源的有效保護,有利于更好的實現生態環境的維護,對于道路建設及環境保護之間矛盾的解決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
2.3 再生深度控制
當進行瀝青路面現場冷再生作業時,對于再生路面的再生深度一定要嚴格按照設計要求厚度施工。當路面再生厚度比較大時,外摻劑的劑量就會較少,難以達到設計所要求的壓實厚度;同時,如果厚度不足,沒有達到規范的最低要求,相應的外摻劑的劑量會增加,基層的施工質量也難以控制。如果厚度設定的不準確,在再生機的底部拌合時,就容易留下夾層,夾層的存在一方面會減少水穩層厚度,另一方面會降低路基路面強度,減少承擔荷載的能力。除了要對以上指標進行質量控制以外,還有對高程的控制、接縫的控制、時間的控制等等。施工時,要注意全面把握,不能忽視任何細微方面,只有本著全面把握,重點控制才能鋪筑出質量好,功能優的道路。
2.4 廠拌再生法
廠拌再生法指的是將舊瀝青路面進行銑刨,并根據再生路面的具體層次要求,來對新集料、再生劑、以及新瀝青材料等材料進行科學的配比,將舊瀝青與新瀝青混合料充分拌和成達到規定標準的新混合料后,將其鋪筑于基層和底基層。該工藝是一種簡便、靈活、實用的再生技術,廣泛適用于各類舊瀝青路面的再生利用。再生的混合料可以運到其他工地進行攤鋪,也可以運回原路面進行攤鋪,具有設備投資小、重新鋪筑路面標高不變、混合料質量好控制等優點。而由于難以精準的把握舊瀝青混合料的瀝青含量,因此回收的舊骨料品質良莠不齊,銑刨后的舊骨料是靠瀝青粘結形成的假骨料,壓碎值偏大,并且該工藝所用的再生料都需運輸到特定的場地進行,其混合而成的新成品又需運回路面進行攤鋪,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產品料的運輸成本。
瀝青路面再生技術的發展不僅可以節約大量建設養護資金,而且滿足可持續的發展需要;節約了有限的自然資源;保護了自然環境,具有巨大的經濟社會效益。但它在我國的應用仍然是處于一個起步階段,距離全面推廣使用還有一定的發展歷程。伴隨著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深入人心,在今后的時間里對瀝青路面再生技術的研究和推廣將對我國交通運輸事業的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1] 李珂,焦生杰. 冷再生設備制備不同材料泡沫瀝青工藝參數優化[J].長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1):13-17.
[2] 賈文靜,陸繼斌,馬傳冬,等. 瀝青路面維修和改造中就地冷再生技術的應用[J]. 中國市政工程,2011,(3).
[3] 李海全. 瀝青路面再生技術若干問題的研究[J]. 民營科技,2012(1):147-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