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舜敏
國網福建詔安縣供電有限公司
供電所安全生產的規范化管理
沈舜敏
國網福建詔安縣供電有限公司
供電所是我國電力生產的第一道安全防線,對于人們的生命安全有著重要的影響。近年來,隨著電力體制的不斷改革,人民安全意識的不斷增強,對電力企業的供電生產、電力營銷、優質服務提出了科學化、規范化的新要求。但是,由于各地供電所的建設人員、配網結構以及設備狀況不同等外在因素的影響,供電所的電力生產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本文立足目前供電管理機制現狀,分析了當前供電所規范化安全生產中存在的問題,淺談如何做好供電所規范化管理工作,從而提高安全規范化管理水平。
供電所;安全生產;規范化工作
目前,傳統的供電所與供電管理模式無法滿足現代人們對于用電需求量的增加。隨著電力體制的不斷深入改革,加強供電安全的規范化、制度化生產,有利于完善供電所的管理生產模式。近年來,隨著人們自身安全意識的增強,供電企業的工作核心發生了重大的改革,由最初的生產管理向如今的營銷管理轉變。而電力的安全質量是保障企業經濟命運的基本發展基準,規范化的管理工作有利于提升工作人員的服務質量與工作效率,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近年來,電力企業雖然呈現上升的發展趨勢,但是在就目前電力生產而言,供電的管理機制缺乏規范性、標準性,電力企業的管理現狀也良莠不齊,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
首先,供電結構分布不合理,高能耗電能行業占據供電結構中的主導地位,而對于低能耗企業,供電所卻缺乏政策扶持,造成高投入,低回報的發展現狀。其次,電力經濟發展緩慢,企業生產調整沒有后備資金支持,導致工作核心轉變緩慢。再者,電費成為供電生存與發展的基礎,但其本身具有潛在的風險。最后,就是照明用電市場出現飽和狀態,供電需求量增長緩慢。
(一)對供電所安全生產規范化認識不足
受傳統供電管理經營模式的影響,工作人員對于供電所的新時代管理認識不全面,理解不深刻。認為供電所主要還是保障電力的安全生產、電費的按時繳納、故障的及時修護等工作。而隨著電力體制的不斷創新,電力企業也逐步走向私有化國際市場,為市場的發展增添了新的活力。農村人口占據全國人口的三分之二,故在所有電力企業發展中,農電企業是涉獵范圍最廣、重心在最前沿、直接服務“三農”的供電企業。加強農村供電所安全生產的規范化管理意識,有利于農業企業的發展大局與整個電力企業的市場發展競爭力。規范化的安全生產工作,有利于建立科學的管理機制與管理體系,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但在實施過程中,一定要加強監管力度,避免出現敷衍了事,形式主義現象的產生。
(二)缺乏對供電所規范化生產的深刻認識
在初步規范化管理驗收之后,不少電力企業就開始以自我為中心,沒有意識到做好供電所的規范化管理是日常的工作需要。導致政府部門對于企業的檢查沒有了實質的意義,電力生產依舊停留在體層次的水平,管理質量沒有達到后期安全生產的質量標準。基礎工作薄弱,尤其在數據管理方面,相關文件、相關記錄與相關數據沒有進行整理于歸納,造成許多工作依舊停留在表面,沒有進一步的加強和完善企業生產的廣度和深度。
(三)農電市場的開拓與服務理念沒有落實到實處
電力的體制改革下,農電企業的各項管理工作雖然朝著規范化、科學化的軌道運行,但是由于受到農村本身制約條件的約束,基礎環節相對薄弱。例如農電企業雖然加強了對于電力的安全生產的監督,但是還是采用傳統功率電壓箱,對于供電的可靠性管理幾乎沒有開展;線損管理方面雖然進行了考核,但缺乏系統的數據分析,后期的整修措施也沒有進行實時落實監督。在農電企業的發展中,個別工作人員還是沒有將有質的服務理念落實到工作當中,依舊存在室內故障自己修理的傳統思維。
電力的生產影響著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在電力體制改革下的當代電力企業,需要具有科學的管理經營模式,來規范電力的生產工作,提高安全效率,提升供電的規范化管理:
(一)實現安全生產工作規范化
實現安全生產工作的規范化,主要體現在:第一,健全監督管理體系,完善監督管理機制。第二,在生產過程中,將安全文化理念融入到日常的工作當中,加強職員入崗前的安全培訓,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與安全技能。第三,實施工作人員風險評估制度,根據職工的安全綜合素質進行與其相匹配的風險作業,避免因能力不足而造成電力事故。
(二)實現電網建設規范化
實現電網建設的規范化,即優化電網網架,加強轄區電網建設,制定合理的配網規劃,提高供電的電容量,滿足區域的用電需求,減少設備故障的發生。加快農村集鎮電網建設,加快城區低壓電網改造,城鄉兩地加強規范化建設,掌控好施工進度,確保工程的合理性與科學性,實現“線路的專業化管理”。
(三)實現營銷工作規范化
推行營銷工作的細致化管理,實現營銷工作的規范化,主要的日常工作有:第一,加強日常的用電檢查,采用量化式分布,匯總每月的工作情況。第二,加強電費的電價管理,推行“違金停電”的管理模式。第三,規范線損工作的檢查,對其稽查情況進行匯總與考核,完善線損指標異常分析工作分析,提高指標控制力。第四,加強智能電網建設,提高數據的準確率與完整率。
(四)實現專業管理規范化
在企業運營中,企業管理人員應該加強企業的監督管理,健全企業的組織結構,以稽查為手段,完善企業的考核制度,增強企業的專業化規范。而工作人員應該嚴格按照企業的相關管理規定,明確工作崗位,依照作業指導書進行安全生產,嚴禁憑經驗對其設備進行操作現象的產生,并提高自身的信息應用能力,完善信息管理系統。兩者相互關聯、共同發展,實現專業管理的規范化。
(五)實現優質服務規范化
樹立正確的服務態度,實現優質服務的規范化,主要體現在:第一,樹立正確的服務理念,推行優質服務技術,提供用電咨詢,提高電工技能水平。第二,開展優質的服務活動,進行服務獎懲制度,評比“服務之星”等優秀員工加以獎勵,提高員工的服務積極性,推動服務社區整體服務水平。
(六)實現績效管理規范化
加強綜合管理,形成中心計劃,提高執行能力,實現績效管理的規范化。在安全生產的過程中,加強監督管理體系,對計劃的執行進行抽查,嚴格督促企業的績效實施管理。此外,還應該對執行的監管結果進行考核,制定合理的科學的考核制度,以推進班組的達標工作。
綜上所述,供電所應該時刻保持規范化的管理目標,加強企業工作人員的規范化思想意識,避免企業在進行規范化管理中出現電力事故。在滿足人們日常用電需求的同時,確保他們的生命安全。
[1]曹杰,李玲,常江.全面構建供電所管規范化管理體系[J].農電管理,2008,1:80-102.
[2]高道峰.淺談供電所規范化管理[J].農村電工,2012,12:101-123.[3]魯鑫治.淺談如何做好供電所規范化管理工作[J].綜合研究,2014,5:8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