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存娟 王向前
河南省工程咨詢中心
農村精準扶貧的問題與對策
嵇存娟 王向前
河南省工程咨詢中心
改革開放以來,農村扶貧作為一項惠民政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不僅有效地使眾多農民脫貧致富,遏制了農村貧困人口的增長,更是為政府的反貧困工作積累了寶貴的實踐經驗。為進一步加快貧困地區發展,促進共同富裕,實現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我國于2012年開始全面推行精準扶貧戰略,這就需要各個部門能夠全力支持,共同努力,讓貧困工作更好地開展,使得農村貧困狀況取得顯著的效果。
農村;精準扶貧;問題;對策
1.1 很大部分農民未能積極參與到精準識別
進行精準扶貧首先是需要進行貧困戶的識別,要能夠將貧困的人找出來,避免資源的投放出偏差,要使真正在需要幫助和扶持的農戶得到幫扶。現在我國農村采用“建檔立卡”的形式進行識別,村干部對每戶進行調查登記,會將貧困具信息錄入到貧困信息系統。但是這個過程中,好多村民未如實填寫或參加。總之,由于村民參與精準識別的積極性不高,有的抱著一種“等靠要”的心態,使得精準識別的過程達不到精準的實現,好多真正需要幫助的貧困戶未能得到幫扶。
1.2 落實精準幫扶工作不夠到位
貧困的形成是有不同原因的,因此需求也是不同的,例如有的地區需要房屋改造,有農產戶需要生產救援以及低保救助等,精準扶貧就是要分清這些原因,然后有針對性進行幫扶。但是現在有的農村并沒有落實到精準幫扶,未能因戶制宜。例如,有的對幫助身心健全的貧困戶和對待有殘疾的貧困戶的救助卻很是相似。有的對有一技之長的人和游手好閑、坐吃空山的貧困戶的幫扶沒有不同。以上只是個別舉例,由此可以看出一些幫扶是沒有進行差異化分的,使得幫扶沒有真正解決問題,沒有能使其完全擺脫貧困。
1.3 扶貧資金來源較為單一
扶貧資金是扶貧工作的物質基礎,為了有效地推進精準扶貧,是需要有充足的資金做保障的。現在我們國家的扶貧資金主要來自于中央財政以及地方財政。有數據顯示我國剛過去的2015年中央財政專項扶持資金就高達460億。由于我國貧困人口多,資金由上及下分配,到每個貧困戶的錢已經變的微乎其微了。而地方財政收入是和本地區經濟發展緊密相連的,因此,地方政府對扶貧的財政支出是很有限制的,尤其像我們國家廣大的西部這樣的地方,地方政府更是力不從心。所以說扶貧資金來源的單一性就導致了資金的相對緊缺性,所以說很多項目并不能落實,這就阻礙了精準扶貧的推進。
2.1 積極動員社會各界力量,打好扶貧攻堅戰
精準扶貧僅憑中央財政所撥付的專項資金是遠不能滿足需要的,為此,必須積極拓寬資金來源渠道。首先,政府要構建東西部扶貧聯動機制,東部地區的每個省份均要確立一個西部對口幫扶省份,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可結合自身財政收入狀況,給予西部未脫貧地區足量的扶貧資金,以體現“先富帶后富”的共同富裕原則。其次,國家要推行優惠政策,鼓勵私營、個體企業、社會團體、商業性金融機構以及個人投身于扶貧開發中,促進各項扶貧幫扶資源與精準扶貧的成功對接,以激活社會各界的資金流、商品流和信息流,使之共同服務于脫貧工作。再次,推進定點扶貧,健全考核評估機制,保障扶貧責任的順利落實,尤其是黨政軍機關、各企事業單位的協同推進,有助于發揮政治組織優勢。
2.2 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提高組織戰斗力
習總書記曾強調,要科學選配農村黨組織領導班子,為農村群眾順利致富奠定扎實的行政組織基礎。這就需要在精準扶貧工作中,高度重視加強和改善農村黨組織建設。從國家層面看,要打造一支合格的貧困鄉村領導班子隊伍,任用思想政治素質過硬、農村基層工作經驗豐富、工作業績突出、作風精良的黨員干部擔任村支書,不斷增強黨組織的戰斗力、創造力和凝聚力。要發揮干部模范標兵作用,帶領全村群眾投入精準脫貧的戰斗中。與此同時,要善于發現并提拔青年干部,選擇政治思想強、業務素養好、業績水平高的年輕干部前往農村任職,并加強對駐村干部的考核,做到不順利脫貧不撤換隊伍。
2.3 健全精準扶貧績效考核和評價機制
2.3.1 改革扶貧考核機制。改革扶貧考核機制,審批權限下放到縣。除特殊項目外,一般扶貧項目的審批權限下放到縣市,由縣市來統管,打破扶貧資金的條塊分割,由縣市來統籌本縣市的扶貧事宜,加強對扶貧效果和責任落實的監管。鑒于審批權限的變化,除了省、市、片區的考核外,尤其要加強縣級扶貧工作考核。健全貧困縣精準扶貧考核機制,對貧困縣的官員年度考核不在以GDP為主,要將扶貧工作成績納入考核體系。地方GDP的增長與扶貧工作并不矛盾,沒有經濟的發展,減貧是一句空話,但在貧富差距日益加大和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今天,我們不能盲目追求GDP,針對不同的縣市的不同情況,在縣級考核中納入扶貧開發成效指標,并根據情況賦予不同的權重。
2.3.2 建立有效的扶貧工作績效評估體系。要對扶貧工作進行有效的考核就必須要建立一套工作績效評估體系。由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組織,成立扶貧考核工作領導小組,各省市根據本地實際情況組建相應的考核工作領導小組和考核組,主要從組織領導情況、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扶貧工作實施情況、扶貧工作管理情況這四個方面,以資金流向和項目進展為主線,確定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對各級扶貧工作進行考核,督促將扶貧工作的責任和任務落到實處,并將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的分配與扶貧效果相掛鉤,確立激勵機制。
習總書記強調,“十三五”時期是我們確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間節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握時間節點,努力補齊短板,科學謀劃好“十三五”時期扶貧開發工作,確保貧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脫貧。
[1]陳全功,程蹊.精準扶貧的四個重點問題及對策探究[J].理論月刊,2016,06:5-8.
[2]王麗.我國精準扶貧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6,02: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