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士軍 王 昆 趙 瑞 康薇薇
國核電力規劃設計研究院
基于激光掃描技術的運行中火電廠快速三維建模研究
賈士軍 王 昆 趙 瑞 康薇薇
國核電力規劃設計研究院
利用地面激光掃描儀對運行中火電廠進行掃描試驗并進行三維建模研究。整個實驗經過數據采集、點云拼接、點云濾波等內外業數據處理操作,最后基于PolyWorks三維建模軟件,建立了由三角網構成的三維表面模型,再通過人工優化最終得到部分構筑物的精細三維模型。
激光掃描技術;點云數據;電廠;三維建模
隨著“數字地球”概念的出現及其技術的發展,精確數字化三維模型的優點已越來越突出,同樣建立火電廠數字化三維模型的優點也是不言而喻的,它不僅能為電廠竣工提供全面的設計質量檢查,還能為火電廠的日常運行維護,后期擴建乃至改造提供準確的數據依據。而火電廠中的建筑物、管道等物體很多是由復雜曲面和線條組成,其結構較為復雜,所處工作環境危險,因此,利用傳統單點測量方法已不能滿足龐大的數據采集工作,如何快速、精確的獲取火電廠三維建模的基礎數據成為重大的技術難點。
隨著激光掃描技術這一新型測量技術的產生,它可以在不接觸物體的情況下,連續、快速地獲取物體表面的三維坐標信息,目前已有學者在文物保護、變形監測、管線測量、電網工程等領域進行了深入研究[1-5]。本文將該技術引入運行中火電廠,探討了如何利用三維激光掃描技術獲取空間數據并建立相應三維模型的過程。
三維激光掃描儀是繼全球定位系統后近代測量領域的又一場技術革命[6]。它主要是利用激光測距原理,密集地采集目標物體表面的三維坐標、反射率和紋理信息,對空間進行真實的三維記錄,獲得點云數據。根據掃描儀搭載方式的不同分為手持式、地面、車載以及機載等。
該技術采用非接觸式的高速激光測量方式來獲取目標物體的點云數據,通過后處理軟件的分析、處理并完成三維建模。與傳統數據采集方式相比,三維激光掃描技術具有非接觸性、數字化程度高、采集信息量大等特點[7]。具體應用于三維建模領域的優勢在于:掃描速度快,每秒可達上百萬點;高精度、高密度掃描,單點精度可達毫米級;全景化的掃描,更加靈活同時更適合復雜的測量環境,效率高;儀器一體化集成, 方便操作及攜帶。
本文依托工程為某國有發電集團所屬火電廠,該電廠規劃裝機容量為4×600MW,一期工程已安裝2×600MW國產亞臨界燃煤機組并投入運行,二期2×600MW國產超臨界燃煤機組為擴建工程。該電廠廠內建筑物、管線、高塔較多,且多為不規則物體,并且廠區內環境復雜,電線電纜縱橫交錯,使用常規測量方法很難完成電廠一期的三維建模,如何獲取運行中火電廠的三維模型對二期電廠合理設計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應用地面三維激光掃描儀采集數據的過程大致分為計劃制定、外業數據采集和內業數據處理三部分。計劃制定主要指根據掃描對象的不同和精度要求設計一條合理的掃描路線、確定恰當的采樣密度、大致確定掃描儀至掃描物體的距離、設站數、設站位置等;外業工作主要是數據采集,現場分析數據是否滿足要求并及時補測;內業數據處理是最重要也是工作量最大的環節,主要包括數據拼接、坐標轉換、數據濾波、數據分類、地物建模等。其大致流程如下[8]:
制定工作計劃,主要工作有確定采樣密度、掃描路線設計、確定設站數及設站位置。外業工作,即進行現場數據采集。內業數據處理,主要工作有點云拼接、點云濾波和三維建模。
4.1 數據采集
我們利用RIEGL公司生產的VZ-400型地面激光掃描儀對該電廠一期廠區內建筑物、管線等進行了全方位的立體掃描。VZ-400型地面激光掃描儀采用脈沖式掃描,具有全波形回波技術和實時全波形數字化處理和分析技術,掃描距離可達500米,單點測距精度在100米處可達到±0.5mm,同時設備搭載NIKOND300型專業單反相機進行同步高清照片拍攝,以便后續數據處理時提取紋理色彩對點云和三維模型進行著色。對于建立智能化電廠三維模型,在現場數據采集時,不能一味追求過高的點密度,這不僅會增加數據采集的時間,更大大加大內業處理的難度,從而不能真實體現三維激光掃描儀在快速測量方面的優勢,因此必須對測量數據進行優化處理。
另外常用的數據采集方式有直接設站法、配合全站儀和配合GPS采集法[9]。第一種方法得到的數據是在假定坐標系下,而后兩種方法可以轉換到真實坐標系下,同時不同采集方式也決定了點云拼接將采用不同的方法。這里我們僅為建立三維模型,因此選擇了第一種方法。外業數據采集主要包括數據采集、現場分析采集到的數據是否大致符合要求、進行初步的質量分析和控制等。激光掃描工作流程具體如下:
數據掃描之前,需要布設反射標靶。反射標靶的擺放不能在同一條直線上,不能有線性關系;并且保證兩兩掃描站點之間最少有3個共同的反射標靶。架設三腳架,使得三腳架粗平,將儀器放置在腳架上。接通儀器和電腦,開啟地面激光掃描儀。打開掃描軟件,設置網絡連接參數,使得電腦與儀器連接。連接成功之后,新建工程,在該工程中新建掃描站點,直接設置掃描分辨率、距離、掃描范圍,開始掃描。掃描完成之后,在點云數據中提取反射標靶,在RiSCANPRO中,反射標靶一般為紅色的點,選擇合適的反射標靶,對反射標靶進行精掃,同時需要保證兩站之間的公共反射標靶最少是3個,且其不在同一直線上。然后查看掃描結果,如若數據的完整性、精度等各方面都符合要求則完成該次掃描,不符合則需要對目標進行重新掃描或者是補掃。關閉儀器,拔出電源線及電腦連接線。然后將儀器搬至下一站。重復上面步驟。完成所有的數據掃描,整理好儀器,將所有的東西都歸位之后,撤離掃描區域。
根據掃描距離與點密度的關系以及電廠三維模型建立的精度要求,我們在外業數據采集時,共測了10站,站間距離不大于50m。掃描完畢,總共獲取點云數據量約20G。
4.2 點云拼接
點云拼接就是求得各測站間參考坐標系的轉換關系,使之統一到一個坐標系下,這是地面激光掃描儀前期數據預處理的關鍵技術,將直接影響后期成果的精度。
根據數據采集方式的不同,點云拼接方式主要有標靶拼接、坐標拼接和點云拼接。前兩種方式的拼接精度較高,理想狀態可達±2mm,而第三種方式需要人工選取拼接點,因而會造成拼接誤差加大。針對火電廠廠區內建筑物結構復雜,多為不規則物體的特點,在數據采集時提前設定了標靶,因此這里利用RIEGL公司隨機軟件RiSCAN中的公共點拼接法進行火電廠點云數據的拼接。
4.3 數據濾波
在三維激光掃描儀采集數據過程中,由于儀器本身誤差以及外界環境的干擾,采集到的點云數據會包含一些不屬于目標地物的數據,這些數據就是噪聲點,比如植被、車輛的遮擋等。這些噪聲點的存在將影響后期建模的過程,不僅會增加數據處理的時間,更會影響建模精度,因此需采用數據濾波的方法進行剔除噪聲的操作。對于明顯的孤立點或突起點,可采用手動剔除。本次數據處理是在RISCAN軟件上采用手動剔除及數據濾波方式完成。
4.4 三維建模
地面三維激光掃描儀采集得到的點云數據是由全離散的矢量距離點構成,沒有任何明顯的形體信息和拓撲關系信息,不能直觀表達。因此,需用點、多邊形、曲線、曲面等形式將立體模型描述出來,構成模型,即三維建模。
通過三維建模軟件,分階段對點云數據進行建模,建立火電廠三維數據模型庫,為建立火電廠數字化管理系統做好準備。這里我們選取兩個代表性構筑物對其進行了精細建模,具體實施過程為:應用PolyWorks建模軟件,采用Delaunay三角化建模方法,快速獲得目標對象的三角網絡模型,然后通過一定的人工干預,對建筑物三角網進行修正、優化,最終得到相應的三維模型[10]。
由于在數據濾波剔除相應噪聲點后可能出現空洞,這樣在建模時會導致黑洞,造成與實際構筑物不符,因此需要進行空洞修補,當空洞出現在平面內時,可采用線性插值方法;當空洞出現在非平面區域時,采用二次曲面插值法或B樣條曲線方法[11]。基于PolyWorks軟件,這里采用基于空洞大小自動修補法和復合貝塞爾曲面方法修補法。
試驗表明,應用激光掃描技術可以快速、有效地實現構筑物的三維建模,建模精度較高,完整性好,解決了傳統測量方法建模周期長、效率低以及在特殊環境下的不足。另外,在數據采集時可同時獲取構筑物的影像信息,實現模型的紋理貼合,使三維模型表達更真實、直觀。該方法推廣至整個電廠,可以建立電廠的三維模型庫,實現數字化電廠管理,從而為電廠的改擴建工程以及運行、維護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持。
[1]趙煦,周克勤,閆利,等.基于激光點云的大型文物景觀三維重建方法[J].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08(7):684-687.
[2]羅德安,朱光,陸立,等.基于3維激光影像掃描技術的整體變形監測[J].測繪通報,2005(7):40-42.
[3]劉旭春,丁延輝.三維激光掃描技術在古建筑保護中的應用[J].測繪工程,15(1):48-49.
[4]路興昌.基于激光掃描數據的三維場景仿真[J].系統仿真學報,2006,18(1):176-179.
[5]陳功,程正逢,石克勤,等.激光雷達在電力線路工程勘測設計中的應用[J].電力勘測設計,2006(5):53-56.
[6]劉春,楊偉.三維激光掃描對構筑物的采集和空間建模[J].工程勘察,2006(4):49-50.
[7]趙靜.基于GIS的三維管線激光掃描建模專題研究[J].大眾科技,2013(3):68-71.
[8]劉春,陳華云,吳杭彬.激光三維遙感的數據處理與特征提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41-49.
[9]楊帆,董景利,薛偉,等.三維激光掃描技術及相關軟件在建模方面的應用[J].地礦測繪,2012,28(3):21-23.
[10]劉求龍,胡伍生,王驄,等.三維激光掃描儀在惠泉變電站三維模型構建中的研究與實現[J].測繪通報,2010(9):35-37.
[11]宮麗瑋,張毅,閆利.基于Cyclone和PolyWorks的三維建模實現[J].地理空間信息,2012(10):38-41.
Fast3DModelingoftheWorkingPowerPlantBasedonLaserScanningTechnology
JIAShijun,WANGKun,ZHAORui,KANGWeiwei
(StateNuclearElectricPowerPlanningDesign&ResearchInstitute,SurveyBranch,Beijing100095)
The3D(three-dimensional)laserscannercanbeusedtoscanthe workingpowerplantandobtainpointcloud.Inthisexperiment,thepointcloudsh ouldbeprocessedwiththemethodofacquisition,mosaicandfilteringetc.Basedon the3DmodelingsoftwarePolyworks,triangularmesheswerebuilttogenerateathr ee-dimensionalsurfacemodel.Finallythefine3Dmodelsofsomestructureswered evelopedaftermanualoptimization.
Laserscanningtechnology;Pointcloud;Powerplant;3Dmode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