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鎖
河南理工大學電氣學院
煤礦井下運輸管理系統研究
李金鎖
河南理工大學電氣學院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的煤炭需求量和開采量在不斷增加,這就對煤礦井下機械運輸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在煤礦開采生產過程中,不斷完善井下運輸管理系統則顯得非常必要。通過建立和完善煤礦井下運輸管理系統,可以極大地提高煤礦生產效率,而且可以有效提高煤礦生產作業的安全系數。然而,我國的煤礦井下運輸管理系統建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為了確保煤礦井下生產可以安全高效進行,我們必須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
煤礦井下;運輸管理;系統
1.1 安全管理問題
煤礦井下機電運輸管理的核心是安全管理,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將直接影響井下作業安全。目前關于此方面的管理普遍存在制度不健全及安全管理工作力度不夠等問題。規章制度成擺設,井下安全投入遠低于實際所需,致使安全隱患劇增,同時考核敷衍應付;設備操作人員缺乏系統、科學、專業的安全培訓和教育,導致其安全理論知識的模糊,規范操作經驗的不足及工作時長的經常延長,導致井下作業員工長時間超負荷勞作。因此必須完善管理制度,監督相關規定的落實情況,嚴考厲察安全設施建設,同時強化作業人員的培訓和安全意識的培養,嚴格執行作業時間制度,明確責任制,執規必嚴,違規必究。
1.2 作業人員問題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參與煤礦井下生產作業的礦工人員,大多數文化水平都不高,而且許多煤礦生產人員在參與井下運輸生產之前沒有經過系統的培訓,對煤礦井下運輸生產認識程度不深,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很難完成多種操作,表現出其整體專業素養較差。而煤礦井下運輸工作要求工作人員必須具備較強的操作能力,然而,受到礦工自身素質的影響,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不合規定的操作行為,這不僅會影響到開采效率,而且還會給工人的自身安全帶來很大的隱患,進而對整個煤礦井下運輸生產作業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1.3 機械及技術問題
因為煤礦井下具有瓦斯、CO和煤塵等易燃易爆氣體。所以對煤礦井下設備的要求也特別嚴格,同時機電運輸設備的安裝維修費用也比較昂貴。有的煤礦企業為降低煤礦初期投入,對設備不進行及時維修、監察更換,導致設備老化,設備長期超負荷工作現象常常發生,這種情況不僅會損壞設備,還縮短設備的使用壽命,更可怕的是有可能導致礦井災害的發生。隨著經濟的全球化、多元化,應加強這方面的監督懲罰力度,不斷對煤礦設備進行改進,提高機電運輸設備的效率,讓中國煤礦事業更上一層樓。
2.1 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作為煤礦企業的一項基本制度,安全生產是管理規章制度的主要內容。尤其是煤礦井下機電運輸管理中,必須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確保煤礦井下作業的安全性、可行性。為此,相關部門必須遵循煤礦井下機電運輸管理相關質量標準,對有關規章制度加以完善,將責任落實到個人,實現人人有責的目的。
2.2 提升作業人員素質
為了確保煤礦井下運輸安全生產工作可以安全高效進行,煤礦企業必須加大對參與運輸生產的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通過安排專門的人員定期經這些礦工組織起來進行安全知識以及生產操作知識的教育,以此迅速提高煤礦工作人員自身素養和操作水平,對煤礦工作人員的職業水平也有良好的加強作用。煤礦工作人員是煤礦企業基層勞動人員,也是煤礦企業煤礦生產中不可缺少的角色,他們的自身的職業素養和操作水準對煤礦企業正常生產以及未來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強煤礦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和操作水平,是保障煤礦生產產量和生產安全的重要因素,通過專業的培養和訓練,是為了降低煤礦工作人員在工作過程中的違規操作率。企業在培訓的過程中應當停止煤礦工作人員的工作,對工作人員進行考核,在考核合格之后才能夠繼續上崗工作,煤礦企業中一些技術工作者,例如絞車司機等,在通過專業培訓之后能夠通過考核的工作人員才能夠繼續工作。
2.3 完善設備、技術管理
根據煤礦井下機電運輸管理的需求。可將2套相同能力的主通風機裝置設置在礦井內,其中一臺為備用機械,應在10min內將備用風機開動。通風機性能測定年限為每三年一次。并將風電閉鎖裝置安設在局部通風機或掘進工作面的電氣設備中。為完善設備、技術管理體系,必須進行設備管理制度、防爆設備入井檢驗制度等多項制度的合理制定,并進行臺賬管理的建立,及對大型設備技術性能檔案加以保管。在設備安裝、改造等管理中,應加大監督力度,避免設備故障或惡性事故的大量產生,同時相關單位必須與自身情況相結合,進行各項設備管理方案的確定。
2.4 完善監管體制
在煤礦井下機電管理工作中,必須將責任落實到個人,由礦長、總工程師及通風礦長每月定期召開會議,有效處理機電運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按月在井下工作區域進行工作計劃的制定,將需要處理的問題進行積極、有效地解決,并進行整改計劃的確定。以工程師為組長、機電運輸技術員為成員,組織建立機電檢修隊伍,完善監管體制,確保實時監管到煤礦開采的各個環節,如井下風筒、灌漿等,確保檢驗質量合格,對全體工作人員安全防范意識進行有效提升,達到監督管理的目的。
煤礦機電運輸設備的管理對從事于井下工作人員的人生安全和煤礦的資產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并與煤礦企業的生產和發展也息息相關。所以,對于煤礦井下機電運輸管理工作必須要高度重視,將“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作為煤礦井下機電運輸管理的指導性思想,在此基礎上應不斷提高機電運輸安全監察員工和作業人員的素質,加強安全教育和培訓力度,完善設備、技術管理體系,提升煤礦井下機電運輸管理水平,推動煤炭開采事業的安全、綠色及可持續發展。
[1]李英建.煤礦井下機車運輸監控系統關鍵技術的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09.
[2]王保德.煤礦井下運輸智能調度指揮系統[J].工礦自動化,2014,07:87-89.
[3]彭博欣.煤礦井下機電運輸管理問題及對策分析[J].科技資訊,2013,06:166.
李金鎖(1987.1-),男,就讀于河南理工大學電氣學院工程碩士,專業:電氣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