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 俊
重慶城市職業學院
工商管理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析
段 俊
重慶城市職業學院
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是21世紀教育的核心,各大高校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以培養更多優秀的創新型人才。目前,我國工商管理專業的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仍存在不少問題,學校所培養的人才無法真正滿足市場的需求。
工商管理;創新型人才;改革
一直以來,大學生就業廣受關注,尤其是在經濟全球化趨勢下,我國市場和經濟都在不斷發展,對高校人才培養有了更高的要求。面對人才市場翻天覆地的變化,工商管理專業的的人才培養模式急需調整和改革。
工商管理專業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存在四大問題: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忽視實踐能力的培養、缺乏企業家精神以及教學手段改革效果不明顯。高校工商管理專業之所以在人才培養方面缺乏明確的定位是因為學校未能真正了解到人才市場對管理人才的具體需求情況和不同層次的工商管理人才供需狀況。盡管各大高校意識到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但是卻沒有將該工作落實到實處,而是僅僅將教學停留在理論層面,忽視了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以及創造力的提高。工商管理專業的教師缺乏足夠的實踐經驗,因此案例教學法成為工商管理專業教學的常用教學方法,然而這種教學方法并不能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一些老舊的案例具有的教學價值不大,所教授的知識缺乏應用性。長期落后的教學手段培養出來的學生思維靈活性不夠,學生面對各種問題時還不具備所需要的素質,企業家精神也有待進一步培養。
工商管理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包括四方面的內容,分別是創新意識培養、創新思維培養、創新技能培養以及創新情感培養。在新時代,人們對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在教學工作中教師要明確創新教學目標,走進學生,了解學生,挖掘學生的創造力,在實踐中鍛煉學生的思維以及創新技法。最后一點是教學工作者最容易忽視的一點,即對學生創新情感的培養,讓學生始終保持對創新的熱愛與激情。
1、創新人才培養課程設計,發展人才能力主導課程
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高校工商管理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必須加快改革步伐,有重點的完善教學課程體系,打造經典課程和特色課程。課程設計的創新工作首先要從學生的興趣出發,明確具體的人才培養目標,從而使得工商管理教學更有針對性。各大高校教師將學生的素質教育與實踐能力作為最主要的培訓內容,并在課程體系中始終貫穿創新素質的教學。[1]工商管理專業對學生的各方面能力要求都比較高,既需要學生具備管理能力,同時也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人文素養,因此,在創新型人才培養時,各大高校要拓展思路,開設人文藝術課程,讓學生在一個多元化的環境中成長。
2、教學體系改革,積極倡導參與式教學方式
工商管理專業的教學倘若不順應時代發展,仍采取保守落后的教學方式,則很難培養出優秀的現代型管理人才。21世紀,人們越來越重視個性和創新,人才市場在選拔人才的時候也更加看重學生的思維方式、交際能力和學習應用能力。為此,工商管理專業的教師需要起好帶頭作用,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中去,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和體驗,通過真真切切的體會和感悟獲得成長。[2]參與式教學方式所涉及的因素更多,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需要投入更多的情感、理智,在實踐中做到知識的舉一反三、融會貫通,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我國工商管理專業教師普遍還停留在理論教學層面,很多教師沒有豐富的實戰經驗,因此很難為學生提供具有實戰意義的知識。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如果缺乏了優秀的教師團隊,那么創新無從談起。加強教師培訓,提升教師教學水平,豐富教師實戰經驗是當前工商管理專業教學工作的重點內容。教師要以開放的心態接受新鮮事物,學習國內外優秀的教學經驗,將創新精神貫穿到教學的每個環節中去。另外教師還要有開拓的精神,不安于現狀,對自身嚴格要求。教師在講授工商管理課程中的案例時,可以多結合時事和當前典型的、經典的案例,在平時生活中教師要多關注新聞,學會創造性處理各種信息資料,靈活運用到教學中。
4、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
管理模式不是一成不變的,知識經濟時代管理模式的創新顯得尤為重要。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要樹立創新意識,深入了解創新型人才所必須具備的素質,自覺提升各方面的能力。學生的生活背景、興趣愛好、個性傾向都有所差異,尊重學生的獨特性,發揮學生的優勢,因材施教才有利于學生的終身發展。
5、培養多元的知識結構和復合的能力結構
工商管理創新型人才要有豐富多元的知識結構以及復合能力結構,工商管理人才在管理工作中會接觸到各行各業的知識,因此要有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知識儲備,同時具備較強的社交能力、決策能力、應變能力等。
6、培養競爭意識、協作能力
大學存在一個普遍的現象,即學生的競爭意識不強,一些學生延續高中獨立學習方式,不注重合作協調能力的培養和提升。[3]在全球化趨勢下,競爭是市場經濟的主旋律,能夠最大化調動人們的積極性,激發人的創新能力。而競爭與協同合作緊密相關,沒有協作,則很難在市場中站穩腳跟,團隊的發展潛力及其有限。通過有效協作,每個人都可以發揮出自己的優勢,將各學科的知識融合在一起,將團隊的力量發揮到最大。培養學生競爭意識,加強合作,是工商管理創新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工商管理專業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必須將人才培養方式與市場的需求相結合,遵循一定的規律辦事,樹立明確的人才培養目標。在各大高校工商管理專業教學中,要想改革人才培養模式需要從理念教學、教學目標以及課程設置三方面入手,在對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深入理解基礎上尋求最佳的人才培養模式。總之,面對工商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的困境,教育工作者還需要不斷探索,將實踐能力的培養作為教學模式改革的主要著手點,真正落實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工作。
[1]鄧彥芬,鄭豆豆.山西工商學院工商管理優勢專業實踐教學研究[J].法制與社會. 2016(28)
[2]趙秋濤.淺析高校工商管理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J].山西青年.2016(23)
[3]冉俊偉.工商管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人才資源開發. 2015(18)
段俊(1985–)女,漢族,重慶江津,講師,碩士,重慶城市職業學院,研究方向:工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