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敬芳 殷景雨 于新江
山東華魯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化工生產廢水環保處理方法
曲敬芳 殷景雨 于新江
山東華魯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隨著化工行業的不斷發展,化工廢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加,對環境造成的污染也日益凸顯。在環保壓力日益加大的今天,化工廢水的處理技術研究日益重要。因此,本文將主要介紹化工企業產生的廢水情況以及幾種處理和控制的方法,即在排放廢水前對其進行處理,以便減少廢水中的有害物質,降低對環境的污染。同時也希望本文的論述能夠給以后的具體工作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化工廢水;處理技術;
1.1 物理法
物理法是通過機械或者物理作用進行分離廢水中懸浮物的處理方法,主要用于去除廢水中的漂浮物、懸浮固體、砂和油類等物質。普遍采用的物理法包括重力沉淀法、過濾法和氣浮法。重力沉淀法是利用水中懸浮顆粒的密度和水的差別進行沉淀,在重力場的作用下進行自然沉降,從而實現固液分離的一種過程;過濾法是利用過濾層物質去除水中的不溶性雜質,主要是降低水中的懸浮物,設備主要使用過濾器和微孔管;氣浮法是利用高度分散的微小氣泡作為載體粘附廢水中的懸浮物,形成水-氣-顆粒(油滴)三相混合體系,由于密度的差異使懸浮物隨氣泡一起浮升到水面而實現懸浮物和水的分離。此種方法的分離對象主要是油類和疏水性細微懸浮物。物理方法的優勢在于工藝過程較為簡單,現場管理比較方便,但對可溶性成分的廢水處理仍有很大的局限性。
1.2 化學法
化學法是在廢水處理時通過產生化學反應改變物質性能來處理污水中的膠體或溶解物的方法。水處理工藝經常使用的化學法有電化學氧化法、化學氧化法、化學混凝法等。由于此類水處理法處理的水質好、但水處理成本較高,因此經常在生化后的出水繼續處理,用以提高產水水質。化學混凝法是通過向廢水中加入化學藥劑,使之發生化學反應,微小的懸浮物與膠體等污染物生成凝聚和絮凝的作用,使這些物質沉淀到底部,以達到去除效果。此方法可以成功去除細小的顆粒,并且對色度和微生物以及有機物等的去除也有較好的效果。
1.3 物理化學法
物理化學法是在水處理過程中根據物理化學或化工分離原理進行廢水處理的一種方法。物理化學法包含離子交換、吸附、分離、萃取、汽提等。該種水處理方法主要用于去除廢水中含有的較為細小的懸浮物和溶解的有機物,其缺點在于某種水處理方法具有較強的選擇性,只適用于或者針對某一類物質的分離能夠達到較好的水處理效果,且水處理的費用較高,還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加大了水處理的難度。離子交換法是一種借助于化學鍵的親和力不同從而實現離子交換劑和水中的離子進行交換反應從而達到凈化廢水的方法。吸附法是利用多孔介質吸附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從而使廢水得到凈化,飽和的吸附介質需再生重復使用。采用活性炭吸附法處理煤化工廢水,最佳活性炭投加量為60g/L,吸附飽和時間為2.9h。萃取法是利用萃取劑,通過向廢水中添加難溶或不溶于水的有機溶劑,借助相溶原理,萃取廢水中的非極性有機物,從而達到凈化廢水的目的。
1.4 生物處理技術
分析生物法是化工廢水處理技術中比較環保且有效的方法,主要就是通過微生物自身的新陳代謝作用來降解并轉化廢水中的一些有機物。好氧處理與厭氧處理是生物廢水處理技術的兩大主要方式,其中好氧處理法又被分為活性淤泥法與生物膜法。所謂活性淤泥法其實就是利用懸浮在廢水中的微生物絮體來起到處理作用,這種方法就是通過好氧微生物的自身代謝以及吸附的有機與無機物組成,能夠有效的降解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而生物膜法主要就是利用生物膜的吸附與氧化作用,將廢水與生物膜接觸,除去廢水中的有機物。厭氧生物處理技術需要在無分子氧的環境下,利用厭氧微生物將化工廢水中的有機物轉化為二氧化碳或者甲烷等物質,以起到去除有機物并不污染環境的作用。這種過程就是一個復雜的生物化學過程,該方法最突出的優點就是成本低、操作簡單,同樣,因為生物處理技術對PH值、營養物質以及水質、溫度等都有較高的要求,所以通常不作為水質變化大、成分復雜且毒性大、難降解的化工廢水處理。
2.1 合理布局化工企業
化工企業的規劃與布局不合理會加重所在區域的環境污染。因此,區域間的化工企業要增強集聚效應,合理布局,同時增強規模效益和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并對功能區進行明確劃分。治污前要先控污,設立重點治污區并投入資金來清潔生產設備。同時政府要積極引導企業發揮區域優勢,增強交流、合作,實現廢物資源在區域內的企業間互相利用。企業通過集中處理廢水,可以在處理的同時有效降低成本。
2.2 化工廢水的末端治理
推廣清潔生產技術可以提高清潔度,在源頭上消滅污染。但由于生產條件、科技發展程度等的限制,化工企業無法做到從源頭上消滅污染,依然會產生許多污染物,例如化工廢水,需要通過物理法、化學法和生物法等進行末端治理。科學的進步推動了新技術的發展,如液膜分離技術,它能隔開兩種不同且混溶的液體,分離和提純各種物質,使廢水的清潔程度得到提高。這種方法的分離技術高、過程快、成本低,且過程簡單、用途廣,因此可以推廣應用,但其對膜的技術要求較高,在國外應用較多,不過在國內的發展速度較快。
2.3 應用清潔生產技術
清潔生產技術的運行成本低,可以從源頭上控制污染。推廣清潔生產技術為主、以末端治理為輔是治理化工廢水的大方向。具體實施時,可以采用低廢生產工藝。國外的一些發達國家多采用IDA路線,我國由于技術、資源的限制,主要用甘氨酸為原料,其治理廢水的效果不明顯。此外,在生產初期,應使用污染力度較少的原材料或產品,并大力推行清潔綠色原料,以便在源頭上降低污染。
綜上所述,針對化工廢水的環保處理本身就是比較費時、費力的工作,如果處理不當,勢必會影響環境與人類的生產生活。在這一方面,我們必須進一步加大對廢水處理技術的研究,積極推進化工廢水處理以達到最優。
[1]周航仙.化工企業生產廢水的處理和控制方法探討[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6,11:43.
[2]龍驤進.煤化工廢水處理技術瓶頸分析及優化與調試[J].化工管理,2016,3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