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鵬飛
山東林李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高層住宅建筑設計的原則及影響因素分析
宋鵬飛
山東林李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水平的飛速提高,高層建筑數量越來越多,它在滿足人類基本居住生活的同時,亦豐富了人們的物質與精神世界。建筑設計者要充分掌握高層建筑結構設計的原則及其結構體系,綜合考慮各種設計影響因素,來提高高層住宅建筑的使用、經濟和環境等性能,以期設計出安全可靠、質量過硬、美觀舒適的高層住宅。本研究可為高層住宅建筑的優化設計工作提供參考。
高層住宅;設計原則;影響因素
1.1 建筑設計的統一性
高層建筑設計不單純注重建筑單體的規劃設計,而是要以一定規模的小區為前提,規劃設計做到以人為本,營造優美的室內外環境,設計功能合理,住宅內部房間齊全,動靜分開,潔污分離,居住房間陽光充足,通風良好,各種設施齊全,滿足節能的要求,讓居住者能在其中方便、安全、衛生、舒適地生活。
1.2 建筑細節的合理性
人們對未來住宅的標準的要求持續提高,更加重視細部設計、節點處理等細微之處。節點細部設計在于整體布局合理,功能性強,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任何設計的尺寸、體量都應從人的生理學考慮,作為主體人感受的外部環境的舒適程度,可以直接衡量設計的好與壞,千萬不能忽視細節的小問題,一切從人的需求考慮是獲取成功的關鍵。
1.3 建筑空間的舒適性
人們對住房的要求不僅是“住得下”,而且要“住得好”,亦即人們對住房舒適性包括對室內采光、日照、通風、采暖、景觀等因素要求越來越高,要求住宅要方便、舒適、自由、美觀。需要現代、接近自然,要有時代感,體現自由、體現家庭的親切感。
1.4 建筑設計的安全性
伴隨著人口持續增多,商品房數量逐漸增加,造成人均土地面積的不斷減少,人們對綠地和活動場地的需求越來越高,高層住宅建筑也就越來越多。住宅商品化帶來的影響意味著人們對住宅的安全性及壽命長短的需求越來越高。從結構設計的選擇上來說,應盡量選擇有抗震、抗風以及對抗其他不利因素的結構設計,最大限度地提高高層建筑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1.5 建筑設計的功能性
建筑物必須要滿足人們的正常使用要求,因此需要增強建筑功能的合理性。在建筑設計中,相當多的因素都對建筑功能帶來的不同程度的影響,比如建筑內部的功能分區以及建筑的比例等,都會對建筑功能造成重要的影響,在對建筑進行功能分區的時候,需要保證各個部分之間的協調性,致使建筑的功能能夠完美的配合,從內部實現建筑的有機共生。
2.1 區域環境
“因地制宜”是建筑設計的一個基本準則。建筑標準平面形狀多受基地大小、形狀、位置朝向的影響。小塊方整基地,多選擇幾何形標準層平面;地塊若窄而長時,就不宜采用進深大的平面,多選擇狹長形狀,適于選取線形標準層平面;地處十字口,丁字口,銳角交叉口或地塊小而不規則時,建筑標準層平面形狀就要針對具體的地形、朝向而精心設計,在滿足功能要求的基礎上,建筑形象要從各方面受到良好視覺效果,對標準層平面進行凹凸曲折、立面切割等處理手法與地塊相適應,這樣就能夠設計出能夠從周邊環境中有機生長出來的建筑。
2.2 建筑朝向
建筑設計師在設計中往往強調良好的朝向,所謂好的朝向就是具有良好采光通風或景觀資源的朝向。對于平面功能復雜的標準層平面要分析周圍景觀與平面功能的關系,確定朝向的優劣順序,根據功能的優先等級,合理確定各個功能的良好朝向,使得各個功能各得其所。高層住宅中尤為注重采光通風的要求。高層建筑標準層往往就是十幾個或幾十個,有必要對高層住宅建筑朝向進行反復斟酌,如果草草了事,必將成為設計的敗筆。
2.3 城市規劃的要求
要充分考慮城市規劃對新建建筑的相關直接要求。大部分情況下,規劃部門出具的規劃是優先考慮到城市的容納能力而制定的。某些情況下, 對建筑的高度、體量、色彩及材質等會做出或多或少的要求。作為設計者要充分考慮這些所謂的“限制因素”對其進行篩選,去其糟粕取其精華,這樣便能創新地設計出高質量、高品位的建筑來。
2.4 天際輪廓線
隨著城市的發展,優美的城市天際輪廓線已不再是被忽略的方面,由于城市建設的加強,現代人居住、工作環境應經很少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條件了,取而代之的是城市局部小環境。因此優美的城市天際輪廓線或者街道輪廓線,勢必代替南山成為人們舉目遠眺的理想對象。優美的天際輪廓線能夠成為整個城市的象征,成為城市的名片。
2.5 經濟發展因素
城市的經濟基礎、社會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往往可以從城市建筑的群和建筑物的美觀性上能體現出來。設計者應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建筑標準和相應的經濟指標,在設計時要區別對待大型公共建筑和大量民用建筑,既要防止濫用高級材料造成不必要的浪費,也不要未來節省投資資金而造成整體不達標,破壞整體效果。同時,設計者要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清楚的了解建設目標,在一定經濟條件下因地制宜設計制作,把本職工作和實際情況結合起來,把工程量恰到好處的做到完美。
2.6 建筑材料因素
受到建筑周圍地址地貌等環境因素影響,許多建筑在造型設計初期必須要考慮到材料的問題,盡管現在多數建筑都采用了剪力墻結構,環境因素對建筑設計的影響越來越小,但由于一些特殊地貌的問題,必須要對一些建筑有特定的規劃。所有的建筑基本上都要遵從實用性和抗震性,建筑材料的抗震能力必須達到國家強制性標準要求。這就給這個建筑的在設計中的一些造型上帶來了不小的影響,所以這種建筑以突出簡單、直觀的造型為主,沒有過多復雜的造型設計。
結合當前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高層住宅建筑已經由數量型向數量、質量型并舉發展。高層住宅建筑進行設計過程中必須兼顧地域環境、結構經濟型以及結構體系等因素,從中得出對高層建筑的優化設計具有很大的實用意義。在實際工作中,高層建筑設計不僅僅局限于本文中所指出的影響因素,因此,前期的調研分析,資料收集就顯得尤為重要,因地制宜,進行綜合整體分析,才能設計出相對和諧的建筑。
[1]陳永閃,徐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的問題及對策[J].智能城市,2016,11: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