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凱歌
臨潁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豬場藍耳病的現狀與綜合防控策略
劉凱歌
臨潁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豬藍耳病又稱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PRRS),是由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豬的一種繁殖障礙和呼吸系統的傳染病,其特征為流產、死胎、弱胎,仔豬呼吸困難。藍耳病感染或隱性感染的豬群抵抗力非常低,在不利因素的作用下極易發病,外界環境稍有變化豬群就出現臨床不適癥狀。鑒于此,本文主要針對豬場藍耳病的現狀與綜合防控策略來分析與闡述。
豬場;藍耳病;現狀
根據基因組的序列差異分為兩個型,即以ATCCVR-2332(VR株)毒株為代表的美洲、以Lelystadvirus(LV株)為代表的歐洲型。近年來我國科研專家不僅分離到了經典的北美株、歐洲株,而且從北美株、歐洲株又演變出了高致病性毒株江西株、湖南株、天津株等。疫苗毒株和野毒株重組毒株層出不窮,豬繁殖呼吸綜合征病毒(PRRSV)基因組的變異是該病難以控制的重要原因。
該病是一種高度接觸性傳染病,呈地方流行性。只感染豬,各種品種、年齡和用途的豬均可感染,但以妊娠母豬和1月齡以內的仔豬最易感。患病豬和帶毒豬是該病的重要傳染源。豬高致病性藍耳病是由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變異株引起的豬的熱性烈性傳染病,已成為當前危害養豬生產的重要疫病,我國將其列為一類動物疫病.該毒株的毒力和致死率遠遠高于 傳統流行毒株,能引起各種年齡和品種的豬發病.該病傳染性強,發病率、死亡率高,無有效的治療藥物,不僅引起豬群發生原發性病原感染,更為嚴重的是易混合 或繼發感染其他傳染病和寄生蟲病。該病的暴發與流行給我國養豬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據調查,保育期6~10周齡是我國豬群感染藍耳病最頻繁的階段,而藍耳病免疫豬群保育期仍會感染藍耳病病毒。目前藍耳病免疫豬場,臨床多因飼養管理、環境變化、斷奶應激等因素造成仔豬斷奶后常在條件性致病菌感染而出現乍毛、關節腫大、消瘦、發育受阻等現象。
保育中后期藍耳病病毒活躍或不穩定的豬場仔豬常出現關節腫大、氣喘、乍毛現象,發病率多在5%~15%、死亡率3%~12%之間。保育轉群后的育肥前期多出現呼吸道病,發病率10%以上,育肥期死亡率6%左右。藍耳病感染或隱性感染的豬群抵抗力非常低,在不利因素的作用下極易發病,外界環境稍有變化豬群就出現臨床不適癥狀。
3.1 建立有效的生物安全體系
盡管目前仍未能完全揭開藍耳病的“神秘面紗”,但其屬于病毒性傳染病。傳染病三大特征即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動物仍然適用于藍耳病。切斷傳播途徑自然就成了控制藍耳病的有效手段。建立和完善以“衛生消毒”工作為核心的豬場生物安全體系。做好清潔衛生和消毒工作,將衛生消毒工作落實到豬場管理的各個環節,通過嚴格執行衛生消毒措施,一方面降低豬群PRRSV的感染率,另一方面可將豬場環境和豬舍內病原微生物的污染降低到最低限,以減少或杜絕豬群繼發感染的機會,把疫病控制在最小范圍內。生產現場,除了建立完善的消毒計劃方案外,對消毒效果的評價幾乎是空白,因此就有了豬場消毒沒有量化的結果,檢驗消毒效果的唯一方法就是豬群的健康狀況,消毒劑很多時候成了豬場的“安慰劑”。普萊柯生物獲國家專利的國家三類新獸藥“全勝-100”(戊二醛苯扎溴銨溶液)配套簡單方便易操作的消毒效果檢驗方法,實現了消毒效果看得見的創新,為豬場有效控制藍耳病傳播作出了巨大貢獻。戊二醛苯扎溴銨溶液)配套簡單方便易操作的消毒效果檢驗方法
3.2 免疫防控
PRRS陰性豬場和穩定豬場,不建議使用活疫苗,應選擇適合自身豬場的疫苗。PRRS陽性不穩定豬場,可適當使用疫苗進行免疫防控,建議通過檢測或測序,選擇合適疫苗進行免疫。一個豬場僅使用一種活疫苗,避免使用2種以上的活疫苗。合理的免疫程序:PRRSV僅在保育豬出現感染,則哺乳仔豬斷奶前免疫1次;PRRSV在哺乳仔豬后期出現感染發病,可在3日齡免疫接種;經產其抗體陽性母豬群不免疫;后備母豬在配種前1~3月免疫1次。
3.3 豬場的監測與評估
豬場應定期采集血液,通過ELISA檢測抗體,評價免疫以及感染情況。不穩定豬場可取肺臟、血清、臍帶血或公豬精液進行抗原檢測,了解豬場感染與帶毒情況。
3.4 200天閉群飼養
有條件的豬場,可采用200天閉群飼養控制豬藍耳病。具體為禁止從外場引進后備母豬,后備母豬由場內自留;對豬群不進行豬藍耳病減毒活疫苗免疫;后備母豬180日齡時與下床母豬混群飼養馴化,直至發情配種。主要淘汰標準為體溫40℃以上,有咳嗽氣喘等呼吸道癥狀隨即淘汰,對出現繁殖障礙或其他疫病者及時淘汰。
3.5 血清馴化
有條件的豬場,可采用血清馴化技術控制豬藍耳病。具體為采集發燒保育豬血清,經PCR檢測藍耳病陽性,豬瘟、偽狂犬、圓環病毒陰性,不經滅活,用PBS緩沖液或生理鹽水50倍稀釋備用。對100日齡的后備種豬進行接種馴化,經過約90~120天后備母豬進入配種舍配種,每頭注射2毫升,并同時注射頭孢,抗病毒藥物或增強免疫力的藥物。
3.6 豬群藥物預防與保健
藍耳病陽性場或不穩定豬場,可選用藥物預防保健,提高豬群抵抗力,防止繼發感染。可供選擇的藥物有:黃芪多糖,頭孢類、泰妙菌素、長效土霉素、阿莫西林、氟苯尼考、磺胺類、替米考星、沃尼妙林、愛樂新等。建議定期輪換使用抗生素類藥物,防止產生耐藥性。
總之,一段時間以來,豬場在貌似平穩的“繁榮”景象掩蓋下持續忍受著一種莫名的刺痛和不安,母豬流產、產弱仔,哺乳仔豬和保育仔豬難養,豬場呼吸道病久治不愈,豬瘟、偽狂犬免疫抗體上不來等一直是豬場揮之不去的隱痛,特別是近期,豬場流感有愈演愈烈之勢,更是讓豬場經營者寢食難安。因此,本文研究豬場藍耳病的現狀與綜合防控策略也就顯得十分的有意義。
[1]袁萬哲.豬藍耳病的流行現狀與綜合防控[N].河北科技報,2017-01-03(B05).
[2]王亞輝,李娟.豬場五大疾病及其防控[J].中國豬業,2015,(08):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