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琛雨
青島世宇環境工程有限公司
工業污水處理技術及前景
林琛雨
青島世宇環境工程有限公司
隨著社會經濟和工業生產的快速發展,工業的污水量以及污水種類與日俱增,污水處理設備的滯后,形成工業生產與壞境保護嚴重失衡,污水處理不當或者直接排放,對人居環境和城市形象造成不良影響,與城市建設步伐不相適應。環境是人類生存以及發展的基礎。因此,工業經濟發展與污水處理必須相輔相成,本文在國內外污水處理技術歷史發展的背景下分析我國當下的污水處理現狀,探討適應于我國國情發展的污水處理模式,在提升污水處理要求加大環保力度的同時實現工業健康發展成為了現階段我國工業建設改革的首要問題。
工業;污水處理;技術發展
社會工業的發展雖然對社會經濟的發展起到很大推動作用,但工業生產中產生的污水也在一定程度上污染社會環境。因此,在社會生產中對污水進行科學處理,從而減輕工業污水對環境的污染有著十分重大的社會意義?,F代工業生產規模正在不斷擴大,工業污水的產生也越來越來多,運用現在技術手段處理工業污水也就十分必要,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就是自動技術。
二十一世紀的中國是世界的中國,隨著改革開放的進行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提速階段,污水處理業的發展也是好勢頭,隨著國家對環境治理越來越重視并提出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不斷加大細化對污水治理的要求,在全國當下幾乎是每一塊工業園區都有自己的污水處理廠,城市污水處理廠也在進出高標準版規模化投資建設,污水處理行業的發展得力于國家出臺完善環保法律法規對環境保護的不斷重視,環保立法。
分析國內外的污水處理發展歷史,結合我國的發展現狀十八大報告指出:建設生態文明,化工企業向著綠色發展、高效化發展、低碳發展方向轉型。加大治污排污的力度和要求,在不斷吸取國外污水處理先進技術的同時積極研究創新使我國擁有適用于自己的污水處理技術。2015年后半年開始出現局域化工企業的效益下滑,受到國家環保政策嚴格要求企業環保投入加大、產能過剩、銷售下滑、物價升高等眾多原因工業發展速度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在轉型的初級階段工業發展出現波動的現象是正常的,必須堅持轉型,不斷完善提高。
2.1 廢水預處理的工藝及原理
在生化處理之前的工藝處理我們叫作預處理。生化系統處理運行平穩而且投資費用、運行費用比較小。然而治理廢水是不可能僅僅依靠生化處理來實現,因為工業污水中含有一部分對生態系統中一些活性物質:微生物、菌類有抑制和摧毀性的物質存在,所以為保障生化系統的健康運行,在污水進入物化工段之前必須要進行一系列預處理,調節水質的可生化性,確保生化處理健康運行。預處理的具體目的有二個:一是將廢水中含有的這部分對生化池中污泥的活性物質有影響的有機物或者無機物,進行一定程度的分離除去或者轉化為其他無害的形勢,保護污泥活性物質的生長環境;其二是在生化工段之前降低水體的色度、鹽分、和懸浮顆粒物等;調整COD負荷,來減輕生化工段的運行壓力。廢水中的雜志按顆粒尺寸大小可分為懸浮物、膠體和溶解物,其他顆粒尺寸大于100μm的大顆粒一般會自然沉淀或者分離與水體分離。膠體和細小顆粒以及懸浮物就需要凝聚法、絮凝法、混凝法使小顆粒轉換成為大顆粒沉淀分離于水體。
2.2 污水回用處理技術
1)曝氣生物濾池
曝氣生物濾池(BAF-BiologicalAeratedFilters)借鑒了污水處理接觸氧化法和給水快濾池的設計思路,在高比表面積的濾料上形成活性生物膜,來氧化降解污水中的有機物;同時,通過濾料過濾及生物絮凝作用,截留污水中的懸浮物。
2)微濾(MF)、超濾(UF)、反滲透(RO)
微濾、超濾、反滲透都屬于壓差驅動型膜分離技術。MF過濾孔徑為0.03~15μm,主要通過機械截留、吸附截留和架橋作用,去除懸浮物。UF膜典型孔徑在0.01~0.1μm之間,對大分子有機物、細菌和大多數病毒、膠體、淤泥等具有極高的去除率,越來越多的被用作RO的預處理。RO是應用逆向滲透原理實現溶質和溶劑分離的技術。近年來,抗污染低壓復合膜的大量應用,使RO以較快的速度進入污水回用處理領域,典型代表產品是美國DOW的BW30-FR系列、海德能公司的LFC系列RO膜。膜分離回用污水的成功關鍵,一是流程上要有可靠的預處理,減輕UF和RO的污堵;二是通過中試,對工藝和參數進行驗證優化,看是否存在破壞膜、污堵膜的因素;三是選擇合適的膜組件和設計通量;四是設計合理的運行方式和控制參數,并嚴格執行,防止發生不可逆污染。
3)MBR(MembraneBio-Reactor)
膜生物反應器(MBR)是膜分離技術與生物處理技術的高效結合。與傳統工藝相比,MBR的固液分離效果好,出水懸浮物和濁度接近于零,COD脫除率高。由于污泥濃度高達10~20g/L以上(常規活性污泥工藝僅為3~6g/L),因而耐沖擊負荷性能好,生化效率高,難降解有機物的降解效率高,剩余污泥少。泥齡長,有利于硝化細菌的繁殖,硝化效率高。
2.3 污水生化處理技術
目前,工業污水處理大部分采用的是生物活性污泥法。利用生物活性污泥法演變出眾多的處理工藝,工業園區二級污水處理廠常用的處理工藝有:A/O去磷工藝、A/O除氮工藝、AB法工藝、A2/ O去磷除氮工藝、UASB工藝、氧化溝系列工藝等。由處理設施建筑的不同分配和組合使其不同的處理工藝的處理重點和運行調試不同。伴隨污水處理的不斷發展進步現已形成:A/O工藝、UASB工藝離子交換樹脂、反滲透水處理技術、生物膜法等較典型的生化處理工藝。
綜上所述,環境保護和工業發展是可以和諧共進的,每個人都要參與到環境保護的歷史使命中來,共創綠色環保家園。在污水處理技術不斷開發和完善下完全可以支持污水的達標排放,只是在面臨眾多難題下距離實現工業污水百分百無害化還有一段距離,但我國的污水處理工藝的發展速度是位于世界前列的,我相信在未來的幾年或者十幾年內污水處理將會邁入新的篇章。
[1] 張繼美. 工業污水回用處理技術與策略[J]. 齊魯石油化工,2006,02:226-22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