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通量透析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CRP、TNF-α及IL-6的影響
鄭華, 孫藝, 紀鎮華, 鄧雪梅
(沈陽醫學院附屬中心醫院, 遼寧 沈陽, 110024)
關鍵詞:高通量透析; 維持性血透析; 微炎癥狀態
長期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相關疾病是增加腎功能衰竭終末期患者死亡率的常見原因之一,由透析導致的慢性微炎癥狀態可以加速透析相關疾病的進展速度。高通量透析具有組織相容性好、清除溶質高等特點,現將本院行高通量透析與普通透析患者的炎癥因子水平進行比較。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納入標準: ① 透析時間超過3個月; ② 病情較穩定的患者; ③ 改用高通量透析后完成6個月跟蹤隨訪。排除標準: ① 急性感染患者; ② 血管炎及其他活動性疾病患者。經過嚴格納入和排除標準篩選出持續性血液透析患者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齡(56.2±10.2)歲,平均透析齡(38.5±9.8)歲;其中原發性腎小球腎炎16例,糖尿病腎病14例,高血壓腎病5例,梗阻性腎病2例,多囊腎3例。
1.2方法
40例患者隨機分為2組,2組均使用貝朗透析機,血管通路為自體動靜脈內瘺,碳酸氫鹽行血液透析,透析器均采用聚砜膜透析器,高通量透析器的有效透析膜表面積1.8 m2,超濾系數75 mL/(mmHg·h); 普通透析器有效透析膜表面積1.5 m2, 超濾系數19 mL/(mmHg·h)。血流量均在250~300 mL/min, 透析液流量500 mL/min, 每周透析3次,4 h/次,透析器、透析管路均為首次使用。治療期間2組均無死亡及退出病例。透析前采集血標本,在30 min內低溫分離血清,于-70℃環境保存并盡早進行檢測。
1.3觀察指標
治療前,治療后6個月時分別進行血肌酐、CRP、TNF-α和IL-6指標檢測,血清CRP水平常規測定,血清TNF-α和IL-6含量采用ELISA法進行測定。
1.4統計學方法
統計學分析應用SPSS 17.0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治療前,高通量透析患者和普通透析患者血肌酐水平分別為(896.34±105.36) μmol/L和(906.34±95.59) μmol/L, 治療后6個月分別為(826.33±116.36) μmol/L和(841.89±99.45) μmol/L, 2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6個月后,高通量透析組血清TNF-α、IL-6和CRP水平均明顯較治療前顯著降低(P均<0.05), 而普通透析前后TNF-α、IL-6和CRP水平無顯著差異(P>0.05), 見表1。

表1 2組患者透析6個月后血清TNF-α、IL-6和CRP水平變化比較
與同組治療前比較, *P<0.05; 與同期普通透析組比較, #P<0.05。
3討論
慢性腎功能衰竭(CRF)損害全身各系統器官,是一種較為嚴重的慢性疾病。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率已經明顯提高,但長期的血液透析患者出現透析相關性淀粉樣變、透析性骨病、周圍神經病變以及繼發性甲亢等慢性并發癥,不僅給患者帶來痛苦,同時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存質量。研究[3-4]發現,慢性炎癥能夠明顯改變血管內皮細胞和脂蛋白的構成和功能,加速動脈粥樣硬化。大量研究[5]證明,尿毒癥是一種慢性微炎癥狀態,這種微炎癥狀態是普遍存在于尿毒癥期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體內的,其同貧血、營養不良及動脈硬化等緊密相關,微炎癥狀態的存在使得尿毒癥患者死亡率增加。針對此情況,國內外學者[6]在維持血液透析中提出了微炎癥狀態學說。
早期研究[7]均認為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微炎癥狀態的主要原因就是血液凈化,然而也有研究[8-9]對透析前患者血清CRP等炎癥指標進行長期跟蹤調查,目前觀點普遍認為原發性和各種繼發性腎臟疾病均存在著機體免疫功能的異常情況,從始至終都伴隨著炎癥因子的異常表達,患者維持血液透析治療會加重炎癥反應的發展。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過程中多種因素均可以誘發微炎癥反應,主要是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以及膜厚度和理化性質等。
相關研究[10]表明,高通量透析可以在減輕慢性微炎癥反應的同時改善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營養狀況和殘余腎功能恢復。而國內關于高通量透析應用可以減少炎癥反應的臨床報道[11]也逐年增多。CRP為正性時向蛋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透析患者慢性炎癥反應的標志性物質,也是診斷炎癥的最可靠指標。而高通量透析可以降低外周血CRP水平,并且有利于保護剩余腎功能,應用高通量透析患者1年內CRP下降0.16~0.07 mg/mL,表明高通量透析可以降低患者炎癥反應[12]。
中大分子毒素如白細胞介素類(IL)、腫瘤壞死因子等增多可直接或間接地對患者產生致命影響[13], 所以作者在選擇治療方法時,不僅要重視小分子毒物的清除,還要注重中大分子物質的清除。目前,臨床中所采用的血液超濾和血液灌流,雖可以相對有效地清除中大分子物質,但因其價格較為昂貴,臨床應用受到限制。高通量透析器的膜生物相容性好,孔徑比較大,膜結構比較薄,對各種溶質和水分通過阻力小。高通量透析是通過彌散、對流、吸附的機制進行溶質清除,其中吸附是清除中大分子的重要方式,如腫瘤壞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β2-MG等物質的清除均主要與吸附有關,可以改善維持性血液凈化患者的微炎癥狀態[14]。
本研究入選40例符合標準的持續血液透析患者進行對照研究,在高通量透析、普通透析治療前和治療6個月時分別進行C-反應蛋白(CRP)、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和白細胞介素(IL-6)指標測定。結果顯示,采用高通量透析6個月時,血清TNF-α、IL-6和CRP水平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P<0.05), 而普通透析組無明顯變化。但由于本研究中所取樣本量較少,尚且需要大樣本量的相關研究對本次結果進行驗證。
參考文獻
[1]張紅燕, 武子霞, 喬佑杰. 不同血液凈化方式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營養及微炎癥狀態的影響[J]. 山東醫藥, 2012, 52(18): 76.
[2]張志堅, 陳涵枝, 孫鑄興, 等. 高通量透析對終末期腎衰患者FGF-23及微炎癥狀態的影響[J]. 中華醫學雜志, 2015, 95(26): 2074.
[3]劉曉斌, 王涼, 劉斌, 等. 高通量血液透析對老年糖尿病腎病患者胰島素抵抗及微炎癥狀態的影響[J]. 中華老年醫學雜志, 2014, 33(2): 159.
[4]Panich A, Tiranathanagul K, Praditpornsilpa K, et al. The Effectiveness of on-1ineHemodiafi1tration on Beta-2 Microglobulin Clearance in end Stage Renal Disease[J]. J MedAssoc Thai, 2006, 89 (Suppl/2): S1.
[5]季大璽. 高通量血液透析的可能益處[J]. 中國血液凈化, 2005, 4(7): 349.
[6]肖遠莉. 血液透析室醫院感染危險因素的預防與控制[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09, 19(11): 1356.
[7]楊小華, 韓曉駿, 嚴沖, 等. 高通量血液透析對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患者預后的影響[J]. 實用醫學雜志, 2012, 28(12): 2009.
[8]李保春, 瞿振燕. 上海市血液凈化中心透析用水及透析液細菌污染情況調查[J]. 中國血液凈化, 2005, 4(1): 52.
[9]Arizono K, Nomura K, Motoyama T, et al. Use of ultrapure dialysate in reduction of chronic inflammation during hemodialysis[J]. Blood Purif, 2011, 22(l2): 26.
[10]王質剛. 血液凈化學[M]. 2版. 北京: 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3: 527.
[11]Lederer SR, Schiffl H. Ultrapure dialysis fluid lowers the cardiovascular morbidity in patients on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by reducing continuous micro inflammation[J]. Nephron, 2012, 2002(3): 452.
[12]楊松濤, 孫克冰, 覃蓮香, 等. 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營養不良、炎癥和心血管疾病的關系[J]. 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 2012, 6(7): 9.
[13]陳建輝, 廖永強, 周軍, 等. IL-1、IL-6、TNF-α、CRP聯合檢測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癥治療中的臨床應用[J]. 國際檢驗醫學雜志, 2012, 33(24): 2986.
[14]Ayman K. Modalities of hemodialysis: quality improvement[J]. Saudi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s and transplantation: an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Saudi Center for Organ Transplantation, Saudi Arabia, 2012, 23(6): 1145.
通信作者:孫藝
收稿日期:2015-11-10
中圖分類號:R 459.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2353(2016)03-101-02
DOI:10.7619/jcmp.20160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