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袁澤友
?
書里畫外包俊宜
SHULIHUAWAIBAOJUNYI
文/袁澤友
采訪包俊宜并不容易。
參加完2015年12月8日在京舉行的中國書協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作為剛剛當選的貴州省首位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包俊宜很快被置于省內外媒體的包圍圈中,幾次約訪不遇。
2015年12月11日下午,終于得見。聽他的助手說,很多媒體都被包先生謝絕了,他并不想渲染自己,接受《藏天下》雜志專訪,是個例外。因此,我們有幸得識這個貴州書壇重要領軍人物——書里畫外包俊宜。
程 潔 攝
1981年,由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全國首屆大學生書法比賽”隆重舉行。這不是一次普通的書法賽事,而是一次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現代書壇大事。由趙樸初、啟功等大師級人物親任大賽評委。一批獲獎者從這次大賽中脫穎而出,構成了當代書壇的中堅力量,包俊宜就是一個典范。
時年25歲的包俊宜,憑借其最擅長的篆書拿下全國一等獎,一舉成名,成為中國書壇新銳,并由此成長為貴州書壇的重要引領者。
時隔34年,包俊宜憑借其厚重的書法造詣以及對書法事業的特殊貢獻,當選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這是包俊宜任貴州書協主席10余年之后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同時,這也是貴州書法全新時代的開始。
器大聲宏
包俊宜1956年11月出生于貴陽,祖籍江蘇太倉。少年時代便開始系統學習書法,師從天津陳云君先生,后又受教于陳恒安、戴明賢諸師。
包俊宜先生是一位極其勤奮的人,平時只要一有時間他便會揮毫弄穎。無論是青年求學時期,還是進入貴陽書畫院等機構,乃至后來身兼多職并擔任行政領導,他每日必抽出時間,或臨帖,或讀帖,或創作,真正做到了不教一日閑過。
篆書向來是貴州書法傳統中的強項,而包俊宜可謂集大成者。專業人士評價,他的大篆承繼了著名書法家陳恒安先生講究構圖的特點,章法上參差錯落、變化多端,用筆上凝練簡潔,以取得含蓄雋永的藝術效果。
昔日,戴明賢先生持其篆書向書壇宿老、中國篆書大家陳恒安先生舉薦,先生感嘆:“頗具氣象,必成大家。”
包俊宜亦擅長草書、行書、甲骨、隸、楷等諸體,篆刻上也有較深的造詣。他的書法創作多年來不斷得到國內眾多書法界專家的好評。
學書之余,包俊宜亦雅好繪事,曾求教于山水畫大家蔣夢谷先生,學習傳統山水,臨習四王遺跡,后向王振中、魯風、譚滌非、黎培基等名家求教。在包俊宜的辦公室書案上、墻壁上,記者看到的不僅僅是書作,另有已經完成或者正在完成的花鳥畫作,而且頗見功底。
近年來,包俊宜書法創作日臻成熟,進入一個新的創作高峰,尤其他的代表性書體大篆創作,藝術個性鮮明,表現手法獨到,在國內書法界產生了較大的影響,除《中國書法》、《書法雜志》、《書法報》、《中國書法通訊》、《書與畫》等專業書畫雜志對他的創作作了專題報道外,《世界知識》、《亞洲書畫》、《中國大畫家世界人文畫報》、《名人與藝術》、《畫界》等擁有大量讀者的刊物均作了介紹。
他的創作已經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寫大篆,除線條流暢圓潤外,又揉以北碑、漢隸,寬博雄強,恣意古樸的筆法,給人以玩味不盡的感受,為此,他的作品被多次邀請參加全國諸多重大展覽。
此外,他還先后出版了《包俊宜書赤壁賦》、《包俊宜書法篆刻集》、《對山集、包俊宜卷》、《包俊宜書法》、《中青年書法家創作檔案》、《虛室生白?包俊宜書法集》、《包俊宜書唐詩》等專集。他深厚的書法功底與筆墨間流露的睿智才情,在這些集子里充分顯現。
貴州書法自有其深厚的歷史淵源與文化積淀,特別是清代以來,相續出現了一批在國內書法界有較大影響的名家大師。先是西南大儒鄭珍,在治經史之余亦深研書法,篆書圓潤樸荗;而后晚清著名目錄學家莫友芝,融漢隸于小篆,開黔中篆書之先河;姚茫父長期留駐京華,其篆書融各體碑銘瓦缶文字于腕底,形成獨特風格,行書取法顏魯公、蘇東坡手札,下筆隨心所欲;陳恒安早年游學南京,其大篆匯三代吉金文字與碑碣為一爐,其書法影響貴州當代書壇,包俊宜等貴州書界中堅多出自其門下;戴明賢師承明人祝枝山、徐青藤,其行草得高山流水般的韻律,大樸大雅。
這些大家都以各自的書風學風,深刻影響著貴州書壇的發展,匯成了一條由古貫今的藝術長河。而以包俊宜為代表的貴州當代書法精英,則傳承了貴州書法的精神,承襲了貴州書法文化的精髓。
此次包俊宜當選中國書協副主席,這不僅僅是他個人的榮譽,更是貴州書法的榮譽。他代表著貴州書法在全國書壇的地位的進一步提升,是貴州書法史的一個里程碑事件。
由包俊宜開始,貴州又一個書法新時代正在來臨。
當選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之前,包俊宜身兼中國書協理事、篆書創作委員會副主任、貴州省書法家協會主席、貴陽市文聯主席等多職。他不僅傳承了貴州篆書的衣缽,樹立了生機盎然的藝術風貌,也促進了貴州書法事業的繁花似錦。
草書杜牧詩
翠色繞人幾多喜
菊有黃花
近二十年來,貴州的書法藝術創作從上世紀80年代的蓬勃發展,到90年代的徘徊,再從2000年后的努力,近年來強勢升位,涌現出了一批優秀青年書法人才,他們的創作在全國青年書法界產生了一定影響。而這其中,作為省書協主席的包俊宜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這些推波助瀾之舉,首先體現在包俊宜任貴州省書協主席以來組織策劃的一系列書法活動中。其中,“茫父杯書法雙年展”和“恒安杯?篆刻雙年展”,影響廣泛,意義深遠。
2005年,根據貴州書法滯后于全國書壇的現狀,包俊宜倡議并擬定了由貴州省文化廳、貴州省書協共同舉辦的貴州品牌書法展——“茫父杯書法雙年展”。
“茫父杯書法雙年展”是貴州最具權威性、最有影響力的書法大展,旨在使貴州多出人才,快出人才。首屆活動自舉辦以來,省內各市地縣參加人數之多,規模之大,觀眾評價之高,皆前所未有。
展覽以姚茫父的名字命名,意在紀念這位貴州書壇奇才的同時,令后學者們能以大師為楷模,創作出無愧于先人,無愧于時代的作品。
該項展覽對貴州青年書法人才的發現與推出,對貴州書法界全面創作的成就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截至今年,該展覽已經成功舉辦六屆。這六屆“茫父杯”,使得許多優秀書法人才脫穎而出,許多人從默默無聞一躍成為貴州書壇中堅,如歷屆一等獎得主馬宏明、易曉亮、朱俊首、王光偉、王世鵬、鄧楊、李茂江、申學軍等。他們因為成績突出,而從業余轉向了專業。
2010年,包俊宜又策劃了“恒安杯?篆刻雙年展”,使較為薄弱的貴州篆刻藝術有了一個展示學習交流的平臺。陳恒安為貴州省著名學者、詩人和書法、文物鑒定家,也堪稱我國著名篆書大師。以陳恒安先生冠名篆刻大展,旨在向這位大師致敬的同時,以展覽推陳出新,發現新人。該項展覽成功舉辦三屆,與“茫父杯”雙年展相互呼應,好評如潮,對貴州書法篆刻藝術事業發展推動作用顯著。
此外,“中國首屆篆書展”、“中國書法西部展”、“黔筑墨韻——二十人書法展”、“貴州行草書展”等各項書事,也是在包俊宜的推動與親自主持下舉辦的。這些大大小小的活動,讓貴州書壇新秀倍出。
除了推動各種書壇活動,包俊宜也極力構建貴州自己的書畫藝術理論學習平臺。他倡導創辦了《貴州書藝》、《攝界》、《書畫印》等雜志,并親任主編。這些雜志的誕生,給貴州書畫印藝術帶來了更為廣闊的發展際遇,為挖掘梳理貴州書法史,介紹貴州歷代書法名家及名勝書藝,推薦書壇新秀,進行理論探討,促進我省書藝事業的進步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包俊宜執掌貴州省書協的十余年,是貴州書法事業最繁榮的十余年。他行事果敢、雷厲風行、精力充沛,若非有這樣的激情,難以引領貴州書壇并推動貴州書法事業不斷進步。
包俊宜在培養書法人才和開展對外學術交流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為貴州書法創作的普及和提高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尤其對人才的發現和提攜,更顯體貼入微。
就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當日,包俊宜不時與人通電話,神情頗為急切。通完電話,記者獲知,他在為一位年輕書法人才落實工作調動的事。
包俊宜總是為那些具有藝術天賦、潛心藝術創作但生活困難的青年人才的調動不遺余力。年前他到六盤水開展書法活動時,得知一位叫李玉華的青年在書法創作上極富才氣,但由于在水城縣一個偏僻的貧困鄉——比德鄉工作,每次參加書法活動,須步行數小時。包俊宜主動協調,將其調到水城縣文化館工作。
同在六盤水的易曉亮與吳勇也曾得到俊宜先生竭力關照,他們都是才華出眾,創作能力極強,且成就斐然的青年才俊。他二人,一位曾在水鋼工作,一位就職于新聞單位,都苦于創作時間太少,難于進步。俊宜先生知道他們的實際困難后,一一向六盤水市領導舉薦,最終將他們調到六盤水市文聯從事專業創作。
貴州書壇新銳吳昌軍,在全國的各種書法展覽中頻頻入展并獲獎。但他長期從事個體經營,恰遇六盤水美術館成立,急需人才,俊宜先生便推薦其到美術館任職。
還有萬勝峰,研究生畢業后四處求職未果,經導師王振中教授向俊宜先生引薦后,見其才華出眾,確屬可造良才,便欣然接納到貴陽畫院從事專業創作。
查曉傾畢生心血于花鳥畫的創作研究,且繪畫情才并茂,但實際生活中所遇困難不少,所在企業倒閉。俊宜先生見其明珠暗埋,便伸援手,助其到貴陽畫院。
劉宗陽也是我省書法界創作骨干,成績亦頗佳,但長期在外工作,于生活創作多有不便,俊宜先生助其調到貴州省紅十字會……
這些年來,俊宜先生幫助關心過的書界同仁不勝枚舉,很多人因此獲得了更為適合自己發展的空間、展示的平臺,進而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使他們在藝術的道路上越來越寬廣,前途康莊。
包俊宜在書法教育方面所做的努力同樣值得稱道。
20世紀80年代初,他就在貴州省書法家協會開設了書法學校授課,還先后在貴陽創辦了書法講習班、少兒書法班、貴州青少年書法篆刻培訓中心等,使大批有志于學習書法篆刻的青少年和兒童走進了書法藝術的殿堂。
同時,他還大量推出中青年書家,使貴州書法隊伍的階梯層次逐漸鮮明。
在他的努力下,有陳振濂、張旭光、白煦、鮑賢倫、張雁君、朱培爾等著名書法家、書法理論家先后來到貴陽進行創作交流、講座等活動,為推動貴州書壇的對外交往,起到了開拓眼界、積累提升的重要作用。
1993年,他主持創辦了貴州省高等教育首屆書法專業班——貴州省電大書法專業大專班,培養了30余名書法專業人才。
在他的組織和努力下,貴州省書法界實現了多項零的突破:貴州省首屆書法理論研討會并匯編出版了優秀論文集;貴州省書法代表團成功訪問新加坡,這是貴州省書法界首次組團出國進行藝術交流活動;又與韓國清川市結成書法友好城市,推動成立貴陽書畫院、黔靈印社,使貴州書法家進入書畫院從事專業創作等等。這些,都極大促進了貴州書法創作的發展和提高。
包俊宜還多次主持舉辦書法創作研討會、書法創作大獎賽、少兒書畫夏令營等。這些活動,均對貴州書法藝術的普及、提高和發展,產生了長遠而持久的影響。舉辦各種書法文藝活動,是包俊宜先生推動貴州文學藝術發展的重要手段,與時代的主旋律相結合。讓文學藝術在實現中國夢的道路上,作出努力與貢獻,是包俊宜先生的歷史責任與使命。近期,他又在貴陽、修文兩地舉辦了“陽明春韻·貴陽市首屆書法篆刻大展”、“陽明杯·山花文學獎”等活動,他為打造貴陽陽明文化品牌,不懈努力。
橋頭看月色如畫 枕畔聽江流有聲
責任編輯 蘇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