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惠民
冒煙的主教是一種與英國歷史緊密相連的飲料,同時讓人想起愛國的,信奉清教的維多利亞時代的商人階層。
酒精在狄更斯的筆端自由流動。雖然維多利亞時代對于飲酒并不贊同,不過狄更斯很喜歡有節制地喝一點,并且認為任何人都不該妨礙英國公民這個簡單,古老的快樂。狄更斯很喜歡當時社會上很流行的甜酒,其中之一是名為圣誕酒(Smoking Bishop,直譯為冒煙主教)的熱葡萄酒。這在他永恒的經典《圣誕頌歌》中有所提及。
“圣誕快樂,鮑勃!”斯克羅吉說,很顯然他是真心說這番話的。“鮑勃,祝你有一個,比我以前給你的更為快樂的圣誕。我要給你加薪,而且要幫助你們全家,今天下午我們邊喝圣誕酒邊商量這件事,鮑勃!馬上給火里多加些木柴,鮑勃·拉克奇蒂,讓咱們也舒服點!”
狄更斯是一個舊物收藏家和懷舊的人,在描寫維多利亞這段痛苦變動時期的時候表現尤為明顯,像冒煙的主教這種飲料,非常古老,口感溫和,滋味豐富,與斯克羅吉時代盛行的現代的,辛薄的杜松子酒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冒煙的主教是維多利亞時代一款典型的潘趣酒,即果汁、香料、奶、茶、酒等攙和的香甜混合飲料, 其古怪的名人暗示了其中世紀的起源,這種酒一般出現在市政廳和大學的酒宴上,裝在主教法冠形狀的碗里端上桌。同樣的還有冒煙的教皇,一種以勃艮第葡萄酒為主的甜酒。而冒煙的紅衣主教,以香檳和萊茵葡萄酒為主料。
從冒煙的“教皇”(由托卡伊葡萄酒,香檳,勃艮第葡萄酒制造)到“教堂執事”,一種由茶稀釋的廉價姜酒,冒煙的主教屬于一個加香料的熱飲家族,被統稱為“傳道書”系列,這些可以說是宗教笑話的飲料版本,冒煙的主教具有“新教,反天主教的語氣”。在其他新教國家,如德國,丹麥和瑞典,人們喝著裝在狀如主教法官形狀的碗里的酒,同時,開開教會的玩笑,就喝醉了。
冒煙的主教屬于歷史。同時它的主要成分,現在英國圣誕節仍然主要喝的,產于葡萄牙的波特酒講述的是英國政治和階級身份的故事。在17世紀末,英國人和法國人進行了一系列針鋒相對的經濟戰爭,這場沖突讓法國葡萄酒的價格飆升,雖然自中世紀以來英國人就喝法國酒,但是現在喝酒成了愛不愛國的事。
于是英國商人就去南歐國家勘察,他們發現了西班牙和葡萄牙葡萄酒。根據1703年簽訂的條約,英國給葡萄牙進口葡萄酒的優惠政策,葡萄牙葡萄酒的稅率只有法國葡萄酒的三分之一。從此波特酒成了英國中產階級的首選葡萄酒。
從18世紀到19世紀,英國商人不僅成了波特酒的運輸者,還成了生產商,到狄更斯發表《圣誕頌歌》的1843年,英國人擁有相當數量的葡萄牙土地,使他們能夠控制波特酒生產和運輸的每一個環節。與此同時,與葡萄牙的貿易早就了維多利亞時代新的有錢人,像守財奴斯克羅吉一樣的商人階層。所以冒煙的主教是一種與英國歷史緊密相連的飲料,同時讓人想起愛國的,信奉清教的維多利亞時代的商人階層。
關于冒煙的主教的食譜最早出現在1829年一本有關餐桌、廚房和儲藏室的書中,這本喬治亞時代的書中還介紹了該熱甜酒的歷史。書中的配方與狄更斯的曾孫塞德里克在《與狄更斯共飲》一書中給出的配方很相似,但略有不同。其中一個明確的不同是,前者要求添加檸檬,而后者建議使用塞維利亞橙子,一種酸橙。在《與狄更斯共飲》中,塞德里克·狄更斯指出,在英格蘭,塞維利亞橙子直到一月或二月才會有,所以不能在圣誕假期的時候制作這種熱飲。塞德里克的解決方案是在橙子下來的時候,制作出夠全年喝的甜酒,同時他建議加入白蘭地,增加酒精含量,然后裝瓶保存。當需要喝的時候,就倒出了加熱之后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