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曉東張景瑞
?
共圓“興村富民夢”——記朝陽縣北四家子鄉唐杖子村黨支部書記李春軍
◎文/李曉東張景瑞

25年前,在沈陽日漸繁華的街頭,一個20歲的農村青年手握麥克風,和著“卡拉OK”伴唱機里的旋律唱著自己心中的歌。這個人就是李春軍。如果說當時的他只有“發財夢”,那么如今,作為村黨支部書記的他又有了新夢想,那就是帶領黨員群眾一心一意謀發展、創業致富——
李春軍的“興村富民夢”,早在他第一次舉辦“唐杖子村春節聯歡晚會”時便已縈繞心間。在外闖蕩的那段日子里,眼看著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而自己的家鄉卻十幾年來始終一個樣兒,鄉親們一直重復著“昨天的日子”。“讓鄉親們高興,打起奔向好日子的精神頭兒。”這是李春軍最初舉辦“鄉村春晚”簡單而真誠的目的。1996年正月初八,26歲的李春軍和伙伴們一起動手,在自家菜園子搭起簡陋的舞臺,歡快的歌聲瞬間打破了山村的寧靜,鄉親們放下手中的活計,把菜園子圍得密密實實,一臉興奮地看表演、聽歌曲。自此,李春軍便一發不可收拾,“鄉村春晚”一辦就是20年。如今,“鄉村春晚”已從最初單一的歌會變成了集歌舞、小品、京劇、評劇于一體的“文化大餐”;演員由十幾個人壯大成上百人的演出團隊,家家戶戶都有演員;觀眾也從幾十人猛增到四五千人,既有十里八村的鄉親,也有社會各界人士以及各級新聞媒體的記者。
20年自掏腰包辦“春晚”,李春軍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先后榮獲“感動朝陽十大人物”“遼寧省十大杰出青年農民”“2014年中國文化館榜樣人物”等稱號。2008年,他成為朝陽縣文化志愿者;2012年他又成立“春之韻”藝術團,經常在當地組織文藝、慰問演出,帶動了朝陽縣各地農民紛紛自辦文化節,極大地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為改善村風、民風作出了突出貢獻。
2013年3月,李春軍挑起了唐杖子村黨支部書記的重任,自此走上了服務家鄉的廣闊“舞臺”。上任之初,李春軍便與村“兩委”班子成員和黨員、群眾代表座談,挨家挨戶走訪,全面掌握村情民情,共商發展大計。雖說百姓的文化生活過得豐富多彩,但物質生活還不盡如人意,致富渠道少,人均收入低,村集體“沒錢辦事”……“過去好幾屆村班子都解決不了的事,李春軍就能破這個‘困局’嗎?”鄉親們都在拭目以待。
北四家子鄉素有“水蜜桃之鄉”的美譽,特別是唐杖子村的水蜜桃更是聲名在外。但最近幾年水蜜桃市場疲軟,銷路不暢,再加上中間環節層層加價,最后到桃農手里的錢所剩無幾了。李春軍認識到:“水蜜桃就是唐杖子村的‘寶’,只要在這個‘寶’上做足文章,興村富民這盤棋就活了。”他一方面倡導并帶領村民擴大栽種面積,另一方面不辭辛苦地四處做宣傳、拉客戶、跑銷路,并借大連海洋大學駐村工作隊之力,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唐海農貿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方式市場化經營,減少了中間環節,確保果農收入增加。
目前,唐杖子村僅水蜜桃銷售一項,就人均增收7000元。水蜜桃產銷大獲成功,可李春軍并不滿足,又帶領村民栽植蘋果樹500畝,年產蘋果逾40萬公斤,人均再增收3000多元。2014年,唐杖子村境內的八盤溝入選“中國傳統古村落”,成為該村又一張“名片”,經李春軍多方溝通協調,八盤溝AAA級景區項目現已“落地生根”。
任職3年來,李春軍共爭取各方支持資金200多萬元,完成村屯道路改造7公里,安裝太陽能路燈35盞,清理河道500延長米,維修灌溉管道1000多延長米,修整加固田間大壩100余條,修建1200平方米文化廣場,讓往日過年才有的“鄉村春晚”節目如今在村民家門口天天可見。不僅這些,李春軍還在自家辦起了“家庭圖書館”,買來電腦,讓鄉親們免費閱讀、上網。
“讓唐杖子村更美更富,讓全體村民都過上更幸福的生活,這就是我的夢想!”說起唐杖子村的未來,李春軍一臉憧憬,因為他的“興村富民夢”已插上了飛翔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