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孟西京學院,陜西西安 710123
?
機械自動化技術在機械制造業中的應用
袁孟
西京學院,陜西西安710123
摘要21世紀,科技發展迅速,機械自動化技術得以快速發展、普及。毋庸置疑,機械自動化技術能夠快速的提升生產制造型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對企業的發展具備極強的現實意義。本文從機械自動化技術的發展現狀出發討論,詳細論述了自動化技術在機械制造業中的應用,并就機械自動化技術在機械制造業中的發展進行了展望,希望能夠為相關人士提供幫助。
關鍵詞機械自動化;技術;機械制造業
機械自動化是機械制造過程中為了實現產品加工的連續化、自動化,改進、優化生產而使用的自動化技術手段。機械自動化作為一種全新的生產力,具備極為明顯的優勢,它不僅加快了產品的流動和變換速度,還降低了生產投入,提升了機械制造業的技術水平。機械自動化的發展對國民經濟的發展意義重大,現階段已經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
21世紀初期,機械自動化技術被廣泛的應用進了大批量冷加工工藝過程;21世紀中后期,為了增強機械制造對市場靈活、快速的反應的能力,機械制造業建立了可變性的自動化生產系統。可變性的自動化生產系統圍繞計算機技術的柔性自動化生產制造開展,由于歐美工業發達國家的技術手段較為先進,因此,機械自動化的生產水平也比我國的更為先進。想要快速的發展我國的機械自動化技術必須從理論以及生產物流和人的利用兩個角度出發,融合自動化相關的一系列技術,使之能夠協調發展、配套使用。在這個過程中,“人”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人是知識、技能的載體,是自動化落實的有效保障,為了提升技術的使用效果,機械企業需要有意識的提升工作人員的知識水平,使之掌握與自動化技術相關的原理、方法等,相信能夠有效的發展我國的機械自動化水平。
2.1自動化技術的柔性化應用
自動化技術的柔性化制造是指企業在生產的過程中能夠及時的根據外部變化調整生產過程,促使生產更好的符合要求。在企業生產的過程中,企業應合理的把握制造、設計以及設計之間的關系,善用計算機進行統一管理,計算機管理手段能夠提升信息的處理效果,沖破時間、空間的限制,降低處理的費用,為企業生產提供更為即時的市場信息,多樣化生產種類,提升企業生產與市場需求的適應力。柔性制造大幅度的提升了我國的機械制造效率,不僅保證了生產質量,更降低了企業因延誤生產時間而造成經濟損失的風險,因此,對生產企業而言具備良好的經濟效益。另外,在實際生產中,自動化技術的柔性化不僅能夠提升資源的使用率,更能幫助人們完成一些人力無法完成或是容易對人的身體健康帶來影響的特殊工作,不僅順應時代潮流的發展了我國的生產力,也給我國的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收益。然而,我們不能否認,現階段我國的柔性制造還存在一些問題,如信息系統的安全性以及市場反應的靈敏度和靈活性等。因此,在推廣的過程中還需進一步的研究、改進。
2.2自動化技術的智能化應用
自動化技術的智能化制造是指在企業制造的全過程中科學的、合理的融入人工智能技術,縮小機械生產與專家生產之間的差距,進而逐步替代專家或是技術人員的工作。智能制造系統完美的展現了專家的智能性,如即時的、自發的監控、檢測,快速的修正、預防。通過不斷的調試相關數據資料,增加系統的外部適應力以及突發事件的處理能力,將系統維系在一個相對而言更加完美、完善的狀態內。與傳統的機械制造加工系統相比,智能化制造具備非常明顯的優勢,免去了學習提升、組織適應等過程。正因為具備這些優勢,智能制造體系已經成為現階段全球大多數國家關注的重中之重,人們對智能制造體系評價也頗高,認為它是科學預測市場變化、合理規劃生產、科學管理材料、及時監控生產過程的基礎。值得一提的是,在制造過程中引進人工智能技術的想法已經被逐步落實。經過一系列的努力,相關人員也已經設計出了諸如CAD,CAPP等新型智能技術,相信對于提升我國機械制造產業會產生非常積極的意義。
2.3自動化技術的集成化應用
自動化技術的集成化制造是指在企業生產過程中科學的運用計算機集成制造思想,立足于企業生產的全過程,集成、優化現有的技術、原料、信息,以實現技術的功能和經營活動的集成,并以此來帶動企業的發展,為企業創收。現階段,高度集成化的CPURISC芯片和大規模可編程集成電路FPGA、CPLD、EPLD以及專用集成電路ASIC芯片等在各個企業內部得以推行,科技手段有效的提高了數控系統的集成度和軟硬件運行速度;LED平板顯示技術提高了顯示器的性能;互連技術與封裝技術融合了原本分離的表面安裝技術和半導體;人們通過減少互連長度和數量、提高集成電路密度手段降低了產品價格,改進了產品的性能,減小了組件的尺寸,大幅度的提升了系統的可靠性。
2.4自動化技術的虛擬化應用
自動化技術的虛擬化制造是指在企業生產過程中,以計算機仿真技術和系統建模為基礎,應用計算機圖形學、并行工程、現代制造工藝、人工智能、信息技術、多媒體技術等高新技術,組成一項由多學科知識形成的綜合系統技術。利用仿真計算機技術以及先進的信息技術,虛擬制造仿真了現實制造活動中的人、物、信息及制造過程。生產過程中的問題得以發現,方便企業設計有效措施及時的預防,產品質量問題被有效解決,生產成本被降低,產品的研發周期大幅度的下降,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卻在原有的基礎上實現了大幅度的增長。
我國機械自動化技術在機械制造業中的發展應該朝著如下三個方向不斷的進發:第一,發展低成本自動化技術。毋庸質疑,隨著現代機械自動化的發展,傳統的機床布局以及原有的技術設備將逐漸難以適應時代的發展需求,更多的通訊設備將會被應用到這個領域,這是一個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任何力量都無法阻止。但局限于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低成本自動化技術發展是最為有效的手段。因為這種手段具備投資少、見效快的特點,很容易帶動機械制造廠家的興趣,也更易取得讓人意想不到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機械自動化技術除了對設備有較高的要求外,對操作人員以及指導人員的能力要求也相對較高,只有這兩者巧妙結合,才能將生產過程推入良好局面。第二,機械自動化技術的發展需要結合基本國情。因為我國人口基數大,增長速度快,人們的一個“小動作”都可能會給環境帶來“大影響”,而機械自動化技術的落實無疑是大舉措,可能會嚴重影響環境。因此機械自動化技術的應用需要走可持續發展路線,綠色制造。既提高了材料的使用率,降低了環境影響,又增加了生產廠家的經濟效益。第三,重視配套工程的應用。現有的機械自動化發展技術依賴控制理論完成,因此與機械技術、計算機技術、零配件檢測技術、微電子技術、自動控制理論等都有聯系。所以想要發展機械自動化技術,就需要注重配套系統的使用,使之為機械自動化技術的發展夯實基礎。
綜上所述,機械制造業的發展方向將是自動化、現代化的信息技術與傳統制造技術的統一結合過程,生產者需要對相關的技術手段不斷的整合、優化,這樣才能利用自動化技術實現產品生產的柔性化、集成化、智能化、虛擬化,也才能保證企業經營、管理的質量,增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健康、快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任士一.淺談機械自動化技術及其在機械制造中的應用[J].機電信息,2012(4).
[2]王川.機械制造業中的機械自動化技術的應用[J].科技致富向導,2012(9).
中圖分類號TH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708(2015)155-00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