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能源理事會強調核能的作用
【世界核新聞網站2016年10月12日報道】 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召開的世界能源大會期間,世界能源理事會(WEC)發布了第24版《世界能源資源》報告。報告指出,發展中國家可再生能源市場在投資和新增容量方面出乎意料的高增長,促成了能源格局的變化。但報告還指出,核能“越來越被看作是一種在增加基荷發電的同時限制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手段”。
能源理事會每三年更新一次《世界能源資源》報告,以便為各國政府和相關決策者提供一套全面的全球能源資源數據和相關信息。這些信息使能源決策者能夠更好地理解能源領域和資源開發的現狀。新版報告介紹了12種能源資源以及碳捕集與封存技術(CCS)和蓄能技術。
報告指出,過去1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總裝機容量已接近翻番,從2006年的1037 GWe增加到2015年的1985 GWe。在此期間,風能從74 GWe增加到432 GWe,太陽能從6 GWe增加到227 GWe,水電從893 GWe增加到1209 GWe。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目前占全球總發電量(24098 TWh)的23%。
報告認為,核電的未來發展將受到下述因素的影響:可再生能源繼續獲得補貼,可再生能源電廠造價不斷下降,以及與可再生能源配套的蓄能設施(為補償可再生能源的間歇性發電特性)造價不斷下降。
報告指出,2015年12月31日的全球核電裝機容量為390 GWe,約占全球總裝機容量的11%。
在新版報告發布會上,世界核協會(WNA)總干事阿格妮塔·麗欣說:“對于核能來說,2015年是非常好的一年,因為并網發電的裝機容量翻了一番。這是比照過去25年的數據而言。2015年有10 GWe的新增容量并網,而以往25年中每年并網容量不足5 GWe,甚至是零并網。”世界核協會為新版報告的編寫提供了幫助。
報告指出:“當今核電發展相對集中在少數幾個國家。”2015年末,全球65臺在建機組中,有40臺位于中國、韓國、印度和俄羅斯。
麗欣補充道:“其他國家也有一些核電建設。美國有4臺機組在建,歐洲5臺,阿聯酋4臺,巴基斯坦、阿根廷、巴西、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也有在建機組。還有一些國家正在啟動新建項目或繼續建設一些曾經中止的項目。土耳其是正在引入核電的國家之一。”
報告指出,隨著經濟發展重心轉向高速增長的亞洲國家,各種發電技術在實際發展中面臨諸多限制,許多政府將核電視為能源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
報告稱:“2035年前的核電發展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將取決于核工業界能否按議定的預算和可預測的工期完成核電廠的建設。顯然,許多國家的中值工期還是很穩定的。”
該報告預計,2035年之后,在俄羅斯快堆運行經驗和國際第四代原型堆(例如法國正在開發的Astrid示范快堆)開發的基礎上,快堆將在許多國家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麗欣說:“小型模塊堆可能是某種意義上的游戲規則改變者……這些小型堆如何先在一個地方獲得許可,并進而向其他國家推廣,我們正拭目以待。我們希望,標準和許可審批能夠達到和諧統一,以使它們能夠在更多國家得到應用。”
(轉下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