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廠已成為網絡攻擊目標
【路透社柏林2016年10月10日電】 2016年10月10日,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總干事天野之彌在訪問德國期間表示,核電廠在兩至三年前就已成為網絡攻擊的目標。
網絡攻擊不是臆想出來的威脅。必須重視核相關設施或活動遭受網絡攻擊這一問題。天野之彌表示:“我們從來不確信我們是否對此了如指掌,或許它只是冰山一角。”
天野之彌沒有透露網絡攻擊的相關細節,表示此類攻擊已經對電廠造成一些“破壞性后果”,但這些后果不是很嚴重,因為遭受攻擊的核電廠沒有被迫停運。天野之彌表示,以前他從未公開談論網絡威脅。
最近幾年,在可用于攻擊工業控制系統的計算機惡意軟件出現之后,人們對核設施遭受網絡攻擊的擔憂越來越大。比利時媒體報道說,2016年3月22日在布魯塞爾造成32人死亡的自殺炸彈殺手最初打算攻擊核設施。核設施的安全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
擁有23臺在運核電機組的韓國水電核電公司(KHNP)2014年表示,在一些非關鍵數據從計算機系統被盜后,該公司加強了網絡安全,盡管核電機組的運行未受到影響。
2016年4月,德國萊茵集團(RWE)在發現貢德雷明根核電廠感染計算機病毒后加強了網絡安全。該集團表示,計算機病毒未對核電廠的運行造成威脅。
安保專家表示,目前的武裝組織沒有炸毀核反應堆的能力,但是核工業界有一些可供利用的薄弱環節。
天野之彌表示,原子能機構一直在幫助成員國加強網絡安全和總體核安保能力,具體措施包括提供人員培訓、詳細數據庫(涵蓋了來自131個國家的信息)以及輻射檢測設備。
原子能機構自2010年以來已對1萬多人(包括警察和邊防人員)進行了核安保培訓,并為各成員國提供超過3000個用于檢測核及其他放射性物質的手機大小的移動式探測儀。
(伍浩松 譯 張 焰 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