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潔
?
營造清朗明凈的網絡空間——各國網絡專家烏鎮建言獻策
●楊 潔

大會一幕A view of the Wuzhen Summit in December 2015
“網絡安全是全球性挑戰,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置身事外、獨善其身,維護網絡安全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各國應該攜手努力,共同遏制信息技術濫用,反對網絡監聽和網絡攻擊,反對網絡空間軍備競賽。”2015年12月16日,習近平主席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式上如是強調。
16日至18日,是為“烏鎮時間”——中國舉辦了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的世界互聯網領域大會。
當今世界已因互聯網而變成了“雞犬之聲相聞”的地球村,相隔萬里的人們不再“老死不相往來”。世界因互聯網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聯網而更豐富。因而,網絡安全已成為各國政府、各類組織和企業機構以及社會大眾共同關注的重要話題。為此,繼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聚焦網絡安全后,本次大會仍將之列為主要議題之一。
習近平主席的演講得到了俄羅斯總理梅德韋杰夫的認可。梅德韋杰夫在演講同樣表示,互聯網應該是開放的,但必須對其進行管理。
開幕當天下午,大會舉辦了網絡安全分論壇,來自聯合國和中國、美國、以色列、韓國、南非等多個國家和組織的近20位嘉賓發表演講。與會嘉賓高度贊同習近平主席關于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四項原則五點主張,并建言獻策。

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Chinese IT tycoons speak about building an internet community of shared destiny.
次日,大會針對“網絡安全”舉行高層閉門會議,邀請相關領域的院士專家及領軍公司參與。在大會10場論壇、22個議題及多場新聞發布會上,各國嘉賓紛紛熱議,發出“烏鎮聲音”。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王秀軍在論壇上指出,要立足開放環境、加強協作共享、堅持創新驅動、實施依法治網維護網絡安全。
聯合國安理會反恐委員會執行局副主任陳偉雄表示,網絡反恐非常重要,但實施起來還存在難點。習近平主席呼吁國際社會就如何規范網絡活動討論大家可以接受的準則,這為解決網絡反恐問題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
中國工程院院士方濱興指出,網絡空間是一個虛擬的空間,網絡空間安全對應于設備、系統、數據、應用四個層面。維護網絡安全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防治、保護、處置,二是防止濫用。他呼吁國際社會共同努力,應對風險。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研究員周漢華做了“網絡空間安全立法的關鍵”主題演講,介紹了中國網絡安全立法工作的初步探索、重點推進與全面推進三個發展階段,體現出立法位階逐步提高、法律調整范圍穩步擴大等六方面特點。
美國東西方研究所高級副總裁布魯斯·麥康奈爾表示,中美網絡安全合作方面已經進入一個黃金時代,這主要是由于習近平主席和奧巴馬總統在2015年9月舉行了會晤。在12月早些時候,中國國家網信辦魯煒主任和美國相關的官員也進行了會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同時對智能互聯設備的安全風險進行了闡述。
騰訊信息安全執行委員會主任楊鵬發言說,當前網絡黑產具有四個特征:第一,利益越來越大;第二,具有復雜的產業模式、產業鏈條和精細化合作;第三,不斷的移動化層出不窮;第四,線上線下的關聯化。他提請大家高度警惕。
國內網絡安全企業代表360公司董事長兼CEO周鴻祎認為,互聯網將面臨個人隱私、個人財產、人身、企業等四方面的安全問題,一旦出現攻擊,災難要比現在電腦、手機造成的災難更大,相當于網絡上的核武器,可能帶來不可預估的結果,所以要加強全球信息共享,防止災難發生。
閉幕日,大會正式發布“烏鎮進程”——達成共識的《烏鎮倡議》,發出5條具體倡議。其中,推動網絡國際治理這一倡議,明確共同推動網絡空間國際規則制定,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絡空間并維護秩序,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打造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在“維護網絡和平安全”方面,要尊重網絡空間國家主權,保護網絡空間及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免受威脅、干擾、攻擊和破壞,保護個人隱私和知識產權,共同打擊網絡犯罪和恐怖活動。
全球網民30億,網齡21歲的中國擁有6億多網民,12億手機用戶,5億微博、微信用戶。共同推進建立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不僅是由網絡大國走向網絡強國的中國夢,也是互聯互通、共享共治的世界夢。正如魯煒在大會閉幕式上所說,三天大會,我們共享了烏鎮時間,發出了烏鎮聲音,見證和參與了全球互聯網發展治理的烏鎮進程。
(本文照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