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用同位素供應短缺得到緩解 但仍然脆弱
【歐洲核學會核新聞網(NucNet)2016年11月1日報道】 美國國家科學院近日在一份報告中指出,在各國政府和供應商的共同努力下,醫用同位素供應短缺現象已得到緩解,但供應仍很脆弱。
報告表示,各國政府和供應商在2009—2010年供應短缺出現后采取的行動,加強了全球供應鏈的彈性,將生產堆和加工設施意外停產導致的供應不足影響降至了最低,并提高了醫用同位素的使用效率。
锝-99m是全球使用最廣泛的醫學成像放射性核素,目前主要通過鉬-99的衰變來制備。由于這兩種核素的半衰期都很短,不能長時間保存,因此必須定期生產并送至醫療顯像中心。目前全球供醫療使用的幾乎所有鉬-99均是采用在研究堆中輻照高濃鈾靶的方式生產的。目前的幾座鉬-99生產堆已運行超過50年。
2009—2010年,由于加拿大的NRU反應堆和荷蘭的HFR反應堆同時長時間意外停運,全球出現鉬-99的供應不足。一些機構拒絕運輸以及出現運輸延誤,也是導致鉬-99供應中斷的原因。
各方在2009—2010年后采取了多項旨在加強鉬-99供應鏈彈性的行動,其中最主要的行動是建立停產儲備能力(ORC),使得相關生產堆在接到通知后能夠提升產量,從而在短時間內填補供需缺口。
報告表示,可采用多種方法建立這種儲備能力。例如在生產堆的運行日程中安排更多的時間專門用于鉬-99的生產,或者在生產堆中安裝更多用于生產鉬-99的輻照靶。
相關各方還加強了生產堆停運和靶處理設施停產之間的協調以及供應鏈參加者之間的溝通,并建立了鉬-99供應商聯盟。
盡管如此,供應鏈的部分環節還很脆弱。尤其是供應鏈前端環節,Cerca公司目前提供了大部分鉬-99生產靶。由于擁有巨大的市場份額,因此這家公司擁有很強的定價權。鉬-99全球供應商數量相對較少,是供應鏈中的另一個薄弱環節。
報告表示,美國消費了全球約一半的鉬-99,并且自20世紀80年代后期以來國內就沒有生產鉬-99。美國的鉬-99主要來自澳大利亞、加拿大、歐洲和南非。
截至2016年6月,全球約95%的醫用鉬-99來自分別位于澳大利亞、加拿大、歐洲和南非的7座研究堆以及與部分研究堆位于同一場址的5座靶處理設施。另外5%來自其他地點,主要供本地使用。
2009年后已出現新的鉬-99全球供應商。現有全球供應商也在計劃擴大產能。例如澳大利亞核科學與技術組織(ANSTO)以前只是澳大利亞的供應商,但該公司目前已進入全球市場,并計劃擴大產能。現有全球供應商——歐洲Mallinckrodt公司和南非NTP放射性同位素公司(NTP Radioisotopes)已啟動產能擴大計劃。俄羅斯也準備成為全球供應商,其目標是獲得全球20%的市場份額。
2012年的《美國醫用同位素生產法》和美國能源部(DOE)國家核軍工管理局(NNSA)的資金支持鼓勵私營企業在美國建設鉬-99生產設施。但是,報告表示,在美國國內建設生產設施將面臨技術、財務、監管和市場挑戰。全球供應商擴大產能后,市場挑戰將會更加嚴峻。
(伍浩松 譯 趙 宏 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