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約撰稿人 延平
?
長安汽車:鑄造自主品牌新輝煌
本刊特約撰稿人延平

只有掌握核心技術,做強做大自主品牌,才能真正發展好中國汽車工業,才可能立于世界一流汽車企業之林,長安汽車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近日,在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發布的“2015年中國品牌價值評價信息”中,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長安汽車)以353.93億元的品牌價值位居汽車業首位。這對于剛剛過完150歲生日的長安汽車來說,是又一個喜慶時刻。
熟悉長安汽車的人都知道,自主創新是長安汽車的血液和基因,100多年來,長安汽車一次次砥礪創新,在自主創新的路上不斷鑄造輝煌,構建中國汽車第一自主品牌。
國內汽車企業哪家自主研發實力最強?2011年,在國家發改委、科技部等多部門牽頭的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評比中,長安汽車以90.9的高分再次奪冠,毫無懸念地摘下國內汽車企業最強自主研發實力的桂冠。也是這一年,長安汽車自主品牌汽車以168萬輛的年度銷量位列全球第13位,連續6年成為中國銷量最大的汽車自主品牌。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長安對于汽車制造算得上是門外漢。回望長安的汽車路,上世紀80年代初,幾乎在零起點上,長安開始搞汽車。2006年至今,長安汽車已成功研發出14款整車及11款發動機。由微車起步,目前長安產品譜系已涵蓋微車、轎車、商務車、SUV、中高端乘用車等。
是什么讓長安在短時間內成長為中國汽車第一自主品牌?“長安的成功,在于走自主創新之路。”長安汽車總裁張寶林回答,長安人早就認識到,僅僅依靠合資合作,沒有自主核心技術,他們永遠也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只有掌握核心技術,做強做大自主品牌,才能真正發展好中國汽車工業,才可能立于世界一流汽車企業之林。
是什么支撐長安在自主創新的路上一路狂奔?回顧長安自主創新路,不難發現,完善的研發體系、一流的人才隊伍、雄厚的科研投入三個要素如穩固的鐵三角,支撐著長安汽車創建為中國汽車第一自主品牌,支撐著長安汽車追逐世界汽車一流車企的夢想。
“自主創新雖然非常難,風險高、見效慢,但這條路必須走。未來幾年,長安汽車的自主創新發展會越來越快。”張寶林透露,到2020年,長安汽車產銷爭取達到600萬輛,其中自主品牌汽車比例占60%以上。
在自主創新之路上,長安用數百億元的研發投入,為自主創新鐵三角提供最雄厚的支持。
長安汽車總裁張寶林介紹,在核心研發技術上,長安在“十一五”期間累計投入120億元,已建成涵蓋振動噪聲、碰撞安全、制動性能、底盤試驗、驅動系統等14個領域的國際先進實驗室,擁有安全碰撞與振動噪聲兩個國家重點實驗室。而在“十二五”期間,長安汽車繼續投入了300億元用于科技創新。
有付出就有收獲。目前,長安汽車已擁有造型與總布置、結構設計與性能開發、仿真分析、試驗驗證與評價、樣車制作與工藝核心能力及項目管理能力;在汽車領域286項公認的核心技術中,已掌握發動機、底盤、電裝、碰撞及被動安全等262項技術,具備了自主開發全球先進整車和發動機的能力。到2020年,長安整體實力初步具備世界一流汽車企業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