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 強,高金喜,王健康,郭榮良,吳玉玲,徐家安,王友霜,胡婷婷,趙軼鵬,丁成偉
(江蘇徐淮地區徐州農業科學研究所,江蘇徐州 221131)
?
中粳稻徐稻8號特征特性及栽培技術要點
戚 強,高金喜,王健康,郭榮良,吳玉玲,徐家安,王友霜,胡婷婷,趙軼鵬,丁成偉*
(江蘇徐淮地區徐州農業科學研究所,江蘇徐州 221131)
徐稻8號是江蘇徐淮地區徐州農業科學研究所選育的中粳稻新品種,2014年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該品種具有豐產性好、米質優、抗病抗逆性強等特點,適宜在河南沿黃、山東南部、江蘇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區種植。介紹了徐稻8號的產量表現、特征特性以及栽培技術要點,以進一步推廣應用該品種。
中粳稻;特征特性;栽培技術要點
徐稻8號(原名徐80179)是江蘇徐淮地區徐州農業科學研究所以自育高產優質中粳品系徐21596為母本,以引進江蘇丘陵地區鎮江農業科學研究所的高產穩產性好、綜合性狀優良的品種鎮稻99為父本進行雜交,經多次加代選育而成的中粳稻新品種。徐稻8號在2008年性狀穩定,2009—2010年參加該所品種比較試驗表現突出,2011—2012年參加國家北方水稻品種黃淮粳稻組試驗,2013年參加國家北方水稻品種黃淮粳稻組生產試驗,2014年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國審稻2014037。經多年鑒定、區試、生產試驗和大田示范試種,結果表明徐稻8號具有株型緊湊,莖稈粗壯,抗性強,米質優,適應性好,高產穩產等特點。現將該品種產量表現、特征特性及栽培技術要點介紹如下,以進一步推廣應用該品種。
1.1 鑒定、品比試驗情況 2009年徐稻8號參加江蘇徐淮地區徐州農業科學研究所中熟中粳組鑒定,平均產量為10 426.5 kg/hm2,比對照徐稻3號增產11.5%;2010年參加品種比較試驗,平均產量為10 248.0 kg/hm2,比對照鎮稻88增產13.5%,比對照徐稻3號增產9.6%,差異達0.01極顯著水平,產量名列前茅,且變異系數小,穩定性好。
1.2 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情況 徐稻8號在2011年國家黃淮粳稻組初試中平均產量為9 128.9 kg/hm2,比對照徐稻3號增產5.13%,差異達極顯著水平,增產點比例81.8%;2012年續試平均產量為10 053.9 kg/hm2,比對照增產5.14%,差異達極顯著水平。2年區域試驗平均產量為9 591.3 kg/hm2,比對照徐稻3號增產5.14%,增產點比例86.4%;徐稻8號在2013年國家生產試驗中平均產量為8 956.5 kg/hm2,比對照徐稻3號增產6.52%,居供試品種第2位。
1.3 大田示范試種表現 徐稻8號在2010年徐州農業科學研究所高產示范田實收產量為11 262.0 kg/hm2;在2011年新沂市車草橋鎮示范田平均產量為10 894.5 kg/hm2;在2012年睢寧縣王集鎮示范田平均產量為10 674.3 kg/hm2;在2013年徐州市銅山區柳新鎮示范方平均產量為10 894.5 kg/hm2;在2014年邳州市邳城鎮示范方平均單產為10 508.0 kg/hm2;在2015年睢寧縣慶安鎮楊圩村機插稻示范方,經江蘇省種子站實產驗收,平均單產為10 878.0 kg/hm2。
2.1 生育期 徐稻8號屬中熟中粳型常規水稻品種,全生育期156.5 d,與對照徐稻3號相當。
2.2 農藝性狀 徐稻8號株高103.1 cm,地上部伸長節間6個,主莖總葉片數平均17張,葉色深綠,劍葉與莖稈夾角8.6°,半葉下禾,分蘗力較強,有效穗數360萬/hm2左右,株型緊湊適中,生長整齊清秀,熟相好;穗長16.4 cm,穗粒數137.1粒,著粒密度8.9粒/cm,一次枝梗10.9個,二次枝梗17.6個,結實率88.3%,千粒重25.2 g,落粒性低;谷粒橢圓形,穎殼黃色,穎尖無色、芒少,穎殼茸毛較短。
2.3 抗病性 國家區域試驗抗性鑒定結果表明,徐稻8號稻瘟病綜合抗性指數為3.1,穗頸瘟損失率最高級3級,條紋葉枯病最高發病率6.01%,中抗稻瘟病,抗條紋葉枯病。多年田間示范種植表現抗紋枯病,無稻曲病,二化螟蟲害輕。
2.4 米質 該品種口感、食味均佳,2015年獲全國優良食味粳稻品評一等獎。2007年經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品質分析:整精米率65.4%,堊白米率33.3%,堊白度2.4%,直鏈淀粉含量16.0%,膠稠度82.5 mm。
徐稻8號屬大穗型品種,適宜采取“力爭足穗,主攻大穗,提高結實率,增加千粒重”的高產栽培策略,應在前期壯秧的基礎上,促早發,奠定足穗基礎;中期控上促下,穩苗健株,促進強根壯稈,孕育大穗形成;后期促保兼顧,水氣協調,養根保葉,提高結實率和千粒重。
3.1 適期播種,培育壯秧 在河南沿黃、山東南部、江蘇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區作麥茬稻種植,適宜播種期為5月中上旬,播種前用藥劑浸種,濕潤育秧凈秧田播種量300~375 kg/hm2,旱育秧凈秧田播種量450~525 kg/hm2,大田用種量45~60 kg/hm2,秧齡30~35 d,一葉一心時揭膜煉苗,早施斷奶肥,巧施送嫁肥,移栽前3~5 d打好“送嫁藥”,培育帶蘗2~3個的壯秧。
3.2 適時移栽,合理密植 徐稻8號適宜在6月中旬前后移栽。合理的行株距能夠改善群體內部通風透光的田間小氣候,減輕病蟲害的發生,有利于高產群體結構的形成。一般行株距25.0 cm×13.3 cm,中高肥條件下栽插30.0萬~33.0萬穴/hm2,插2~3株/穴,基本苗105萬~120萬個/hm2,做到淺插、勻插,促進早發。
3.3 科學肥料運籌 多年試驗、示范和生產實踐表明,該品種熟期適中,分蘗力較強,莖稈粗壯,耐肥抗倒,穗大粒多,肥料運籌上要求“前重、中控、后補”。對于產量為9 750~10 500 kg/hm2的稻谷,總施氮量為270~300 kg/hm2,肥料運籌策略:①重施基肥,以有機肥為主,搭配磷鉀肥。在秸稈還田的基礎上,可施用豬廄肥有機肥4 500~6 000 kg/hm2,如果基肥施化肥,應在耕地前先施磷酸二銨150 kg/hm2,栽前施尿素150 kg/hm2、氯化鉀90 kg/hm2。為防止肥料流失,整地要求薄水,不得大水漫灌。②重施分蘗肥,在栽插后3~5 d,施尿素150 kg/hm2;過5~7 d,施尿素90 kg/hm2(或碳銨300 kg/hm2)。③早施穗肥,查葉齡定施肥時間,在葉齡余數3.5~3.0葉時施促花肥,施尿素90 kg/hm2、磷酸二銨75 kg/hm2、氯化鉀60 kg/hm2;在葉齡余數2.0~1.5葉時施保花肥,施尿素90 kg/hm2左右。
3.4 合理水漿管理 水漿管理上宜采用薄水插秧,水層深度1~2 cm;寸水活棵,薄水分蘗,促秧苗盡早扎根、返青、活棵,嚴禁大水漫灌。活棵后淺水勤灌,灌水深度以3 cm為宜,待其自然落干,再上新水,如此反復,達到以水調肥,以水調氣,以氣促根,促分蘗早發快發。 栽后莖蘗數300萬/hm2左右,要進行第1次排水輕擱田,達到田邊裂小縫的標準。復水后讓其自然落干,進行第2次擱田,要達到田間陷腳不超過2 cm的標準。復水后當田間總莖蘗數達到預期成穗數的1.1倍時采取重擱田,達到“群體葉色自然退淡,葉片上舉,地面有小裂縫,白根鋪滿地”的要求。孕穗期至抽穗揚花期應建立淺水層,葉齡余數3.5~2.5葉時復水,以保穎花分化和抽穗揚花。灌漿結實期間歇灌溉,干干濕濕,以利養根保葉,活熟到老,收割前5~7 d斷水。
3.5 及時防治病蟲害 全生育期密切注意病蟲害測報,秧田做好稻薊馬、蚜蟲、稻飛虱等的防治;本田期重點抓好二化螟、大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以及紋枯病、條紋葉枯病和黑條矮縮病的防治工作;抽穗前后注意防治穗頸瘟。在抽穗期可藥肥混噴,提高結實率和千粒重,確保水稻生長正常奪高產[1-2]。
徐稻8號適宜在河南沿黃、山東南部、江蘇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區種植。參考文獻
[1] 劉延剛,許立春,李相奎,等.中粳稻臨稻15號的特征特性與超高產栽培技術 [J].江蘇農業科學,2009(1):90-92.
[2] 張大友,王玉龍,徐殿云,等.水稻新品種揚育粳2號特征特性與栽培技術[J]. 江蘇農業科學,2012(4):109-110.
Features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 Points for Middle-japonica Rice Xudao 8
QI Qiang, GAO Jin-xi, WANG Jian-kang, DING Cheng-wei*et al
(Xuzhou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Xuhuai Region, Xuzhou, Jiangsu 221131)
Xudao 8 is a new variety of middle-japonica rice developed by Xuzhou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Xuhuai Region, approved by the National Crop Variety Approval Committee in 2014. The variety has characteristics of good productivity, high quality, strong disease resistance, which is suitable for cultivating along the Yellow River in Henan, southern Shandong Province, Jiangsu Huaibei, along the Huaihe River in Anhui Provice and Huaibei. The yield performance, features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Xudao 8 were introduced, in order to further popularize the variety.
Middle-japonica rice; Features; Cultivation technique points
江蘇省科技支撐計劃項目(BE2014314);江蘇省創新基金項目[CX(15)1054];中央財政資金項目[TG(15)085];江蘇省現代農業項目(BE2015312)。
戚強(1968- ),男,江蘇沛縣人,助理研究員,從事農作物科技推廣服務工作。*通訊作者,研究員,碩士,從事水稻育種研究。
2016-09-26
S 511.2+2
A
0517-6611(2016)33-00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