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鮮進行第五次核試驗或為朝鮮迄今最大規模試驗
【本刊2016年9月綜合報道】 朝鮮政府2016年9月9日宣布當天成功進行了核試驗,這是朝鮮自2006年以來的第五次核試驗。國際社會紛紛對此加以譴責,認為朝鮮此舉違反聯合國安理會相關決議,不利于地區穩定與安全。有關方面估計,這次核試驗是朝鮮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核試驗。
朝鮮中央電視臺2016年9月9日宣布,朝鮮當天成功進行了核試驗。朝中社稱,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核武器研究所當天發表以下聲明。
朝鮮核武器研究所科學家、技術工作者根據朝鮮勞動黨的戰略核武力建設構想,在北部核試驗場進行了旨在鑒定新研制的核彈頭威力的核爆炸試驗。
就核彈頭爆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向北部核試驗場的核科學家和技術工作者表示熱烈的祝賀。
這次核試驗最終檢查和確認能夠在朝鮮人民軍戰略軍火星炮兵部隊已裝備的戰略導彈火箭搭載的標準化、規格化核彈頭的構造和動作特點、性能和威力。
據試驗分析結果確證,爆炸威力和核物質利用系數等測定值與計算值一致,此次試驗完全沒有泄漏放射性物質,對周邊生態環境未產生任何負面影響。
由于實現了核彈頭的標準化和規格化,朝鮮將完全掌握多種易裂變材料的生產及其應用技術,任意按需制造小型化輕量化多種化的、打擊力更大的各種核彈頭,朝鮮的核武器兵器化完全達到了更高的水平。
美國等敵對勢力頑固否認朝鮮作為堂堂核國家的戰略地位,毒辣地指責朝鮮的自衛權行使。此次核彈頭爆炸試驗是針對他們的威脅和制裁活動采取的實質性應對措施的一部分,顯示了朝鮮黨和人民的這樣一個超強硬意志:朝鮮已做好迎頭抗擊來犯之敵的準備。
朝鮮將繼續從質、量兩方面,加強在美國變本加厲的核戰爭威脅中捍衛自己的尊嚴和生存權、維護真正和平的國家核武力。
2016年9月9日,多國檢測到朝鮮因為核試驗發生的5.3級地震。韓國方面測到豐溪里區域發生地震,震源深度為2千米。美國地質勘探局記錄到,震中位于豐溪里核試驗場以外20千米的居民點附近。俄羅斯薩哈林州地震臺測到,朝鮮發生4.8級地震,震源深度為12千米。歐洲地中海地震中心測到朝鮮發生5.0級地震。中國地震臺網中心也于北京時間上午8時30分測到朝鮮發生5.0級地震,震源深度為0千米。
在最開始,除了美國地質勘探局外,檢測到此次地震的國際機構普遍推測朝鮮進行了核試驗。中國地震臺網中心消息指出,地震原因據推測可能是爆炸。韓國國防部專家不排除地震可能是人為所致以及朝鮮可能再次進行了核試驗。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國際研究所專家杰弗里·劉易斯推測,朝鮮可能進行了爆炸當量為2萬~3萬噸TNT當量的核試驗。據韓國軍方消息,這次核試驗的爆炸當量或達到1萬噸TNT當量,而2016年1月試驗的爆炸當量僅為6000噸TNT當量,幾乎翻倍。韓國專家強調,若得到確認,這次核爆將成為朝鮮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核試驗。
日韓兩國政府第一時間確認朝鮮進行了核試驗。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基于過去的經驗,朝鮮可能進行了核試驗。”韓國總統樸槿惠表示,朝鮮進行了核武器試驗。
韓國政府在朝鮮核試驗當天發表聲明說,韓國政府再次敦促朝鮮立即以“可驗證的、不可逆的方式”停止一切核武器和導彈開發。
正在日內瓦就敘利亞問題會談的美國國務卿克里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9月9日對媒體說,對朝鮮不顧國際社會普遍反對再次進行核試驗表示關切。克里說,美國正在對局勢進行密切監測,搜集有關細節,總統奧巴馬將就此發表談話,同時希望聯合國盡快就這一問題展開磋商。拉夫羅夫表示,聯合國安理會有關決議必須得到落實,國際社會必須在這一點上向朝鮮發出強烈信號。
俄外交部在其網站上發表聲明說,朝鮮再次進行核試驗是公然無視國際法準則和國際輿論的行為,嚴重威脅朝鮮半島乃至亞太地區的和平與安全,對朝鮮自身也將帶來不利影響。俄外交部呼吁相關各方保持克制,避免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
俄羅斯國家杜馬副主席、國際事務委員會副主席羅曼諾維奇說,朝鮮核問題應采取政治外交途徑解決,讓朝鮮盡早回到談判桌前。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發表聲明說,朝鮮進行核試驗明顯違反聯合國安理會決議,日本予以嚴正抗議和強烈譴責。聲明要求朝鮮立即徹底履行安理會相關決議,采取具體行動綜合性解決核武器和導彈等諸多問題。
法國總統府發表公報說,法國強烈譴責朝鮮進行新的核試驗,呼吁聯合國安理會就此作出反應。國際社會應團結起來應對這一新的挑釁行為。
英國外交大臣鮑里斯·約翰遜說,朝鮮此舉是對聯合國安理會決議的公然違背,是對地區和平穩定的威脅。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9月9日表示,中方強烈敦促有關各方著眼大局,謹言慎行,避免進一步相互刺激,共同為推動半島無核化進程、實現半島和平穩定做出真正的努力。
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總干事天野之彌表示,朝鮮核試驗是一個讓人深感不安且令人遺憾的行為。他敦促朝鮮全面履行聯合國安理會及國際原子能機構相關決議,表示國際原子能機構將持續關注此問題進展,且做好準備重啟對朝鮮的核查活動。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發表聲明,稱朝鮮持續不斷的挑釁行為違反了聯合國安理會決議,有損地區和國際安全。北約成員國領導人曾多次呼吁朝鮮放棄現有的核及彈道導彈活動,并重新參與國際談判。他再次呼吁朝鮮完全遵守國際義務和承諾,克制任何增加地區緊張局勢的行動。
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莫蓋里尼發表聲明說,朝鮮核試驗再次違反了聯合國安理會多項決議要求的不制造或試驗核武器的國際義務,對地區造成了嚴重的安全威脅。朝鮮必須遵守國際義務,以全面、可核查、不會反復的態度,放棄所有核武器和現有核計劃。她呼吁朝鮮重新和國際社會進行接觸,尤其是在六方會談框架下進行對話,從而停止“非法、極端危險的做法”。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和第70屆聯大主席呂克托夫特9月9日分別譴責朝鮮再次進行核試驗,敦促朝鮮停止核計劃。潘基文當天就此會見駐聯合國總部媒體時說,朝鮮進行核試驗嚴重違反了安理會相關決議,危及地區和平與安全。他呼吁朝鮮順應國際社會一致要求,逆轉方向,致力于走無核化道路。呂克托夫特發表聲明,對朝鮮進行核試驗表示震驚并予以最強烈的譴責。他說,這一“不負責任、無法令人接受”的行為給國際和平與安全帶來嚴重威脅,明顯違反了安理會相關決議。他呼吁朝鮮放棄核武器和導彈計劃,履行其國際義務。
聯合國安理會9月9日發表媒體聲明,強烈譴責朝鮮再次進行核試驗,指出此舉違反了安理會相關決議。聲明說,鑒于安理會此前承諾及此次核試驗違反決議的嚴重性,安理會將依據《聯合國憲章》立即著手對此事采取適當措施,并準備起草一項新決議。
專家認為,朝鮮選擇在9月9日國慶日進行核試驗,具有多重考量。此次核試驗,對內有獻禮國慶、凝聚民心之意,對外則是朝鮮面對美日韓全面施壓作出的“強烈反制”。
此外,鑒于奧巴馬政府即將任滿,美國國內忙于大選,朝鮮選在此時進行核試驗,也不排除朝鮮判斷美國不大可能在此時對其采取強硬措施。
至于朝鮮核試驗對地區局勢的影響,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朝鮮半島問題專家高浩榮指出,朝鮮選在此時進行核試驗,將為美國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提供借口,這不符合地區利益,也最終無益于朝鮮自身安全。
朝鮮不顧國際社會反對和制裁進行核試驗,并聲稱計劃在2016年“多階段發展核武力”,只會加劇朝鮮半島南北雙方緊張對立,強化美韓日同盟,進一步加劇東北亞地區的緊張局勢。
朝鮮第五次核試驗與朝鮮半島無核化目標背道而馳,嚴重違反聯合國安理會決議,為朝核問題的解決增加了新的障礙。
“從目前披露的消息與數據看,朝鮮此次核試驗的主要目標應該是實現核武器的小型化。”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教授、朝鮮半島問題專家張璉瑰9月9日對澎湃新聞表示,“相比于2016年初朝鮮進行的第四次核試驗,更應關注此次試驗與第三次核試驗的關聯。”
2015年12月10日,金正恩首次宣布朝鮮是“氫彈國家”。2016年1月6日,朝鮮進行了第四次核試驗。朝鮮媒體稱,朝鮮成功完成了首次氫彈試驗,外界普遍認為其試驗目標應是驗證和推進與氫彈相關的技術。
“與本次(9月9日)核試驗緊密相關的是第三次核試驗。”張璉瑰表示,“因為朝鮮明確宣布那次試驗是小型輕量的原子彈。”
2013年2月12日,即中國農歷大年初三,朝鮮進行了第三次核試驗,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報告稱檢測到規模4.9級的地震。當時,韓國國防部推測核試驗的爆炸當量為6000~7000噸TNT當量。不過有學者指出即使是4.9級的地震,核試驗也應相當于2萬噸TNT當量。
“技術上來看,朝鮮目前應該還沒有完全實現原子彈小型化。三次核試驗取得的數據不夠用。但是下一次就有可能了。”軍事分析人士千里巖2016年1月6日在朝鮮第四次核試驗后告訴澎湃新聞。
小型化是核武器實戰化的前提。千里巖表示,要想將核彈頭安裝到導彈上,實現武器化,至少應將其重量控制在1噸內,而理想的狀況是控制在500千克內,最大直徑半米左右。
除了便于投擲并提高核武器的技戰術性能以外,小型化的原子彈還可以作為氫彈的起爆裝置。換言之,就是為研制氫彈奠定基礎。
朝鮮中央電視臺9月9日報道稱,此次核試驗最終檢驗并確認了標準化、規格化核彈頭的結構、機理、特點、性能和威力,以便裝載到朝鮮人民軍的戰略彈道導彈上。
“根據對朝鮮核計劃的總體觀察,我認為此次試驗表明朝鮮應該在核武器小型化上取得了重要突破,其成功率應該在70%以上。”張璉瑰表示。
據統計,自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執政以來,朝鮮已經進行三次核試驗。而僅在2016年,朝鮮就已進行14次導彈試射,發射共計22枚彈道導彈,其數量已高于金正日執政18年總計發射的彈道導彈數量。
“如果此次核試驗得到證實,那么這表明朝鮮擁核的決心已是十分清晰了。”中國國際戰略研究基金會學術委員會主任張沱生說,“中國過去認為,朝鮮是在擁核保安全和棄核換安全之間搖擺,但目前看來,朝鮮擁核的決心已不可逆轉。”
2012年5月13日,朝鮮在其第十二屆第五次最高人民會議上通過了憲法修正案,首次提及朝鮮是“核擁有國”,被外界稱為“擁核憲法”。
2016年5月召開的朝鮮勞動黨七大上,金正恩表示作為“負責任的擁核國”,只要敵對勢力不使用核武器侵害朝鮮主權,朝鮮就不會首先使用核武器。朝鮮將在國際社會面前誠實履行防止核擴散義務,為實現世界無核化而努力。
“這完全是以‘有核國家’的身份自居才能說出的話。”張沱生表示,“這些活動及擺臺說明,朝鮮正在為成為‘事實上的核國家’做最后的沖刺。”
目前,國際社會公認的核武器國家只有五個,即中國、美國、俄羅斯、法國和英國。核武器國家的地位由《不擴散核武器條約》(NPT)規定,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承認,具備合法性。該條約第九條第三款規定:“本條約所稱有核武器國家系指在一九六七年一月一日前制造并爆炸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裝置的國家。”
除五個核武器國家外,印度和巴基斯坦均成功進行了核試驗,并具備可用于實戰的核打擊能力。此外,以色列雖未公開聲明擁有核武器,卻被普遍認為擁有核武器。這三個國家沒有簽署《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雖然擁核卻不具備國際合法性,堪稱“事實上的核國家”。
朝鮮此前雖已成功進行多次核試驗,但由于在核彈小型化、彈道導彈等技術領域還存在重要缺陷,因此并不具備進行核打擊的能力,還不能稱為“事實核國家”。
“一旦朝鮮成功實現核彈小型化并進行實戰部署,那將給東北亞安全格局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張沱生強調,“朝鮮若在國際社會重壓下成為‘事實核國家’,將極大地破壞‘核不擴散機制’,可以說,它正把地區安全帶向最危險的境地。”
2016年9月9日的核試驗是朝鮮自2006年以來的第五次核試驗。此前幾次核試驗情況如下。
2006年10月9日,朝中社報道稱,朝鮮成功進行了一次地下核試驗。韓國情報部門稱核試驗的地點在朝鮮東北部的咸鏡北道地區。同年10月14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1718號決議,對朝鮮核試驗表示譴責。
2009年5月25日,朝中社發表新聞公報說,朝鮮再次“成功地進行了地下核試驗”。同年6月12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1874號決議,對朝鮮的核試驗表示“最強烈的譴責”,并要求朝鮮今后不再進行核試驗或使用彈道導彈技術進行任何發射。
2013年2月12日,朝中社報道說,朝鮮在北部地下核試驗場成功進行了第三次核試驗。韓國國防部估計爆炸當量為6000~7000噸TNT當量。聯合國安理會發表聲明,強烈譴責朝鮮進行第三次核試驗,稱朝方此舉嚴重違反了安理會相關決議。同年3月7日,安理會一致通過第2094號決議,要求朝鮮不再進行核試驗,放棄核武器計劃,并重返《不擴散核武器條約》。
2016年1月6日,朝中社報道說,朝鮮政府當天發表聲明,宣布成功進行首次氫彈試驗。聯合國安理會當天發表聲明,強烈譴責朝鮮進行核試驗,表示將就此事采取進一步措施。3月2日,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涉朝問題第2270號決議,譴責朝鮮進行核試驗和使用彈道導彈技術發射衛星,決定實施一系列制裁措施遏制朝鮮的核武器和導彈開發計劃,并呼吁恢復六方會談。
據外媒2016年9月12日報道,韓國國防部發言人文尚均當日表示,韓美情報機構認為朝鮮已做好在豐溪里核試驗場隨時進行新一輪核試驗的準備,朝鮮可在第2條坑道內分支坑道或第3條坑道進行核試驗。韓美情報機構正在密切關注相關動向。
報道說,豐溪里核試驗場目前共有3條坑道,而朝鮮尚未在第3條坑道進行核試驗。朝鮮第一次核試驗在第1條坑道進行,第二次、第三次和第四次核試驗均在第2條坑道進行,第五次核試驗在距離第四次核試驗場地400~500米處進行。
朝鮮核武器研究所在朝鮮進行第五次核試驗后發表聲明稱,將繼續從質和量兩方面發展核力量。韓美兩方認為,這預示著朝鮮將在2016年底前再次進行核試驗。
(信息來源:新華網、澎湃新聞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