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小平 李劍鋒 羅軍平
(國網江西省電力公司吉安供電分公司 江西吉安 343000)
試析輸電線路基礎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
鄒小平 李劍鋒 羅軍平
(國網江西省電力公司吉安供電分公司 江西吉安 343000)
對于輸電線路的施工建設而言,受到地基下沉、基礎積水、基礎混凝土斷裂等因素的影響而導致的安全事故較為常見,對于電力系統的安全可靠運行和用戶用電造成了不利的影響,因基礎質量問題而導致的事故具有處理難度大、處理時間長等特點,對于社會經濟的發展造成了較大的損失,因此要對其基礎施工質量問題予以高度的重視。基于此,本文圍繞輸電線路基礎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問題進行了探究。
輸電線路;基礎;施工技術;質量控制
在輸電線路桿塔地下的部分是輸電線路的基礎,其主要的作用是承受輸電線路桿塔的全部負荷,同時將這些荷重有效的傳遞到周圍的地基之上,最終實現輸電線路桿塔長久穩固的目的。對于輸電線路基礎施工而言,其是送電線路的“三大工序”之一,屬于一種隱蔽工程,其基礎的施工質量對于輸電線路的整體運行會產生直接的影響,一旦出現問題,不僅處理難度較大,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而且還對用戶用電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要采取合理的施工技術和質量控制來切實提高輸電線路基礎的施工質量。
掏挖基礎主要包括了全掏挖式、半掏式和斜插式三種基本形式,在黏土、硬塑、碎石以及不同風化程度的巖石且地下水位低于混凝土基礎底面高程等條件中實現了廣泛的應用。掏挖基礎在施工的過程中會受到土質條件的影響,對澆灌后的混凝土無法實現外觀檢查和缺陷修補,因此要采取以下施工技術和質量控制方法:
(1)一方面可以使用0.5~4cm的連續級配料,另一方面也可以使用85%的2~4cm石子+15%的0.5~1cm石子實現混合。為了避免地面處基礎的土壁經碰撞發生脫落,可以利用0.5cm塑料布對其進行襯墊。
(2)在保證基礎擴大頭位置處的混凝土能夠實現搗固密實的基礎之上,對于混凝土的坍落度應選用大一級的,并且在保持水灰比不變的前提下,可以適當的調整砂率或者是加大水泥漿量。當對混凝土澆灌飽滿且完成振搗之后,需要對其周邊的環境條件加以注意,當存在氣體的時候,應在空隙中添加砂漿。
(3)掏挖基礎的質量控制關鍵環節體現在混凝土的振搗施工當中,為了保證混凝土的強度和密實性,要采取插入式振搗器振搗的方法。對于混凝土的攪拌施工而言,應堅持“機械為主,人工為輔”的原則,在人工攪拌的過程中,為了保證攪拌的均勻,應該采取“三干四濕”的攪拌方法。
“大開挖”基礎主要包括了階梯基礎、板式基礎、斜插基礎等,在施工中需要采用模板澆制成型基礎,然后將其埋置于基坑內進行回填和夯實。對“大開挖”基礎進行施工的時候應對以下幾方面加以注意:
(1)當混凝土澆制到達階梯過渡結合的位置處時,要利用混凝土將上層模板外側底部四周和下層階梯之間的空隙實現堆壘,繼續向上層階梯當中澆灌混凝土,當澆灌的高度到達一定水平之后,對其進行搗固作業,當混凝土堆壘起來的模板周圍有水冒出的時候停止震動。
(2)對于緩凝土的澆灌立柱而言,因其不能直接向內角當中進行推料,應使用方鍬向外角進行下料,從而保證立柱內外角混凝土漿石的均勻。另外,在對斜插基礎主柱進行澆制搗固施工的時候,要充分借助機械設備,利用搗固釬對四個面處的混凝土實現搗固。
(3)通常情況下,“大開挖”基礎所在的地形條件都較好,在利用挖掘機對基坑進行開挖和回填成型之后,為了防止因基礎下沉而造成的質量問題,需要將基坑中的松土層進行必要的清理;另外,在對基礎進行回填施工的時候,為了避免基礎出現移位和傾斜的問題,需要對其根開尺寸和高差進行嚴密的檢查。
巖石基礎主要包括了嵌固式基礎和掏挖式基礎兩種類型,在覆蓋層較淺或無覆蓋層的強風化巖石地基條件當中實現了廣泛的應用,具有較強的抗拔承載能力。對于巖石基礎而言,通常是建設在風化現象較為嚴重的巖石地帶當中,對于基坑如果采用人工開挖和松動爆破的施工方法,將會使得基坑的成型尺寸偏大,進而導致混凝土量超灌,造成了材料和人工的嚴重浪費問題。因此,在對巖石基礎進行開挖施工的時候,為了保證施工質量,需要施工人員在每下挖1m的時候對其進行中心吊中;在進行松動爆破施工的時候,要對藥量進行嚴格的控制,同時還要保證基坑周圍巖石的完整性。
輸電線路的樁基礎主要包括了灌注樁基礎和人工挖孔樁基礎兩種類型,其中灌注樁基礎施工應加以重視,采取以下施工技術對質量實現有效的控制:
(1)當出現鉆孔跑偏問題的時候,應對其偏斜位置和程度予以明確,可以在偏斜的位置處吊鉆頭實現下反復的掃孔;當偏斜程度較為嚴重的情況下,需要在孔內回填砂礫或黏土混石,待沉密實后重新鉆孔。
(2)為了防止出現漿口堵塞和糊鉆的問題,在鉆進軟塑黏土層的時候,應對進尺速度進行嚴格的控制;由于塑性土層遇水會發生膨脹,為了避免造成縮孔卡鉆的問題,應采用上下反復孔的處理技術。
(3)引起孔壁坍落的因素有多種,灌注樁成孔速度的確定應根據實際的地質條件,對于地下水位的變化情況也要予以注意,可以采取升高護筒、增大水頭或用虹吸管等連接技術;在對鋼筋籠進行綁扎吊裝的過程當中,要與孔中心實現對準;當孔口發生坍塌問題的時候,在對其具體位置實現探明的基礎之上,將砂和黏土混合物填至坍孔位置上1~2m的高度,然后在進行鉆進施工。
綜上所述,與普通工程相比較而言,輸電線路基礎施工與之存在較大的差異,其表現出影響因素多、質量隱蔽性強和質量波動大等實際特點。對于輸電線路基礎的形式而言,其中較為常見的包括了階梯基礎、板式基礎、斜插基礎、掏挖基礎、巖石基礎和樁基礎等,且不同的基礎形式都具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和技術要求,因此在對輸電線路基礎進行施工的過程當中,應該針對不同的基礎形式制定出與之相適合的施工技術和質量控制方案,從而切實提高輸電線路基礎的建設質量,促進電力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1]譚剛.特高壓輸電線路基礎多地腳螺栓安裝精度控制探究[J].貴州電力技術,2016,01:46~48.
[2]魯先龍,乾增珍.輸電線路基礎工程中的環境巖土問題及設計對策[J].武漢大學學報(工學版),2009,S1:253~256.
[3]熊新徽.輸電線路基礎施工中軟弱地基的技術處理[J].黑龍江科學,2013,12:68.
TM752
A
1004-7344(2016)23-0074-01
2016-8-3
鄒小平(1986-),男,助理工程師,本科,主要從事輸電線路運維、施工工作。
李劍鋒(1974-),男,技師,專科,主要從事輸電線路運維、檢修工作。
羅軍平(1975-),男,高級技師,專科,主要從事輸電運維、檢修、配電運維檢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