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林華
(國網安徽省電力公司望江縣供電公司 安徽望江 246200)
試論工程項目管理理論在配網電力工程中的應用
吳林華
(國網安徽省電力公司望江縣供電公司 安徽望江 246200)
在當今社會,電力已經成為了人們生產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能源,必須保障電網運行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不斷提高電力供應能力。由于配網電力工程本身具有一定的復雜性,為了進一步提高配網電力工程的建設質量和效率,可以積極應用現代工程項目管理理論。本文對工程項目管理理論進行了簡要的介紹,并探討了其在配網電力工程中的具體應用。
配網電力工程;工程項目管理理論;應用
工程項目管理理論是一種現代化的工程管理理論,其能夠對電力工程的施工質量進行有效的提高,保障供電的持續性和穩定性,滿足社會發展過程中的電力需要。無論是配網電力工程的在施工之前還是在施工過程中,都可以積極應用工程項目管理理論,提高我國配網電力工程的施工管理水平。
項目管理是一個綜合管理的過程,為了達到項目管理的目標,必須積極應用不同的技術,手段、技能和知識,對各種有用的資源進行綜合利用。自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出現現代工程項目管理理論以來,在很多工程建筑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積累了一定的應用經驗??梢哉f工程項目管理理論是一種相對成熟的管理理念,在配網電力工程中應用該理論有利于促進整個行業的規范性,降低工程項目建設成本,提高工程項目管理的質量,保障項目的建設質量[1]。
2.1 在施工前應用工程項目管理理論
在正式啟動配網電力工程項目之前,可以授權項目管理團隊組織工程建設雙方明確責權、簽訂合同,做好施工設備、施工材料、施工設計圖紙等方面的準備工作。在電力工程建設的規劃階段,可以應用工程項目管理理論來對該項目進行可行性研究,確定項目建設范圍,對項目階段進行劃分,并對每個階段進行可行性研究。在正式施工之前,還可以用工程項目管理理論來對電力工程進度進行合理的規劃,對于工程施工中的進度控制,可以使用網絡圖和甘特圖,對于施工企業管理者可以使用里程碑圖表。
2.2 在施工過程中應用工程項目管理理論
2.2.1 發揮項目團隊的作用
在施工過程中,首先應該將項目團隊組建起來。應該選擇具有一定的問題解決能力、管理能力、創新能力和溝通能力的人員擔任項目經理,項目經理為中心組建項目團隊,開展各項團隊建設活動??茖W的團隊建設活動能夠創造無形資產,例如可以通過表彰會、團隊會議、非正式會議、開工會議等活動來獎勵對配網電力工程建設做出貢獻的員工。值得注意的是,配網電力工程項目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在項目管理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沖突和問題,例如關于管理程序、成本績效、資源分配和進度計劃方面的各種問題。項目團隊可以運用面對、妥協、調和、撤退、強制等不同的方式來解決沖突和矛盾,盡量通過雙方協商的方式來解決問題[2]。
2.2.2 對施工進度和成本進行監控
在配網電力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可以應用掙值管理來對項目的進度和成本進行有效的管理,圍繞項目成本對項目進度進行測算,從而對項目的實際成本、計劃成本、價值轉移過程之間的關系進行考察,對項目的進展進行科學的預測,從而對項目進行科學的進度管理。應用當前已經比較成熟的EVM技術能夠有效的監控配網電力工程的施工進度和成本。
2.2.3 對施工質量進行管理
電網電力工程的施工質量直接關系到電網供電的持續性和穩定性,要對工程質量問題進行解決就定義是否構成質量問題,要以技術上的標準和參數為依據來定義質量問題,并對質量問題進行過程性評估。通過工程項目管理理論,能夠對質量問題進行定義,同時判斷質量問題的解決方式是否合理,積累配網電力工程的相關施工經驗。
2.2.4 構建項目管理考核機制
要解決傳統的電力工程項目多頭管理造成的管理缺乏系統性、散漫、復雜的問題,可以積極應用工程項目管理理論,構建科學的績效管理考核機制,主要包括對工作人員的考核和對工程的考核兩個部分。①要對考核機構進行明確,組成績效考核部門,并對考核機構進行明確,避免交叉考核、矛盾性考核和重復性考核。②要建立統一的績效標準,以項目團隊績效考核的標準和尺度為基準,對該基準進行進一步的細分,提高基本的指向性,保障績效考核標準的合理性。常見的基準包括合同基準、成本基準、安全基準、進度基準、質量基準、范圍基準等,以適應配網電力工程施工中的各種不同情況。③要通過績效考核報告的形式,展示配網電力工程的項目計劃和工作成果。
工程項目管理理論是一種相對成熟的項目管理理論,在配網電力工程中應用工程項目管理理論能夠對配網電力工程的責權利進行清晰的劃分,使工程項目管理更加規范和系統,保障施工進度和施工質量,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的電力服務,同時也提高我國電力工程項目的整體管理水平。
[1]王志偉.10kV配網電力工程的施工質量管理[J].企業技術開發,2014(35).
[2]周建文,單永體.大型工程項目管理理論方法研究[J].山西建筑,2012(20).
TM73
A
1004-7344(2016)23-0071-01
2016-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