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易謀 王詩平
(宜賓職業技術學院 644000)
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的現狀分析及治理對策
鐘易謀 王詩平
(宜賓職業技術學院 644000)
伴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的迅速發展,“新農村建設,村村通工程”的實施,鄉村道路的大量建設,汽車下鄉政策的扶持,農村交通環境正在逐步改善。由此,帶來了機動車以及交通參與者數量的持續上升,導致了農村交通事故頻頻發生且成上升趨勢。認清農村當前嚴峻的交通安全形勢,建立科學系統的農村道路交通管理模式,強化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安全現狀;治理對策
1.1 道路交通安全隱患重重
道路是交通運輸的基本建設,是影響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我國公路總量正在繼續增長,全國公路總里程達到193.05萬km。全國公路總里程中,縣級道路494276km、鄉(鎮)級道路981430km、專用道路88380km,分別占公路總里程的25.6%、50.8%和4.6%。可以看出,簡易鋪裝甚至未鋪裝的縣級和鄉級道路占了我國公路的主要部分。我國國土遼闊,廣大農村地形復雜,地質結構不一。農村道路受地形地質影響很大,普遍存在路窄、彎急、坡陡、曲折、起伏大、路形復雜、路基不穩等問題。[1]
1.2 機動車技術狀況不良
在我國,農村道路上行駛的機動車大多數從事客運和貨運。這類車輛多以價格低廉的經濟型車輛和低速載貨汽車以及摩托車、三輪車為主。由于道路狀況差,原本質量就不高的車輛在行駛中磨損嚴重。有關檢測數據表明,大多數車輛都存在著技術狀況不良的問題。
1.3 法制觀念和安全意識淡薄
農村道路的建設讓交通運輸繁榮起來,很多投機取巧者缺乏法律和交通安全常識。他們看到了農村運輸業不發達這一廣大的市場前景,便開始了經營所謂的交通運輸行業。這類經營者多以個體為單位,相當一部分人員沒有經過正規的駕駛培訓,不懂機動車駕駛基本知識。有的即使有了駕駛執照,但交通安全意識十分淡薄,交通違法、違章現象十分突出。
1.4 交通監管不力,安全宣傳不夠
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基層基礎工作相對薄弱,安全管理工作科技含量低。交通安全管理涉及的部門較多,工作責任分散,對車輛的檢驗,道路的維護,黑車的打擊,交通事故的處理等方面分屬不同的部門。各部門之間又缺乏統一的交通安全指導目標,管理模式和管理機制嚴重滯后。各環節之間的不協調也增加了道路潛在的安全隱患。交通監管失管、失控面仍然很大。再就是全國縣級交通警力嚴重不足。根據國家交通部門調查顯示,一個縣交警大隊平均10人要負責100多公里的國道、省道,數百公里的縣鄉道路以及數以萬計的機動車輛管理。如此大的工作量使農村道路管理存在很大的盲區。[3]
要改善當前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現狀,消除隱患,杜絕違章、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創造更加安全暢通的道路交通環境。筆者認為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治理:
2.1 改造交通設施,改善通行條件
各級財政部門尤其是地方財政部門應該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加大對縣鄉農村道路建設投入的力度。根據公路規程技術標準以及公路交通安全設施有關規范,在相關職能部門的指導下,對現有路況較差的鄉村道路,加大整改力度;對危險路段和事故多發點段以及急彎道、陡坡、臨崖和臨河地段優先考慮整改,進行坡道降坡、彎道改直、安裝隔離墩或者防撞墻、防護欄。
2.2 加強車輛檢測,加大交管力度
農村機動車輛技術條件簡陋,駕駛這些不符合安全規范的機動車是造成交通事故頻發的重要原因。交通管理部門應該從源頭上入手,對車輛嚴格執行定期維護和檢測制度。將技術含量不符合國家安全標準的車輛要進行按期維修整改,不能維修整改或者已經報廢車輛堅決不準上路。建立并完善車輛管理檔案。認真對所管轄的車輛做好檢查登記工作。在交通管理方面,要嚴格審核農村駕駛員的駕駛資格。
2.3 強化法制教育,深化安全宣傳
預防交通事故的發生,核心問題是要對廣大農民群眾進行法制觀念的教育和安全意識的培養。交警部門要深入基層,配合當地鄉鎮委員會組織駕駛員,特別是從事營運車輛的駕駛員進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和規范駕駛的深入學習,強化駕駛員法制教育和責任意識。
2.4 健全管理機制,完善服務體系
由于我國農村具有地域廣、公路里程長、交通違法分布散的特點,僅僅依靠少量交警管理遠遠不夠。農村道路的安全暢通必須建立統一、規范、長效的管理工作機制。國家和地方立法,結合農村道路的特點,盡快建立健全與農村道路相適應的管理機制和管理模式。[4]同時協調解決好教育部門、宣傳部門、交通管理部門之間的工作任務。良好的交通秩序離不開完善的服務體系。伴隨著“汽車下鄉”,“以舊換新”等國家扶持政策的頒布,農村的機動車數量也成倍增多。交管部門應轉變觀念,由管理轉向服務,由被動服務轉向主動服務。在法律上提供熱情幫助,在服務上勇于創新,使廣大農民群眾在當地能就近快捷的辦理牌照、行駛證、駕駛證等證件;在交通事故發生后及時獲得法律援助等。同時地方政府還要加強對機動車維修服務部、機動車檢測中心和農村保險等配套單位的建設,從源頭上消除交通安全隱患。
綜述:通過對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現狀,農村機動車技術狀況,農民對法律以及安全的意識,農村交通管理和安全宣傳不足四個方面的分析,提出了相應的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四個方面的治理對策。希望通過對交通設施和道路的改造;加強對農村車輛的檢測與管理;強化農民群眾法律常識和安全意識的教育培養;健全農村道路交通管理機制和完善農村交通服務體系,以達到預防和減少農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改善農村交通條件,發展農村交通事業的目的。
[1]過秀成,盛玉剛.公路交通事故黑點分析技術[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9,3.
[2]吳毅洲,史壽山.農村公路交通安全問題的原因與對策[J].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6(4).
[3]張殿業.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評價體系[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1.
[4]歐居尚.當前農村道路交通現狀、管理缺陷及對策[J].四川警官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16(5).
U492.8
A
1004-7344(2016)23-0150-01
2016-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