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中余
(安徽省交通控投集團青陽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
財務報表粉飾行為及其防范
童中余
(安徽省交通控投集團青陽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
在企業管理的過程中,企業要通過財務報表來對自身的財務狀況、整體經營狀況、現金流量狀況和權益變動情況進行綜合反映,并將財會數據信息提供給政府相關部門、投資人員、企業管理人員和潛在投資者。因此必須保障企業財務報表的真實可靠實性,防范財務報表粉飾行為。本文對常見的企業財務報表粉飾行為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防范手段。
防范;粉飾行為;財務報表
一些企業為了解決資金緊缺的問題,獲取更多的貸款資金,會通過粉飾財務報表的行為來獲取信貸信用和商業信用。還有一些企業進行財務報表粉飾主要是為了減輕自身的納稅壓力,獲得最大的經濟利益。一些企業管理人員為了應對企業所有者財務報表進行了考核,也會進行財務報表的粉飾。粉飾財務報表的行為嚴重降低了企業財務報表的真實可靠性,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對這種行為進行嚴格的防范。
1.1 操作現金流
一些企業會通過操作現金流的方式來粉飾財務報表,也就是與某皮包公司進行交易,先將產品高價賣出,然后再低價買回。這種虛擬交易的過程中發生的現金流動會使企業的現金流量增加,獲得表面的經濟效益,但并未獲得實際的經濟利潤[1]。
1.2 對資產評估、政府補貼、準備項目進行利用
為了保障會計信息的客觀性和真實性,應該對無形資產、固定資產、存貨、短期投資、應收賬款等計提進行減值準備。受到市場經濟變化的影響,資本的資產價值很容易發生變化,在準備項目中可能會出現財務報表粉飾的行為。一些企業與政府相關部門建立密切關系,如果企業盈利差、負債過多、流動資金過少,出于私下的利益交易或者地方保護主義的傾向,政府部門會為該企業提供更多的補貼和優惠,改善企業當年的財務報表情況。還有一些企業在進行資產租賃、資產抵押和對外投資時往往與評估機構勾結,進行另外操作,將潛在的虧損評估為減值,例如固定資產損失、毀損存貨或滯銷存貨等,從而虛增利潤、粉飾財務報表。
1.3 關聯交易
在企業的財務行為中關聯交易這種造假手段主要應用于上市公司,也就是通過關聯企業之間的自買自賣來顯示自身優異的經營業績,同時對外隱瞞這種關聯行為。企業可以使用低息或高息的方式來進行資金往來,調節企業的財務費用或者對企業的經濟業務進行虛構,人為地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企業在進行購銷、資產置換和股權等活動時可能會偏離市場標準價格。這種行為可以為企業的籌資活動增加籌碼,提高企業的社會知名度,而且具有一定的隱蔽性。關聯交易的雙方如果同時隱瞞經營信息,審計人員也很難發現這種財務報表粉飾行為。一些上市公司會通過資產轉讓、產租賃等方式來對財務報表進行粉飾,例如向關聯方企業轉讓無形資產的使用權以獲得收入,直接向關聯公司托管或租賃無形資產。例如吉林輕工集團為了達到配股資格線,向關聯企業轉讓土地使用權,獲得5918萬元的收入,其當年的主營業務收入為-4292萬元,這樣一來該年度該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為10.3%,達到了財務報表粉飾的目的。
1.4 有目的的誤用會計變更政策和會計核算方法
當前我國的會計政策和會計核算方法,具有一定的操作靈活性,一些企業利用靈活的政策來進行財務報表粉飾。企業會通過有目的的誤用會計核算政策或者濫用會計核算方法來進行財務報表粉飾,例如對存貨計價核算方法進行改變、對固定資產年限進行延長、對固定資產折舊核算方法進行改變等。
1.5 有目的的對交易事實進行虛構,或者推遲和提前確認
企業為了對財務報表進行審視,往往會采取虛構交易的行為。虛構交易指的是三方或者雙方通過對話協商的方式,將未實質發生的交易虛構出來,并制作相應的憑證。這樣做的目的是將虛假交易編制進企業的財務報表,來粉飾財務報表。如果在編制財務報表的過程中發現企業的總體經營狀況不佳,或者報表的銷售收入過少,那么企業可能會提前確認今后可能會達成的交易,并將其會計事項編制進財務報表之中。這樣一來,今后如果該交易達成了,那么交易雙方就會通過協商的方式來交換資料,然后再將真實的交易記錄編制進去。如果今后沒有達成這筆交易,企業就會找到各種理由來沖掉該交易的紅字。這種做法會造成財務報表之間出現數據重復,從而產生虛增交易的情況。還有一些企業會對交易事實進行推遲確認,例如應付貨款、費用和成本,通過規避貸款和支出,使企業的經營收入降低,然后對財務報表進行粉飾,以獲得投資者的青睞。
企業財務報表粉飾行為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這種行為會導致虛假的會計信息,對企業真實的經營狀況進行掩蓋,對市場正常的經濟秩序進行擾亂,也會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給外部投資者帶來沉重的損失。因此必須采取有效措施來防范企業的財務報表粉飾行為。
2.1 對財務報表的偶然性因素和重點項目進行分析
很多上市公司都會通過一些會計科目來進行財務報表粉飾,投資者應該對會計科目的異常變動進行認真的考慮,特別是要考慮上市公司是否會通過這些科目來操縱利潤、粉飾財務報表。一些不可能經常發生的損失或收益,以及來源不穩定的所以都屬于偶然因素,投資者也應該對其予以重視,例如債務重組收益、營業外收入、補貼收入、因會計差錯更正或會計政策變更而調整的利潤。應該將,然性因素排除掉,也就是在企業的利潤總額中剔除這些偶然性因素產生的損益,才能對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進行客觀的分析與評價。
2.2 建立完善的審計體系和內外部監控體系
要防范企業財務報表的粉飾行為必須發揮外部審計監管的作用,由事務所來研究企業長期公布的財務報表,避免企業會計信息的失真,發揮注冊會計師事務所的外部監控作用。在企業內部則應該圍繞財務報表編制,制定相應的內控制度,對財務報表的編制過程進行追蹤,并建立與外部監控同步的內部審計體系和內控評價體系。企業必須制定具有剛性和權威性的內部會計制度,才能對企業內部的財會環境進行優化,消除財務報表粉飾的空間[2]。為了減少財務報表粉飾的機會,企業應該在內部積極推進財務電算化和自動化,使管理層和財務人員之間保持一定的獨立性,盡量避免高層負責人約束和控制財務人員,使財務人員的工作壓力得到減輕,同時也使財務人員有機會監督和舉報財務報表粉飾的行為,避免會計信息加工和傳遞過程受到管理人員的干擾。
2.3 加強對會計事務所的行業監管
在會計信息市場中,會計事務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企業的財務情況應該由注冊會計師來進行公正評價,注冊會計師有義務修正和解決財務報表中存在的問題。因此必須加強對會計事務所的行業監管,將完善的會計師注冊制度制定出來,充分發揮注冊會計師的作用,對財務報表粉飾行為進行監管。對于包庇甚至參與企業的財務報表粉飾行為的會計師事務所,必須予以嚴厲的懲罰,甚至吊銷其資格。必須不斷提高注冊會計師的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感,要求注冊會計師發揮其披露企業財務信息的職能。
2.4 提高企業管理人員的法律意識、道德意識和誠信意識
企業出現財務報表粉飾行為,與企業負責人法律意識、道德意識、誠信意識的低下有關。作為一種嚴重違背誠信原則的行為,企業對財務報表進行粉飾本身就是一種不當競爭,要杜絕企業財務報表粉飾的行為就必須對企業管理者的法律意識,進行強化,要求其認識到粉飾財務報表的行為是一種違法行為。同時還應該對企業負責人和管理者進行道德品格培訓。與此同時,應該針對企業財務人員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并制定績效考核獎懲制度和職務輪班制度,使財務人員能夠相互監督、相互制約,要求財務人員能夠及時發現財務報表粉飾行為,并立即舉報,企業可以給予其相應的獎勵。一旦發現財務人員或者管理人員進行財務報表粉飾,必須根據相關制度對其進行嚴懲。要求企業負責人和管理者能夠樹立正確的企業發展觀、社會責任觀和價值觀,使其認識到財務報表,粉飾行為對企業本身、對外部投資者以及對整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巨大破壞,自覺的杜絕財務報表粉飾行為。也應該加大對企業財務報表粉飾行為的打擊,對出現財務報表粉飾行為的企業進行處罰。
企業的財務報表粉飾行為無論是對于企業本身、外部投資者還是整個宏觀經濟大環境都具有嚴重的危害,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和打擊企業的財務報表粉飾行為,保障企業會計報表的公平性和真實可靠性性,使信息使用者能夠獲得更加準確和真實的信息。
[1]李巖.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粉飾行為及其防范[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2(23).
F275
A
1004-7344(2016)23-0247-02
??報表粉飾行為及其防范[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4(02).
2016-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