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俊秀
(安徽省利辛縣馬店林業中心站 安徽利辛 236700)
晚秋黃梨優質豐產栽培技術
蘇俊秀
(安徽省利辛縣馬店林業中心站 安徽利辛 236700)
本文對晚秋黃梨的形態特征、生長結果習性及建園選址、整地栽植、田間管理、整形修剪、病蟲防治等方面進行研究,提煉出一整套的優質豐產栽培技術。
晚秋黃梨;優質豐產;栽培技術
晚秋黃梨是我國林果專家從梨樹的芽變變異中選育的一個短枝型結果新品種。該品種具有樹冠矮小,適合密植,結果早,產量高,耐貯藏的特點。其果形扁圓,果個大,果皮有麻點,果核小;果肉潔白濃香,石細胞少,含糖量高;具有入口清脆滑爽,香甜細膩,一果多味的良好口感。一般單果重450g,最大可達1600g。果實成熟期10月中旬,是一極其晚熟品種。栽后三年可形成產量,五年即可進入豐產期,豐產期畝產可達萬斤以上。目前該品種在皖北地區阜陽、亳州等地進行了引種和推廣,具有很好的市場發展前景。
2.1 建園選址
晚秋黃梨對土壤要求不嚴,在我國大部分地區,一般年降水量500~1000mm,年日照時數1600h以上,無霜期140d以上都能生長結果,但從發揮產量和果品品質潛力等經濟效益方面考慮仍應選擇地勢開闊、土層深厚、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交通便捷的地方為好。同時在建園初期要做好園區規劃設計,即園區道路系統、排水系統、灌溉系統、病蟲害防治系統、管護設施系統等綜合因素的設計布局。根據園區的發展方向、規模、用途等,選擇適合自己園區發展需求的路網、水網、管網、配藥池、護林房等設施。
2.2 整地
園址規劃布局選定后,就要進行栽植前的土壤深耕工作,并在深耕前施足農家肥,一般畝施農家肥4~6t+復合肥100kg。耕深30cm以上,耙碎整平,做好溝畦,以利澆水。
2.3 挖穴
定植前嚴格按照2.5m×1.5m,或2m×3m規格放線定穴,一般畝栽110~170株。穴徑0.6m見方。挖穴時,表層熟土放一側,心土放另一側。栽前每穴施1~1.5kg復合肥,并摻入5倍細土拌勻施入樹穴底部,上覆10cm以上素土,以備栽苗。
2.4 栽植
以秋季10~11月份栽植最好,此時地溫高,栽后生根快,來年成活率高,緩苗期短,長勢好。同時栽植時要做到以下幾點:
(1)苗木選擇:要選擇品種純正,枝條健壯,具有一定的高度和粗度,子芽飽滿,根系發達,新鮮,須根多,嫁接部位愈合良好,無病蟲的一級苗木。
(2)苗木消毒:長途運輸的苗木栽前要用清水泡根24~48h,并用殺蟲殺菌劑噴或浸樹苗,浸濕即可。浸根的同時也可以加入生根粉,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3)封土:栽植時先封表土,再封心土,邊封土邊采實,并輕輕向上一提使苗木根系伸直,以利生長;同時栽植不宜過深,以深不埋嫁接口為宜,一般嫁接口露出地面5~8cm左右即可。
(4)澆水:苗木栽植后要及時澆水。澆足、澆透定根水,并及時覆土、整平。
(5)覆膜:為使土壤保濕、保墑,以利梨苗早生根,栽后最好鋪一層地膜。地膜幅度不能過窄,一般以1m寬為宜,并用細土壓好膜邊、踏實,使之不能進風。
2.5 定干
梨苗栽好后要及時定干,定干高度一般為50~70cm,同時定干部位要有4~5個飽滿芽,以利萌發側枝。定干后要及時對剪口涂漆,以防失水。
3.1 澆水
新建果園在春季梨苗發芽前30d,一定要每隔5~7d澆一次水,以后相隔15~20d澆一次,以保證幼苗成活。生長季節及結果時期如遇干旱也要及時澆灌,以利成果和枝干的生長。
3.2 施肥
3.2.1 幼樹施肥應采用薄施勤施的原則
第一年生的幼樹以施氮、磷肥為主,施肥時間5~7月,施肥量每株穴施氮肥50g、磷肥100g,以增加枝梢的生長量。
第二年生的幼樹以施氮、磷、鉀肥為主,7~9月以后要停施氮肥,以促進花芽的分化。
3.2.2 結果期施肥應以多施為主,以滿足果樹不同時期的發育需求
一般每年2月中下旬要施一次春肥,以低氮三元復合肥為主,來促進花器發育,提高坐果率;5月份施一次夏肥,以高氮三元復合肥為主,來促進幼果膨大和后期花芽的形成;8~9月份施一次秋肥,以磷、鉀肥為主,用來保護葉片,提高花芽質量;11月份施一次冬肥,以農家肥為主,提高土壤有機質的含量,也是生產綠色食品一項重要技術措施。
3.3 整形修剪
(1)對1~2年生小樹期的修剪:此時主要以培養樹體主枝為主,第一年力爭培養3~4個主枝。定干后若只有1~2個主枝的,當中央干長出30~40cm時摘心,逼發主枝1~2個。之后中央干不再摘心,任其生長。冬季落葉后距地面1~1.2m處進行二次定干,再培養2個主枝。留3~4個作為骨干枝,其余枝全部剪掉,然后每個主枝留30~50cm短截。第三年、第四年,在每個主枝上培養3~5個結果母枝,并試花結果。
(2)對多年生結果樹的修剪:梨樹栽植后,通過4~5年的幼樹整修剪,逐步轉為正式結果樹,在結果初期,還要注意培養樹形,繼續完成整形任務。
3.4 花果管理
晚秋黃梨成花量大,坐果率高,花期養分消耗過大,一定要及時疏花。疏花時間在花序分離期開始,盛花期結束。疏花方法:每隔20~25cm留一個花序,其余全部疏除。疏果在疏花基礎上依據負載量每隔20~25cm留一個單果,并一次性疏除。疏果要在花后20~30d完成定果。
3.5 套袋管理
為有效防止果實被鳥啄、日灼、病蟲危害、農藥污染等影響,從而達到果實潔凈美觀、延長果實貯藏期、提高果品的商品性、增加高檔果品比例的目的,應適時對晚秋黃梨果實進行套袋。套袋時間應與花落后20d左右進行,并按照先樹上后樹下,先樹內后樹外的原則依次進行套袋。
3.6 病蟲害防治
(1)加強果園管理,增施有機肥,提高樹體病蟲抵抗力;冬剪去除病蟲枝果,夏剪改善通風透光;秋末清理果園落葉、病枝病果、雜草;冬季深翻土壤殺滅越冬害蟲。
(2)加強生物防治,保護和利用好自然天敵,對七星瓢蟲、赤峰等益蟲進行保護,同時可利用昆蟲激素誘捕防治害蟲。
(3)加強物理機械防治,利用特制燈誘殺害蟲,用誘餌毒殺害蟲。
(4)適時進行化學防治,在化學農藥選擇上應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安全的農藥。
梨樹的主要病蟲害有梨黑星病、銹粉病、梨木虱、黃粉蚜等,其防治措施如下:
(1)春季發芽前,徹底刮除樹干上的粗裂、翹皮,噴一次3~5度石硫合劑溶液。
(2)花期分別噴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10%吡蟲啉3000~5000倍液,20%速滅殺丁1000~1500倍液各一次。
(3)落花后7~10d用20%代森銨1000倍液,或40%福星8000~10000倍液進行防治。
(4)4月中旬,7月下旬分別于梨果套袋前后噴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40%福星8000~10000倍液,或80%代森鋅800倍液進行防治,對葉片和樹干進行一次全防全噴。
S661.2
A
1004-7344(2016)23-0193-02
2016-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