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德銳
?
我們的好軍長——皮定均
□韋德銳

1949年我參軍時,我們的軍長是皮定均。當年部隊的連排以上干部,都是參加過解放戰爭和抗日戰爭的,還有幾個師團級干部參加過長征。這里面有一些是皮軍長的老部下,他們對軍長知根知底,說起軍長的戰功無不豎起大拇指,佩服得五體投地。
1929年,皮定均15歲時便參加了紅軍,是個“紅小鬼”。到1949年,他已在烽火路上征戰了整整20年,可謂身經百戰,出生入死,從一名戰士一級級擢升到軍長,這是他立下累累戰功的明證。干部們最為嘆賞的是,解放戰爭中他率領中原軍區一縱第一旅從敵軍數萬人鐵桶似的包圍圈里成功突圍,真有當年趙子龍之勇。從此,“皮旅”的名聲傳播全軍,連美國記者史沫特萊聞知后也趕來采訪。她激動地說:“你們的奇跡,我一定要告訴全世界人民。”
我參軍晚,而且這時全國基本解放,對皮軍長的戎馬生涯、驍勇善戰、指揮藝術只是聽說一些。現在我可以說說我參軍后對皮軍長的所見所聞。干部們都說軍長脾氣暴,有點怕他。而我見到的皮軍長并非對誰都“暴”,確切地說,他是對干部嚴對戰士寬。聽干部們說,如果一場戰斗打下來戰士犧牲過多,他便把指揮員叫到陣地前狠狠地訓斥:“這些戰士本來是不應該犧牲的,是你指揮失誤造成的。如果他們的父母知道后讓你賠命,你有幾條命賠?假如死的是你的兒子,是傷心吧?愛兵如子,就看你戰場上如何用兵。”1950年,軍部駐扎上海松江。部隊進城后,首要的任務便是抓紀律、抓軍容,以樹立文明之師的形象。為此,皮軍長親自帶巡邏隊上街檢查軍人舉止,若有軍容風紀不整和侵害老百姓利益的事發生,他不處罰士兵,而記下士兵所在單位,事后找單位領導“算賬”。他下部隊檢查工作,也是專找領導“岔子”。一次在某團團部,他發現衛生情況不佳,便嚴厲批評這是“農村作風”。團長立即叫警衛員打掃。皮軍長喝止道:“為什么叫警衛員干?你自己也有兩只手。你要不干,我這個軍長來替你干!”團長赧顏,捋起袖管干了起來。還有一次,他去某師檢查工作,每天大早便命警衛員把師長、師政委和司令部、政治部軍官叫起來到操場上跑步。他說:“戰士們每天早起出操訓練,你們睡大覺,這公平嗎?這叫官兵平等嗎?”
1952年,皮軍長率我軍入朝參戰。部隊尚未回國,他便被中央調任福州軍區司令員。1955年軍隊授銜,皮定均上報是少將。毛主席審閱后批了六個字:“皮有功,少晉中。”1977年7月7日,皮定均乘直升機視察軍演。天大霧,能見度低,飛機撞在漳浦縣東20公里的灶山西側,將軍及其家屬及十多名高級軍官全部遇難,將軍時年62歲。嗚呼,一代名將凋落,作為他手下的一名小兵,聞此噩耗悲痛不已。轉眼快40年了,今日思之,尚有余悲。文后我作一首五言詩紀念皮將軍:
少有革命志/志氣干云霄/十五從軍征/離家上羅霄/征戰二萬五/粉碎敵圍剿/抗戰八春秋/殺倭立功勞/金戈與鐵馬/煉就英雄膽/槍林復彈雨/磨礪真英豪/大智顯將才/勇如子龍趙/一生歷百戰/勞苦且功高/統領數萬兵/威名全軍曉/四兇被擒日/將軍駕鶴去/麾下一小兵/思之雙淚拋。
(編輯孫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