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
(石家莊綜合地質大隊河北石家莊050085)
重視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經濟效益的開發
■陳光
(石家莊綜合地質大隊河北石家莊050085)
礦產資源開發在我國國民經濟建設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但是礦山開發對周邊環境的破壞卻非常嚴重,我國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起步較晚,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是對地質環境問題進行綜合整治,治理的總目標是從環境、經濟和社會三個方面體現治理工程的效益,在對礦山進行地質環境治理,消除地質災害、改善礦山環境的同時,我們可以更多地去考慮礦山治理后的經濟效益,這樣可以更大地開發廢棄礦山的使用價值,延長礦山的使用壽命。
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經濟效益使用價值
礦產資源開發在我國國民經濟建設中占有很重要的比重,隨著地區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利用環境的程度和規模都在不斷的加大,造成的環境破壞問題日益嚴重,對被破壞環境的恢復治理變得日益迫切。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與一般的地質災害治理工程不同,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包括一般的地質災害治理,礦山環境治理工程除了消除礦山地質災害,還要對破壞的礦山環境進行綜合整治,目標是消除礦山地質災害的危害、恢復礦區土地、生態資源,改善礦區環境,強調治理工程的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經濟效益。
礦山開采后礦區內環境惡劣,遺留的礦山環境問題有很多。而且礦山開采后的形狀很不規則,尤其是礦山采面的植被破壞嚴重,與周圍礦山覆蓋的植被形成鮮明的對比,反差巨大。有些礦山經過礦山環境恢復治理,采面經過掛網種草、景觀綠化后,由于養護不到位,或是氣候干燥多風,綠化的效果也不是很好。如果礦山環境治理只是單一的進行恢復治理,有時很難達到礦山開發以前的模樣,而且進行單一的環境恢復治理,施工的難度和投資都很大。我們在施工過程中發現,有些被開采的礦山如果經過稍微合理的改造并加以利用,進行一些因地制宜的設計,還是有一定使用價值的。
我們在對礦山環境治理工程進行設計時,往往重視其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提高,而忽視礦山環境治理后經濟效益的開發利用。如果多考慮一些礦山環境治理后經濟效益的開發利用,對礦山環境的恢復治理就有了更多的方法。
比如可以在設計初期就考慮到對廢棄礦山進行再次利用,開發礦山的旅游資源。為了對開采后的礦山進行合理的利用,可以在礦山采面上雕刻人物畫像或圖案,類似的做法在我國的一些旅游景區也有,比如廣西鳳山石灰巖礦山在消除地質災害的基礎上,通過在采面雕刻鳳凰圖案不僅美觀,還促進了當地旅游。這樣就可以借著被開鑿礦山上凹凸不平的坡面修整處一定的形狀。如果投入的資金的有限,或者在采面上雕刻有困難的話,可以直接在采面上進行一些噴涂繪畫,比如山水畫或人物畫,或是在采面上雕刻上書法,經過這樣治理后,過去光禿禿的采面不僅美觀了,而且有了很好觀賞性。經過這樣的改變,廢棄礦山經過合理的設計,可以變廢為寶。利用采面的凹凸不平,雕刻圖案或文字,也可以起到美觀或宣傳的作用,尤其是道路兩側或是風景區利用價值會更高。
隨著山區旅游資源的不斷被開發,過去一些人跡罕至的礦山現在已經變成了旅游景點,這樣可以在一些廢棄礦山修建休閑健身設施,被開采的礦山也可以加以利用、因地制宜的設計一些娛樂項目,比如說可以把被開采的礦山采面設計成攀巖的游樂項目,把被開采的山洞設計成探險項目,在一些地勢起伏的地方設計走廊、亭閣,在高聳的地方設計上樓臺,廢棄礦山的再次利用可以使礦山的經濟價值得到更大的發掘開發。
除了這些游樂項目外我們也可以利用廢棄礦山開發一些再生產項目,比如可以把礦山被開采后一些低洼的地方設計成為池塘進行養殖,礦山開采后的山洞,利用其內部特殊的溫、濕度可以用于種植。總之是為了繼續開發礦山的利用價值,更大開發廢棄礦山的經濟效益。
我們在礦山環境治理的過程中發現,礦山經過治理后所能夠直接帶來的經濟效益往往更是地方政府所關注的,當地人民對經濟效益的提高也是非常迫切的,這樣可以使我們的治理工程在施工中得到更多的支持。比如礦山的綠化,礦山治理過程中很多當地人都要求種植一定的經濟作物,如果我們在工程設計初期就考慮礦山治理對當地帶來的經濟效益,種植一些適宜當地生長的經濟作物,不但可以很大減少礦山環境治理工程中的變更,并且在項目治理后可以持續地增加當地農民的收入。
礦山環境治理是一項投入巨大的工程,這種投入如何才能得到一定的回報,通過經濟效益的比較可以更加直觀的發現,礦山環境治理的經濟效益可以在規劃設計前期進行很好的估算,比如土地的增值、經濟作物的收入、預計帶來的旅游收入等,把治理后帶來的經濟效益與投資進行對比,可以更加直觀的看出治理工程的合理性和經濟性。
工程項目的規劃設計階段對項目的實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設計的效果決定著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交付驗收后的最終效果。我們在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的規劃設計中,如果多考慮一下礦山以后的經濟效益的開發,對礦山后續的開發利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通過經濟效益的帶動,礦山治理后也可以得到當地政府持續的維護管理,減少后續資金的投入。我們在礦山環境治理過程中可以根據礦山周邊環境的總體規劃,結合當地政府和人民需求,針對一些礦山特定的用途進行規劃設計,比如可以進行旅游開發,工業開發,農業開發等。由于礦山經濟效益的帶動,礦山的二次開發也可以利用社會資金來進行投資。
礦山的經濟效益的開發對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可以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當然礦山的經濟效益離不開礦山環境的改善和地質災害的消除。只有礦山的環境得到改善了,地質災害消除了,礦山的旅游資源以及后續的開發才能夠進行,礦山的經濟效益才能夠體現。
通過對廢棄礦山的再利用,可以繼續發揮廢棄礦山的使用價值,提高礦山資源的利用效率,促進資源利用由“資源-產品-廢物”模式向“資源-產品-廢物-再生資源”循環模式的轉變,是對我國大力推進發展循環經濟的一個有益的補充,而且通過礦山環境治理后產生的經濟效益,可以加快當地經濟的增長,增加當地居民的收入,促進礦山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就不僅僅是地質災害消除、環境改善的階段性任務,礦山廢棄后可以接著利用礦山,增加其使用價值,延長其使用壽命,使礦山為我們社會創造出更大的經濟效益。
TD167[文獻碼]B
1000-405X(2016)-6-3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