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哲 肖艷東 郝應龍
(新疆地質調查院新疆烏魯木齊830000)
新疆清河金礦區地質和地球化學特征分析
■張哲 肖艷東 郝應龍
(新疆地質調查院新疆烏魯木齊830000)
新疆青河縣金礦區處于哈龍-青河Au-Cu-Ni-Sn-云母-寶石Ⅳ級礦帶,區域成礦地質條件較為有利。本文通過對清河縣金礦區地質、地球化學特征分析,闡述了該區成礦規律,希望可以幫助清河一帶進一步開展地質找礦工作。
地質地球化學金礦
1.1 地質特征
礦區出露地層為中泥盆統北塔山組第二段,為一套火山碎屑巖、中基性火山熔巖、火山碎屑沉積巖夾碳酸鹽巖建造。區域上,該地層火山活動十分強烈,其晚期火山熱液往往使巖石發生明顯的蝕變,成為有利的控礦因素。區內巖性主要有灰綠-深灰色輝石安山巖、玄武巖、橄欖玄武巖、火山角礫巖、凝灰巖、晶巖屑凝灰巖、角礫凝灰巖、沉凝灰巖、凝灰質砂巖、凝灰質粉砂巖等,其中輝石安山巖為含金石英脈的主要近礦圍巖。礦區處于一條近東西向逆斷層上盤,附近尚發育北西向逆斷層,均為成礦期斷裂,二者交切、復合,往往產生一定規模的片理化帶,尤其輝石安山巖中裂隙構造十分發育,往往形成構造裂隙帶,主要發育北西、北東及近南北向裂隙,其中北西向裂隙帶中常常充填貫入含金石英脈,形成有利的儲礦構造。構造控礦作用表現十分明顯。礦區尚發育一條僅南北向斷裂,為成礦期后斷裂,對區內地質體、礦化體起改造、破壞作用。
1.2 地球化學特征
礦區處于1:20萬Au、Cr、Ni、Co綜合異常區及1:5萬乙類綜合異常中部。該1:5萬綜合異常元素組合以Au元素為主,伴生Ag、Pb、Cr元素,規模相對較大,主成礦元素Au強度較高,梯度變化大,連續性好,具明顯的濃集中心,其與伴生的Ag、Pb、Cr等元素異常套合較好,是一處礦致綜合異常,顯示出較好的金成礦前景,具有較好的地球化學找礦指示意義。通過1:10000地質草測,處于異常區中的察干郭勒金礦主要賦存于中泥盆統北塔山組輝石安山巖中,其含金石英脈及蝕變巖嚴格受斷裂帶及裂隙帶控制。同時在察干郭勒金礦外圍、綜合異常區外東南約500米處新發現一條規模較小的含金石英脈,通過采集化學樣,金品位最高達2.90×10-6,為礦區外圍進一步找金提供了有利的找礦線索。通過開展1:10000地質草測、地化剖面測量發現了明顯的、具一定規模和一定強度的Au、Ag原生暈及礦化線索,Au、Ag、Cu含量均較高且連續,為該區進一步找礦提供了地球化學基礎依據。
2.1 成礦原因
根據礦石礦物組合及其相互關系,可以分為黃鐵礦-石英-金成礦階段。為含金石英脈形成的前期階段,主要形成乳白色的石英脈,圍巖蝕變較弱,主要為綠泥石化、綠簾石化,伴生少量黃鐵礦和微量自然金的形成;金屬硫化物-金成礦階段,為成礦的主要階段。青灰色的石英脈、石英細脈沿乳白色的石英大脈裂隙充填,伴隨大量的硫化物礦物、金礦物的生成,同時,形成較明顯的圍巖蝕變,主要為硅化、黃鐵礦化、絹云母化、碳酸鹽化等;黃鐵礦-碳酸鹽-金成礦階段,為晚期成礦階段,主要形成蝕變巖型金礦化。主要圍巖蝕變類型有硅化、黃鐵礦化、強絹云母化、碳酸鹽化等;表生成礦階段,主要是原生金礦化受表生作用影響,使金進一步產生表生富集,并有褐鐵礦等次生氧化物的形成。
2.2 成礦條件
礦區流體包裹體主要見于石英中,主要類型有氣液相、氣相、含CO2氣體和多相包裹體,包裹體形態多樣,以石英負晶形、長方形、四方形、三角形、不規則為主,且多為孤立狀分布,包裹體大小一般為7×5微米,從早到晚有增大的趨勢,氣液包裹體中氣液比一般為5%-10%,氣相包體之氣液比為70%左右。根據均一法測溫結果,該礦成礦溫度區間為190℃-280℃,并根據其成礦階段可劃分出三個溫度區間:從早到晚為265℃-280℃、220℃-260℃、190℃-210℃。根據包裹體測定的均一壓力,礦區金成礦壓力為7.34-12.19×105 Pa,據此推測其成礦深度為180-305米。一般情況下,均一法壓力值往往比成礦壓力要小得多,并根據該礦地質特征分析,該礦成礦深度要比推測的深得多??傮w上,該礦屬于淺成金礦。綜上所述,該礦成因為與巖漿-火山活動有關的淺成中低溫熱液石英脈型、蝕變巖型金礦。
3.1 地球化學理論工作
研究各種地球化學異常的形成機理和影響因素,是最基本的基礎工作,它是制定相應地球化學普查方法的依據、這一工作,一方面是積累和總結實際資料,另方面是實驗,如進行成礦、成暈的地質和地球化學模擬實驗及數學模擬實驗。主要研究在各種地質和地球化學作用過程中,元素的遷移方式,集中的環境、條件及存在形式。第三方面是進行溫壓地球化學研究這些基礎工作.能為制定地球化學普查方法、正確確定取樣介質、選擇合理的分析方法提供理論依據。
3.2 地質基礎工作
主要包括對構造、巖層、蝕變、礦化現象的觀察了解,對礦化及成因類型的認識,并加強對巖石學及礦物學的研究,實現編錄工作的標準化。分析基礎工作,即擴大分析元素的范圍,今后應爭取達到80種增加分析手段,努力研究出高靈敏度、高精確度、高準確度的相態和價態分析以及微區超微量分析方法一建立分析中心,實現基本分析的儀表化和自動化,提高質量。制定嚴密的取樣、加工、分析、資料整理等一整套的質量監控方案。
3.3 實現資料整理的標準化,建立基礎資料
我國各種巖石的區域地球化學背景值,各種介質如水、空氣、植物、土壤中元素的平均含量:各種巖漿巖的平均化學成分,各種類型礦床礦物的包裹體溫度、成分、鹽度、同位素測定數據:主要指示元素的存在形式;成礦、成暈的熱力學數據:各種地球化學測量的原始數據圖、元素地球化學圖、地球化學成礦預測圖、景觀地球化學圖等基本圖件;報告書:各種地球化學異常模型和數學模型:典型研究例案及找礦例案等。建立相應的系統。例如組織管理系統,元素的中心測試系統,巖石學和礦物學中心測試系統,地球化學數據處理系統等,是實現、加強基礎工作的組織保證。
今后清河縣礦區應以地質、物探、化探并結合金快速分析法進行綜合找礦,通過進一步工作有望發現具有一定規模、工業意義的金、銅礦床。
[1]馮燕,礦床學-理 [M].地質出版社,2013.
[2]趙鵬大,礦產勘查理論與方法 [M].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2012.
[3]何建喜,新疆青河縣布爾根一帶1:5000區域地質礦產調查報告 [R].新疆地礦局第二區域地質調查大隊,2013.
P632[文獻碼]B
1000-405X(2016)-6-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