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庫爾勒天拓勘察測繪院新疆庫爾勒841000)
城市地下管線的規劃與城市發展的關系
■王勇
(庫爾勒天拓勘察測繪院新疆庫爾勒841000)
由于地下管線屬于隱蔽工程、只見投資不見效益等原因,使地下管線管理手段和水平滯后于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本文對城市地下管線規劃進行探究分析,闡述了如和協調城市地下管線與城市發展的關系。
地下管線規劃城市發展
隨著我國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的規劃和管理在城市的建設和發展中顯得越來越重要。由于城市建設初期的規劃不合理導致在城市發展中,難免出現或多或少的問題,這就使得城市的地下管線的鋪設變得越來越紛亂復雜。如出現二次開挖等不合理的想象,既浪費了資源,又造成城市運轉的混亂,因此,我們有必要對城市的規劃,城市地下空間的合理運用,和地下管線的合理規劃和鋪設管理做好必要的討論。
1.1 城市地下管線規劃是城市建設的需要
近幾十年來,城市建設的步伐越來越快,許多城市對道路建設的管理和底線管線的管理顯得特別滯后,由于管理單位的分工不夠明確和細化,導致管理的分散和不合理。由于底線管線的鋪設不合理給人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威脅,而要考察一個城市的建設工作,地下管線應該首當其沖。城市管線的設計和施工過程中,由于以往傳統方式的不夠高效,沒有及早的建成相關的地下管線的資料庫,導致施工時的不便和重大的損失。地下管線的圖紙設計和城市的規劃建設是城市基礎建設的重要部分。我國的各大城市的地下管線的管理十分混亂,這成了制約許多城市發展的阻礙。
1.2 做好城市地下管線規劃促進城市建設發展
采用高效的管理方法,建立詳細的資料數據庫,使地下管線的鋪設合理,系統起來,顯得十分迫切。這些地下管線的分布情況是市政決策的重要依據,特別是在城市的道路建設和橋梁的鋪設方面,地下管線的分布,成為施工有效、及時、準確的前提條件。只有做好城市地下管線的優質管理,把地上和地下的管理配合、協調起來,遵循科學的建設步驟,并對地下管線的鋪設做必要的摸底,構建必要的數據庫和資料,作為以后城市道路建設的資料,才能促進城市的建設步伐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好。
2.1 城市道路建設和管線的一致建設
城市的建設應該實行先建設好地下再建設地上的原則,先得把地下的管線規劃鋪設完備,然后進行地面的建設。這只是個理想的狀況,在實際的城市建設中和道路的鋪設上,除了城市的地下排水管不得不先路面建設施行,能達到先地下再地上的原則。至于其他的管線的設置,則很難實現先建好地下再建設地上的需要。這樣的建設步驟和操作方式,給城市的二次開挖問題的出現埋下了不可消滅的隱患。城市道路建設之所以會出現我二次開挖的現象,主要是由于管線建設方面的意愿是先建設好管線,再進行道路的建設,而道路施工方的想法和行動和管線鋪設方正好相反。這就導致地下管線的建設需要反復的開挖城市已經建成的道路的問題。這既浪費了材料資源,又浪費了城市的財政和人力資源。
2.2 城市各類設施的變化讓地下管線承受了壓力
城市的道路,其功能主要是通行能力。在道路設計中應貫徹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則、避免造成反復開挖修復的浪費。城市的道路一般都在水泥混凝土等剛性路面下。所以,綜合管道的埋設深度與結構強度應滿足道路施工荷載與路面行車荷載的要求。舊路擴建時,管線應按規劃位置敷設。當不能按規劃位置敷設且水平凈距及垂直凈距等又不符合有關技術規定時,應結合城市建設逐步改建使其符合規劃要求。而且,各種地下管線的埋設深度與結構強度應滿足道路施工荷載與路面行車荷載的要求。城市發展,隨著道路拓寬,過去在路邊的管線,跑到馬路的中間;如果規劃沒有計劃到,施工管理不嚴格,道路建設對管線維護監管不到位,客觀上的物理干擾,將很大程度上,對管線承受產生了巨大的破壞壓力。
3.1 城市內澇的預防與對策
從目前我國大部分城市的最低排水標準來看,基本上是一年一遇。而所謂一年一遇,是指每個小時可以排36毫米的雨量。面對暴雨,這樣的標準顯然過低。還有相當多城市的地下排水管道老化,材質酥松,已經變形或者部分坍塌,形成嚴重的“腸梗阻”。而一些國外的大型城市,城市排水標準普遍比國內高。比如紐約是“10至15年一遇”,東京是“5至10年一遇”。而且他們的材質多為鋼筋混凝土。充分利用城市基礎地理信息、排水管線及其設施信息、氣象信息等,建立瞬時雨量― 道路(低洼地)― 排水管道排水能力的關系模型,并根據模型分析城市已有排水管道通行能力的缺陷,為管道改造提供依據。管道排水等級分析,根據管道的管材、壓力、管徑、施工質量、使用年限、阻塞情況、地面環境、土壤環境、維護狀況等因素,綜合評價全市、某個區域或任意選定區域內管道的通行等級,為城市防洪防汛預警提供理論依據。建立GIS系統,與分布在管道內部的傳感系統結合,當暴雨發生時實時監測排水管網的水壓異常并報警,為排水管道搶修提供寶貴的時間,從而避免因暴雨導致的城市內澇災害的進一步放大,使人民生命財產損失降到最低。
3.2 綜合管溝的建設
吸取國內外這方面的管理經驗。綜合管溝的建設顯得特別重要,只有設置好管溝,才能對城市的各管線的長期施工建設以及日常的修復變得比較方便。對于新道路的建設,應該嚴格的遵循校地下再地上的原則,不可違規操作。先把地下的管線鋪設好了,然后再進行路面的施工建設。在道路施工前做好相應的管線綜合,召開相應的會議,把道路建設的安排公布出來,要求個管線單位的施工根據道路的情況而定。逐步的建立地下管線的統一管理的機制。要嚴格的遵照統一安排,協調開發和合理的運用的原則規定。要考慮到防災減災以及人民需要的防空和通信的需要。并及時有效加強地下管線的日常管理。完善相應的制度和措施。遵照理想模式的步驟施行。讓城市的管線真正的為了人民的生活到來方便,而不是阻礙交通和應急,影響城市發展的步伐。
城市地下管線是維持城市正常運轉的大動脈,是城市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而城市地下管線的動態管理,是管網建設和正常運行的基本保證,關系到城市建設的長遠發展。為減少城市中經常發生的各種地下管線爆裂事故,增強城市應對各種突發事件和恐怖襲擊的能力,還應建立城市地下管線安全管理體系和應急管理體系,對于保證地下管線安全,預防和減少事故發生、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具有重要的意義。
[1]楊桂芬,城市地下管線工程檔案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 [J].城建檔案,2012.
[2]高紅玲,楊軍市政管線的綜合管理 [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1.
[3]葛如冰,廣州市的地下管線普查工作及其最新進展 [A],2011.
TU984[文獻碼]B
1000-405X(2016)-6-4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