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東
(成都理工大學四川成都610059)
地球物理勘查技術及其應用初探
■褚東
(成都理工大學四川成都610059)
在近些年的地質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組成就是對于金屬礦的詳細勘察,但是在勘查過程中,隨著礦藏的埋藏深度加大,勘察的難度也越發的加大,這是現在關于地球物理的勘察與技術層面的一項重大問題,也是相關地質專業分析研究的熱點課題之一,因此我們要從勘察的技術方面出發進行深入研究,逐步增加勘查與科學技術的綜合性,高效性,從而大幅的增加礦產的勘察及后期開發。
地球物理勘察技術應用
隨著我國經濟自改革開放以來的飛速發展,資源與發展的矛盾日益凸現出來,為了提振經濟的發展,補足經濟發展中的能源短板,礦產勘查工作的重要性越來越大。為了發展提高礦產勘查工作,加強地球物理勘探在生產建設中的適用性,更快更好地服務國家最新一輪找礦工作,本文對地球物理勘查技術及其應用發展進行了簡單的分析總結與探討。
2.1 方法簡述
航空重力測量技術最早要追溯到上個世紀中期,大概五十年代左右,該技術出現并得到應用,但由于當時的經濟、技術不夠發達,未能使航空重力測量技術得到充分運用,并且其勘測的精度遠不能滿足實際的應用。后來到了九十年代,GPRS動態差分技術是的航空重力測量技術以及飛機導航定位有了較為重大的進步。由于環境、空域狀況的限制,我們需要選擇一些較為輕便、轉彎半徑小的飛機,同時選擇一些飛行速度較慢的飛機并配備一定的勘測設備例如自動駕駛儀以達到提高勘測分辨率的要求。一般在通常狀況下,我國現在使用的主要航空重力測量飛機為CESSNA208、雙水瀨型。
2.2 特點以及適用范圍
首先,這種測量技術利用自動導航系統提高飛機位置數據精度;另外的,通過差分GPS可以求解推算出飛機的速度與位置。在野外勘探的一般情況下,由于精度要求高但測量噪聲大,需要對數據進行過濾以及通過飛機加速度進行有效的校正。
由于航空重力測量技術能夠準確測量出相關測量目標地質的密度差異,對于研究地殼深部構造具有重要指導作用,因此主要的適用范圍就是在地殼及附近的深部構造中。另外航空重力測量在石油以及鉀鹽礦等礦藏資源的發掘過程中同樣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3.1 方法簡述
航空放射性測量技術的使用同樣始于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左右。主要的裝置為伽馬能譜儀,其主要特征為快速準確的有效測量,同時通過測定主要金屬在目標巖石中的含量比,以勘測放射性礦產資源為主要功能。特別的,在鈾礦藏的勘查過程中,主要通過直升機借助航空放射性測量技術進行詳細的初期勘察工作。
3.2 特點以及適用范圍
該測量技術裝備主要有額外的飛機系統以及航空級別多道伽馬能譜儀等構成。勘探機理主要為利用晶體礦臧探測儀器將不可見射線轉化為光電子流,該光電子流正比于放射線能量。通過對該光電子流的分析再加以轉化,可以得到能量射線在一定時間內的計數情況,另外該計數與射線強度成正比,即計數越大能量射線強度越大,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對能量礦體發出的能量射線加以分析利用得到有用的地質信息諸如放射污染程度等。
作為一種效果較為突出的測量技術,航空放射性測量技術裝備主要由航空磁力儀和伽馬能譜儀構成,主要用于石油天然氣的勘測。另外的,該測量技術在找金方面成效亦較為突出。
4.1 方法簡述
對于風向變化較大、海拔較高中高山區,機場密度小,需要以較低的飛行高度狀態以消除勘探帶來的安全隱患以確保安全,中高山區航空磁測方法主要通過收集高精度的磁場數據并進行適當的數據處理。在二十世紀末,中高山區航空磁測方法被發明出來并加以利用,但由于經濟技術以及地形的限制,該測量技術并未得到推廣使用,但在二十一世紀初,特別是在我國的中西部偏遠山區,該技術得到有效的使用推廣。
4.2 特點以及適用范圍
Y12型和呼喚型飛機測量技術為主要的航空磁測技術。安裝在Y12飛機上的測量系統主要有DS-Ⅱ型收錄系統、HC-2000K型氦光泵磁力儀、BG3.0型大量程無線電測高儀和XXH型電子補償器等。上述勘測裝備輕便靈活,成本低,適用于5000米以下的廣大平原丘陵地區。呼喚Ⅱ型飛機上主要有DS3型收錄系統、HC-2000K型氦光泵磁力儀、AADCⅡ型軟補償儀和GG24雙星座定位儀等。相對的,這一勘探裝備主要適用于高度為6000米以上高原山區。
中高山區為航空磁測技術的主要使用地區,但是在非高山區也相對適用。
現如今,我國的經濟飛速發展,能源需求一直比較大,地球物理勘探技術作為一種非常普遍且重要的現代勘察手段,對于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國家的安定繁榮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本文從其中三個較為常見方法入手,進行了簡單的應用剖析與總結。物理勘探方法主要針對隱蔽潛伏的地質資源進行有效勘探。由于物探技術的技術性標準較高,相關勘探活動需要操作人員保持高度的專業性與集中性,這就要求每一個技術人員需要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術及相關技能,同時具有充足的物探知識儲備,才能為我國的能源開發做出積極貢獻。
[1]袁桂琴,熊盛青,孟慶敏. 地球物理勘查技術與應用研究. 《地質學報》. 2011年11期
[2]武毅,孫銀行,李鳳哲. 西南巖溶地區不同含水介質地球物理勘查技術. 《中國巖溶》. 2011年3期
[3]王文政. 淺談地球物理勘查技術在地下水勘探中的應用.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013年16期?
[4]楊峰. 淺談地下水中地球物理勘查技術的應用. 《建材與裝飾》. 2012年22期
P2[文獻碼]B
1000-405X(2016)-6-2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