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武
(河北省地礦局石家莊綜合地質大隊河北石家莊050085)
礦山地質探礦工程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措施
■太武
(河北省地礦局石家莊綜合地質大隊河北石家莊050085)
礦產資源在我國經濟建設和人們日常生活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從整體上看,我國礦產資源具有儲量高、種類豐富、人均占有量少等特點。由于礦產資源屬于不可再生資源,隨著開采時間增加,現階段我國礦山地質探礦工作所面臨的形勢也愈發嚴峻。為了解決礦產資源需求與開采之間的矛盾,必須在現有礦山地質探礦工程的基礎上,革新探礦技術、強化安全工作意識,確保探礦工作高效、有序進行。
礦山地質探礦工程存在問題解決措施
從國內礦山地質探礦工程的現狀看,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其中即包括生態環境問題,例如礦區植被破壞、礦石浪費等;也包括技術和安全問題;例如勘探裝備落后、安全意識不足等。文章首先分析了國內當前礦山地質探礦工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隨后有針對性的提出了幾點解決措施,為促進我國地質探礦工程的安全、高效發展提供了保障。
1.1 缺乏專業作業隊伍,安全責任意識不足
考慮到礦山地質探礦工作環境的復雜性和危險性,加強作業人員的安全意識顯得尤為重要,“安全第一”決不僅僅是一句口號,必須要落實到工作和行動中。但是從目前行業工作來看,安全工作明顯不足,礦區事故屢屢見諸報道。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缺乏崗前安全培訓工作。多數礦山地質探礦單位在選拔人員時,往往只注重個人的專業能力,而對其安全責任意識沒有進行相應的考察。這些新入職的員工由于沒有探礦經驗,在面對復雜地質條件時,很難做到自我保護,不僅給個人安全帶來了潛在威脅,而且間接影響了工作效率的提升。其次,缺乏安全和危機意識。地質探礦人員在工作中,長期重復同樣的事情,很容易養成放松心理,日常的設備檢查、安全準備等工作不能保質保量的完成,一旦發生緊急情況,很難在第一時間做出應急反應,導致更大事故的發生。
1.2 技術裝備相對落后,探礦方式不夠合理
近年來,政府和地方部門對礦山地質探礦工程的重視程度不斷增加,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國內探礦工作的發展。但是從整體上看,我國探礦工作起步較晚,加上技術、裝備方面相對落后,因此與國外一些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較大差距。例如,我國探礦工作中常用的方法有物探法、鉆探法、坑探法以及槽探法等,但是在具體工作中,需要根據不同區域的不同地質情況采取相應的探礦方法。而在歐美等國家,已經開始利用衛星定位和遙感技術進行智能化、自動化探礦,其工作效率更快,探礦準確度也更高。
1.3 探礦地址選擇不當,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探礦方式以及礦區選址的科學與否,直接影響到后期的探礦質量和探礦效率。我國南方地區的礦產資源種類豐富,而且包含許多稀有礦產,但是這些礦產的分布相對零散,因此出現了許多小規模的探礦采礦企業。由于缺乏專業的技術指導和作業設備,在探礦地點選擇時往往存在較大的隨意性,加上后期安全防護工作不足,很容易發生礦難事故,給企業經濟效益和人員安全帶來嚴重危害。其次,選址不當還會造成區域植被破壞,帶來各種各樣的生態環境問題,因此,在探礦地點選址時,要綜合考慮各種影響因素。
2.1 加強安全意識教育,強化探礦安全管理
首先,將安全生產擺在礦山地質探礦工程的核心位置,將安全教育貫穿與礦山地質探礦工作的整個流程。對于新入職的員工,在加強其實踐操作能力的基礎上,還要定期開展安全意識和生產責任教育,時刻提醒全體工作人員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其次,單位相關負責人要加強安全管理工作,例如定期對工作現場的安全防護裝置進行檢查,及時更換老化、陳舊的安全防護裝備,防止因設備故障造成人員傷亡。再次,定期開展安全教育培訓,同時建立起與培訓相配套的考核機制,對受訓人員進行綜合考察,并且將考核結果直接與個人的薪資相掛鉤,最大限度的激發工作人員的學習熱情,將安全生產意識深刻腦海。
2.2 定期更新技術裝備,引進先進探礦理念
我國礦山地質探礦工作要想取得進步,首先必須正視自身工作存在的缺點與不足。由于多種因素的共同影響,我國探礦工程與國外先進水平存在較大差距,因此,相關單位的負責人要以包容的心態,博采眾長、為我所用,積極主動的引進國外的先進探礦方式和工作理念,并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活學活用、靈活變通。其次,地方政府和社會各個部門要加強對礦山地質探礦工作的重視程度,充分認識到探礦工程對于發展當地經濟所帶來的推動作用,適當增加財政資金投入,推動探礦科研工作的進步,為研發新技術、新裝備提供物質保障。除此之外,探礦單位還可以用購買、租賃等方式,引入先進的作業設備,提高現階段的探礦效率與探礦質量。
2.3 恰當選擇探礦方式,正確選擇探礦地址
探礦方式的選擇及探礦的選址正確與否直接關系到探礦的質量,并且不恰當的探礦方式會給地質探礦過程帶來諸多危害。目前,在我國很多礦山探礦都存在這樣的問題。所以,在礦石地質探礦工程中必須全面掌握礦山地質環境情況,弄清楚其基本特征,正確的選擇探礦地址。堅持科學探礦,了解當前的探礦方式的基本特征及在什么地質環境適應使用,針對不同探礦點要使用恰當的探礦方式,同時可以結合以往的經驗進行一些必要的判斷。從而有效的避免因選擇不恰當的探礦方式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我國地質探礦工程存在的問題是需要探礦隊伍進行研究和分析的,這是避免出現問題的第一步,只有研究出現問題的原因才能夠提出可行的、有針對性防范對策,避免事故的發生,從而使探礦工作更好更快的有序進行。為了進一步促進我國礦山地質探礦工程的發展,必須解決好這些在礦山地質探礦工程中存在的問題,要明確落實好各方的職責,建立安全保障機制,提高員工安全意識,相關科研機構要加快探礦技術的研究開發,研究更合理的探礦方式等,為我國的礦山地質探礦工程更上一層樓打下基礎。
[1]李福勝,張春雷,張勇.地質雷達探測底板破壞深度的數值模擬研究 [J].中國煤炭. 2013(11):164-165.
[2]楊秀芬.我國煤礦區水文地質勘查與環境地質評價現狀及未來趨勢展望 [J].科協論壇 (下半月).2013(09):131-133.
[3]張攀,祝云飛,王明~.礦井地質探測儀對斷層及煤厚變化探測的應用 [J].煤礦開采. 2013(06):69-71.
F407.1[文獻碼]B
1000-405X(2016)-6-2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