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興亮
(廣東省地質局第八地質大隊廣東梅州514089)
巖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質問題探究
■胡興亮
(廣東省地質局第八地質大隊廣東梅州514089)
在工程建設中,地質勘察是非常重要的,其對建筑物的基礎設計、地質災害的防治以及持力層的選擇上都能夠起到作用。現在,巖土工程地質勘察技術發展迅速,而且其作用比較突出,人們對其越來越重視,水文地質工作對建筑物的施工起到了重要的影響,因此,在進行地質勘察的過程中,應該努力做好水文地質的勘察工作,防止各類事故的發生。
巖土工程勘察水文地質
在進行巖土工程勘察的過程中,水文地質問題還是比較突出的,巖土體會受到溫度的影響產生熱脹冷縮的問題,其透水性比較強,巖土體的強度在水文的影響下會發生變化,為了能夠避免水文地質對巖土工程的影響,應該把握好水文地質的相關問題,將水文地質的相關問題結合在巖土工程的施工中。
應該對地下水對巖土工程施工中結構的影響進行評價,在建筑物施工中,地基是否會受到地下水的影響,地下水是否會對巖土工程的質量造成不良的影響進行預測和評價。在工程勘察中,應該通過對建筑物地基設計分析的基礎上,進行水文地質勘察,在進行地基的設計和施工前,應該調查當地的水文特征,掌握當地水文的一手資料。在進行水文地質勘察的過程中,要對地下水的自然狀態進行分析,而且分析地下水對建筑物造成的影響,還應該分析人為的活動對地下水位造成的影響。應該從建筑工程施工的角度出發,按照地下水對工程產生的作用,分析在不同的地下水條件下,對水文地質進行合理的評價。建筑物的地基是建設在地下水位以下的,那么就應該分析地下水是否會對地基的混凝土和鋼結構產生不良影響,導致鋼結構生銹和混凝土的沖擊,如果建筑物的施工是以巖土體為主的,應該重點評價地下水活動的強烈程度,分析地下水活動是否會對巖土體的強度造成不良影響,導致巖土體的軟化和坍塌,使巖土體發生劇烈的膨脹或收縮問題。如果建筑物的地基存在細砂和粉土等,應該對地下水進行評價,防止地下水位過高造成地基的軟化。如果建筑物的地基下沒有承壓含水層的存在,地基在開挖后就不會對底板產生巨大的沖擊,可以在地下水位下進行施工。對當地進行降水量的評價,如果降水量過多,是否會造成土體的沉降和邊坡失穩的問題。
巖土的水理性質是通過巖土體和地下水的結合反應出來的性質決定的,巖土的水理性質對巖土的密度和硬度產生重要的影響,對巖土的水理性質進行分析,能夠在建筑物施工中確保地基的穩定性,防止地基出現塌陷的問題。在常規的巖土工程勘察中,一般最基本的是對巖土的物理性質進行分析,但是對巖土的水理性質的研究并不多,因此,很多巖土工程在勘察中還是有待于完善的。
巖土工程的水理性質包括巖土工程的可塑程度,分析巖土的粘稠狀態,應該分析巖土主要是由粘性土還是由砂土構成,通過分析巖土的粘稠性,能夠分析出巖土的可塑性,也能夠按照土體的特征,分析出巖土的性能。通過分析巖土的滲透性,通過抽水實驗和壓水實驗分析巖土的滲透能力。在分析巖土的軟化性中,一般是通過分析不同層面的巖土,分析粘土層、泥質巖石和砂巖的性質,分析其軟化的能力,實現對地下水的動態分析。在分析巖土的崩解性時,可以通過數據的分析,建立崩解系數模型,分析巖土崩解的時間,對巖土崩解的頻率進行計算。分析巖土的膨脹性和收縮性,通過分析地裂因素,分析巖土是否具有膨脹土的性質。
3.1 地下水升降變化引起的巖土工程危害
水文地質對巖土工程造成危害的主要因素有地下水的徑流,地下水位的變化,壓力的作用等。其中地下水位的變化是由人為因素和自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當地下水位發生劇烈的變化后,就會導致巖土工程的穩定性降低。
3.1.1 潛水位上升
導致潛水位上升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地質因素也是重要的因素。如果巖土的性狀發生變化,或者巖土的含水層結構發生變化都會引起潛水位的上升。人為因素主要包括施工方法和灌溉方法的影響。潛水位上升對巖土工程的安全性造成不利影響,會導致土壤的鹽漬化,對巖土造成嚴重的腐蝕,導致巖土的結構不完整,經常會出現滑坡和崩塌的問題。而且很多巖土層的性質是比較特殊的,在泥質砂巖和泥巖中,潛水位的上升會導致巖土層的結構分解,導致建筑物的穩定性下降。
3.1.2 地下水頻繁的升降
地下水位頻繁的升降會對巖土工程造成不良的影響,尤其是在一些具有膨脹性質的巖土中,會造成巖土的膨脹和收縮不均勻,如果地下水位的升降比較劇烈,巖土的膨脹和收縮劇烈,導致建筑物出現裂縫。在地下水位頻繁的變動中,巖土工程的收縮和膨脹活動頻繁,將巖土中的各類礦物質稀釋,導致巖土工程的膠結能力下降,土層就會變得特別松軟,土層的強度下降,導致巖土中的孔隙擴大,增加了土層的滲透能力,導致巖土工程的可靠性降低。
3.2 地下水位對巖土力學性質的影響
地下水位的上升,會導致地下水與巖土工程之間的作用強化,導致巖土的承載力的下降,巖土的抗堿能力受到影響。地下水位的上升直接導致巖土的承載能力下降,導致砂土出現液化的問題,陣列加劇。當地下水位上升后,巖土體的浸潤范圍擴大,巖土會被水飽和,巖土體的抗剪強度會發生變化。當地下水位下降后,地下水會朝著坡外滲流,對巖土體的結構和強度造成破壞。地下水位的升降變化會導致動水壓力的增加,導致巖土體受到巨大的壓力會產生變形和坍塌的問題。
在巖土工程勘察的過程中,不僅僅要對巖土的性質進行實驗和分析,而且應該針對當地的水文特征,分析水文因素對巖土工程造成的影響。很多地區的地下水位上升劇烈,會對巖土工程產生一定的沖擊,導致巖土工程的穩定性下降。應該合理的分析地下水活動對巖土工程造成的影響,進行科學的評價,應該重點評價地下水活動的強烈程度,分析地下水活動是否會對巖土體的強度造成不良影響,分析地下水位對巖土的力學性質產生的影響,分析潛水位的上升和地下水頻繁的升降對巖土工程造成的不良影響,從而能夠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地下水位頻繁的升降。
[1]李能芬.工程地質勘察中水文地質問題的危害探討 [J].甘肅科技,2011,12:34-35+91.
[2]史東林.有關巖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水文地質問題 [J].四川建材,2012,04:151+ 154.
[3]田有元.水文地質問題在工程地質勘察中的重要性 [J].今日科苑,2011,22:37-38.
P641[文獻碼]B
1000-405X(2016)-6-2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