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萬龍張學徳王彥南李生良
(1青海省有色地質礦產勘查局七隊青海西寧810007;2青海省地質礦產調查局青海西寧810007)
淺析都蘭縣溝里勘查區礦產分析及找礦潛力
■陳萬龍1張學徳2王彥南1李生良1
(1青海省有色地質礦產勘查局七隊青海西寧810007;2青海省地質礦產調查局青海西寧810007)
青海地區礦產資源豐富。都蘭縣溝里勘查區位于秦祁昆成礦域東昆侖成礦帶之東段,是青海省重要的成礦帶之一。基于近年在區內的勘查實踐,通過對區內地質構造環境、物化遙以及區域礦產特征等成礦背景方面總結分析研究,對該地區的找礦潛力進行了展望,對找礦突破瓶頸問題進行了淺析,為下一步實施勘查工作提供依據。
溝里勘查區成礦背景找礦潛力
1.1 地質構造環境
勘查區位于柴達木地塊東南緣。在大地構造位置上,其北以昆北斷裂為界為東昆侖北坡花崗—變質巖帶,南以昆南斷裂為界為阿尼瑪卿山消減帶,中間昆中斷裂橫跨全區。勘查區以昆中大斷裂為界分2個三級構造單元,北為昆中構造帶(東昆侖前峰弧),南為東昆侖南坡構造消減帶(東昆南混雜巖帶)。從成礦區帶來分,勘查區位于秦祁昆成礦域東昆侖成礦帶之東段,是青海省重要的礦產資源基地之一.
1.2 地球物理背景
東昆侖地區存在一明顯主體呈北西西向展布的陡變重力梯級帶,該帶寬30~40km,布格異常值范圍為(-410~-480)×10-5m/s2,梯級帶兩側地殼厚度相差7~10km不等,該梯級帶是一巨大的密度界面,其分布基本上與昆中斷裂帶吻合,是一條重要的構造單元邊界。該重力梯級帶在東昆侖東部發生較大彎曲,在香日德南部哈爾汗的北西側拐向北東、北東東,向東經都蘭在興海一帶又轉向南南東。該段南南東向重力梯級帶的東西兩側重力強度和異常形態亦截然不同,在布格重力異常圖上呈現出梯度值達10艾維的重力梯級帶;在相應的航磁圖上,西側為強度高、大小不等的航磁異常密集區,東側為航磁異常平靜區,其位置與哇洪山—溫泉斷裂位置相當,是一條明顯的地質構造界線,是東昆侖的東部邊界。勘查區位于密集的重力梯度帶上,北高南低,變化差高達35mgL,重力異常走向近于北西向,整個勘查區的重力梯度表現為北密南疏。
1.3 地球化學背景
勘查區主體屬昆南地球化學區(Au、Co、Cu、Pb、Ag、Th)的東段。區內Au、Cu、Co、Pb、Zn、Ag、Pb、Zn、Cd中溫元素組合異常帶在空間上規模宏大,高背景富集分布的元素為B、CaO、Au、Ni、V、Ti、Co、Cr、As、Cu、W、Pb、SiO、MgO等,其中Cr、Ni、Co、Ti、MgO反映了該區中基性火山巖和超基性巖的分布特點,CaO、MgO反映了碳酸鹽巖分布的規律。Au、Co、Cu、Pb異常反映本區金礦床、金鈷礦床和銅、鉛礦化的特點。本區元素含量變化幅度大,高強數據多,富集成礦可能性大的元素有Au、W、Bi、Pb、Sb、As、Cu、Co、Hg、Zn、Sn、Ag等。經水系沉積物地球化學測量圈出Au、Co、Cu等綜合異常多處。與本區優勢礦種金、銅、鉛、鋅、鈷等有關的直接指示元素,在區內形成Au、Cu、Co、Pb、Zn、Ag-Pb、Zn、Cd等中溫元素組合異常帶,對區內尋找以Cu、Co為主的多金屬礦床具重要指示意義。
1.4 遙感異常背景
勘查區位于東昆侖構造帶(成礦帶)的中部,在ETM遙感影像上,勘查區的影像線、環構造格局為一典型的環—線交切結構,即NW向的F1線性構造帶和NWW向F2夾持形成楔狀地塊,在地塊內發育一個規模巨大的等軸狀偏心復式環形構造(R1),其直徑約為170km,現稱其為都蘭環。其北部邊界為較為模糊的弧形色調異常條帶,西部邊界已經在都蘭幅影像之外,而東部和南部的邊界分別與F1線性構造帶F2線性構造帶共擁。東西向線性構造帶貫穿全區,是區域性的東西向東昆侖斷裂帶在影像上的顯示。其線性特征模糊,但延續性良好,延伸和展布不受環形構造和其他方位的線性構造帶的影響。東西向線性構造帶具有等間距發育特點,帶與帶之間相距40km左右。區內發育3條東西向線性構造帶,溝里勘查區位于中部和南部的東西向線性構造帶之間。都蘭環內發育直徑140km的香日德環形構造(R2),為其內環。內環與外環之間的環帶地區構造較為簡單,但內環—香日德環內次級環形構造發育,數個直徑60km的次級環形構造形成環群。根據環形構造特征,推測F2線性構造帶形成晚于阿斯哈—達理吉格塘環,南半環為上升盤,北半環為下降盤。勘查區內已知的5個礦點除達理吉格塘礦點外,另外4個都位于北半環的西部。
1.5 區域礦產特征
據現有資料統計,勘查區內及外圍礦產資源豐富已發現礦床、礦點、礦化點70余處。區域內已發現的礦產有金、銀、鉛鋅、鐵、銅、鈷等,因受工作程度限制,多為礦點或礦化點。勘查區位于東昆侖成礦帶與鄂拉山成礦帶的結合部位,其成礦條件受控于昆中和昆南2大深大斷裂。
2.1 成礦背景
條件良好整裝勘查區位于柴達木地塊東南緣。在大地構造位置上,其北以昆北斷裂為界為東昆侖北坡花崗—變質巖帶,南以昆南斷裂為界為阿尼瑪卿山消減帶,中間昆中斷裂橫跨全區。整裝勘查區以昆中大斷裂為界分2個三級構造單元,北為昆中構造帶(東昆侖前峰弧),南為東昆侖南坡構造消減帶(東昆南混雜巖帶)。從成礦區帶來分,整裝勘查區位于秦祁昆成礦域東昆侖成礦帶之東段,是青海省重要的成礦帶之一。勘查區現已完成部分不同比例尺區調、化探掃面等區域性調查工作及專題研究,獲得了大量基礎地質、礦產地質及物化探異常信息。經省內外多家地勘單位對區內多處礦床(點)及外圍地區的礦調、礦點檢查工作,表明區內金多金屬礦產成礦條件優良。勘查區內現工作基本都處于普查前期,工作程度較低。隨著勘查工作的不斷深入已知礦體規模會進一步擴大,同時通過異常查證力度的加大,勘查區勢必會發現一批新的金礦床(點)。綜合來看,整裝勘查區內找礦潛力巨大。
2.2 物化探找礦信息豐富
通過1∶5萬水系沉積物地球化學測量,溝里勘查區共圈出各類異常80余處。異常總體呈北西向展布,單體異常受近東西向構造控制明顯,具規模大、強度高、形態規整特點,經查證發現了一批金及多金屬礦床、點和找礦信息。全區顯現出金礦聚集區的雛形。經1∶20萬區域化探掃面,區內圈出1∶20萬水系異常10余處,溝里地區地質勘查工作主要集中于果洛龍洼異常、德龍異常和色日德異常區。1∶5萬高精度磁法測量工作,圈出多處異常。其中C2-7號磁異常為一強磁異常,異常區發現有達日吾勒哈磁鐵礦點。C2-11號磁異常區分布有HS36、37、38號1∶5萬水系沉積物綜合異常。C2-6磁異常:異常由很多個零星小異常組成,整體走向呈北西向,異常與HS63號1∶5萬水系沉積物綜合異常吻合。C2-3、C2-4磁異常:該異常由正負相伴,南邊為正異常,北邊為低緩的負異常,該異常與HS72、73號1∶5萬水系沉積物綜合異常大致吻合。綜合來看,區內物、化探異常反映的找礦信息明顯,找礦潛力巨大。
P612[文獻碼]B
1000-405X(2016)-6-1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