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超 苗佳 劉傳鋼
(四川省核工業二八三大隊四川達州635000)
論新形勢下地質礦產勘查及找礦技術
■程超 苗佳 劉傳鋼
(四川省核工業二八三大隊四川達州635000)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礦產資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加強地質礦產勘查及找礦技術的研究對我們的經濟發展具有重大影響,對我國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筆者結合了我國目前的找礦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能夠引起從事地質勘測人員的重視,為我國地質勘測事業提供有效的幫助。
地質礦產勘查找礦技術
我國經濟發展目前仍舊需求大量的資源,我國大部分的大型支柱性產生均存在著礦產資源貧缺的問題,而我國的大部分的礦產資源都在偏遠的地區中分布,因而具有較大的找礦難度,開發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難度。這就要我們認真地分析地質勘查以及找礦過程中常用的原則與方法,在吸收過去經驗的前提上不斷創新,使地質找礦勘查的水平得到不斷的提升,推動經濟社會的發展。
1.1 物探技術的運用
物探是地球物理勘探的簡稱,利用的巖石物理性質有:密度、磁導率、電導率、彈性、熱導率、放射性,與此相應的勘探方法有:重力勘探、磁法勘探、電法勘探、地震勘探、地溫法勘探、核法勘探。物探技術的應用能夠幫助找尋與擴大對能源礦產、有色金屬礦產、非金屬礦產的尋找,取得卓越的效果。使用物探技術之前要對勘測區的地層、巖體、礦石等進行詳細的調查,掌握其參數與性能后,才能確定能否應用物探技術。
1.2 探技術的應用
化探技術是地球化學找礦的一種方法,在對金屬礦產的查找中使用化探技術的結果較物探的結果更為顯著。早期的化探分析﹐ 以半定量光譜分析和比色分析為主。隨著科學技術的持續創新,高靈敏度、高精度的化學儀器進入研究地球化學勘查的領域,經過對隱伏礦的存在方式與遷移機制的持續研究,提出了非常多使用化探技術找礦的新辦法。現在應用較多的化探儀器為:多道等離子光量計,原子熒光光度計,氣相色譜儀,液相色譜儀等,其他比較輕便的單元素高靈敏度測定儀器有﹕ 測汞儀 ﹐激 光熒光型測鈾儀 ﹐測氡儀 ﹐測氦儀等。
1.3 找礦技術
主要利用電磁波的反射與信息收集來達到掌控地下資源的目的,在非洲努比亞進行的金礦找礦工作中,采用這種方法通過遙感圖像處理以及蝕變信息提取分析圈定了金礦靶向區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在我國國內進行該種方法的運用時存在有幾個先天性難點,一是成本較高,無論進行何種種類地下礦產資源的勘探,其勘探成本是必須要考量的一點,而采用遙感技術進行的探測需要一系列設備設施的運用,且在勘探過程中需要一大批技術人員的輔助支持,因此如果對某已開采地下礦特別是錫礦資源進行深層地下礦產資源的勘探時不得不考量是否能夠承擔經濟壓力;二是該種勘探對地形和地質條件的要求也相對較高,雖然在戈壁、荒漠、盆地等地質結構較為簡單且斷裂層發育較為成熟的地區效果較好,但對于我國大多數礦產資源分布區域(尤其是西南地區山區林立、存在熔鹽地質且地層較為復雜)該種探測方式容易受到山區礦產自由磁場影響而導致勘探數據出現巨大的偏差,而且該種勘探方法只能大致確定位置,但對礦產資源開發運用極為重要的地下礦產資源儲量和礦脈走向探測相對精準度不夠高,這容易造成后期大量的無用施工,造成資源浪費。
1.4 大比例找礦技術簡介
所謂大比例找礦技術就是在已知的相關礦區內,運用大比例尺實施地質找礦活動,通常這種比例尺的比例為1∶25000~1∶100000。運用大比例尺實施找礦能夠更好地發現礦區內相關的深部礦和潛伏礦,可以更好地提升礦產資源的產量,有效提升礦產資源實際的利用率,提高已知礦區內相關資源的實際開采率。實際運用大比例技術實施找礦的過程中,可以更為有效地提升找礦實際的精確性,對找礦行業而言比較常用的比例尺通常為1∶50000,可以全面地對礦區實施有效搜索,對礦區內相關礦產存儲量進行有效的了解,對礦產資源實際分布的相關范圍進行劃分,對礦產資源種類可以有更好的了解,為進一步的開采活動提供科學可靠的數據,深層的礦體可以通過大比例找礦技術深度挖掘出來,大比例找礦技術能夠使人們準確地了解礦體實際的埋藏位置,可以更為有效地提升找礦預測的精準度。
2.1 將傳統與現代技術進行融合
基于目前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對礦產資源所提出的新要求,面對地表淺表層礦產幾近匱乏的現狀,為了實現礦產資源的科學且高效開發,就需要將傳統找礦技術與現代化技術手段進行有機融合。具體來講,可采用巖土技術為基礎,利用巖石的物理性質與成礦的規律,實現礦產資源評價標尺的制定,在此基礎上明確礦產存在與否,如果存在要進一步明確礦產資源埋藏的深度;采用現代技術手段,通過相應技術設備的應用來精確礦產資源埋藏的深入等,并以科學且全面的數據分析工作來提升找礦的效率與精準性。而將GPS技術應用于找礦工作之中,則能夠通過這一導航自動定位系統來實現相應三維坐標的獲取,并將其與找礦技術相結合,通過光譜儀等現代技術設備來實現科學的分析,提高找礦工作的效率。
2.2 實現三場異常相互制約技術與信息化技術的結合
三場異常相互制約技術指的是將地質、物探以及化探三種技術進行融合,進而通過技術的融合與創新來實現對一些埋藏較深礦山的勘測,實現找礦技術的落實以提高該項工作的效率與質量。但是,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該項技術手段無法確保數據的精準度,因此在針對埋藏較深礦山進行勘查與找礦時,則需要實現有針對性的應用。其次,要實現信息化技術在該項工作中的應用。信息化技術手段的應用能夠通過對剝蝕程度的分析以及對礦床分布規律的掌握來確保該項工作的順利落實。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主義經濟的不斷發展,為了進一步滿足當前社會對礦產資源的實際需求,就需要積極且完善的落實地質礦產勘查找礦技術工作內容,并結合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來實現相應找礦技術的完善落實,為提高地質礦產勘查工作的效率、提升找礦的精準度奠定基礎,進而為進一步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事業的發展提供保障。中國地質礦產勘查技術盡管還有很多的不足,但只要持續積累實踐經驗,把勘查難點突破,一定可以在不久的將來得到明顯成績。
[1]楊聯榮,郭峰利.新形勢下淺析當前地質礦產勘查及找礦技術 [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12.
[2]杜瑞慶.深部鐵礦勘探的地球物理找礦模式研究—以河南省某鐵礦區為例 [D].北京:中國地質大學,2013.
P62[文獻碼]B
1000-405X(2016)-6-228-1
程超(),男,本科,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為地質調查與礦產勘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