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峰等

眼下,走進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舞陽河貫境而過的貴州大龍經濟開發區,北侗民居風格建筑鱗次櫛比,碧水環繞、綠樹掩映下的濱江公園環境幽雅。望得見山,看得見水的大龍“容顏一新”,一座綠色生態工業小城躍然青山綠水間。
享有“黔東門戶”“荊楚咽喉”交通區位優勢的大龍,生態良好,植被蔥郁,人水和諧。多年來,大龍經濟開發區依托區位優勢,以舞陽河為界,北部規劃建設工業園區,南部發展居住、商貿、倉儲、物流區,依托銅仁南站一心高鐵城融合民族與現代元素的規劃建設,著力打造產業集聚之鎮、綠色宜居之鎮、濱河活躍之鎮和文化交融之鎮。
圍繞創建國家級經濟開發區、建設生態文明工業新城的目標,經10余年的發展積累,大龍經濟開發區初步形成以銀星汞業(重力科技環保)為代表的汞系環保產業、以紅星錳業和煤電錳一體化項目(匯成新材料)為代表的錳系產品精深循環、以奇輝陶瓷和東億電氣為代表的打火機產業基地、以富華國際鞋城和匯鑫鞋業為代表的勞動密集型園區,并深入開展環保專項整治,科技、環保、循環、低耗形象日益凸顯。成功創建省級清潔生產試點示范園區、返鄉農民工創業示范園區、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
如今的大龍,工業城鎮化與“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協調推進,特色新型城鎮化、生態工業化走在全省前列,山凸顯、水外露、林蔥綠、氣透爽,生態良好、經濟發展的生態工業新城美景嶄露,正成為貴州乃至湘黔邊區生態工業城鄉一體化建設的示范標桿,得到中央、省、市領導的充分肯定。(責任編輯/哈文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