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亭 陳雪嬌
【摘要】以動畫、漫畫、游戲為重要組成部分的日本動漫承擔著文化外交的職能,其經典作品《犬夜叉》以天馬行空的場景設置、百轉千回的愛情主線、精致的畫風、流行的聲優、唯美的配樂為看點,不僅在經濟上收益頗豐,更成為傳播日本文化的使者。《犬夜叉》對中國動漫的啟示表現在本土文化選擇、全齡受眾設定、漫畫先行的出版模式以及全方位開辟動漫發行路徑等方面。
【關鍵詞】日本動漫;《犬夜叉》;編制;發行;文化輸出
【作者單位】方亭,西安石油大學新聞系;陳雪嬌,西安石油大學人文學院。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新媒體時代日本動漫文化傳播研究”(編號13XXW011)階段性成果。
日本動漫包括動畫、漫畫、游戲、COSPLAY以及各種周邊產品,是日本文化外交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優秀的動漫作品不僅在日本深受喜愛,在海外也風靡一時。《犬夜叉》是日本動漫的經典作品,由著名漫畫家高橋留美子于1996年開始在《周刊少年Sunday》雜志上連載,是描寫戰國穿越故事為題材的長篇漫畫。其主要講述中學三年級女生日暮戈薇在15歲生日的那天通過自家神社的食骨之井穿越時空來到500年前的戰國時代,意外射碎了擁有無限力量的“四魂之玉”,為了尋找散落于各處的“四魂之玉”碎片,與半妖犬夜叉以及在途中相繼加入的小伙伴珊瑚、彌勒、七寶等一起展開冒險之旅的故事。這部漫畫連載歷時12年,共含558話,銷量愈4500萬冊,并獲得第47屆小學館漫畫賞。《犬夜叉》先后被改編為多種藝術形式,如舞臺劇、TV版動畫、劇場版、網絡游戲、廣播劇、輕小說等。其中網絡游戲一類就產出數十款精品,比如玩家在《詛咒假面》中可以體驗到不輸于原作并融合冒險與RPG兩種不同樂趣的全新體驗;《祭典之詩》請來所有動畫配音的聲優參與制作,在畫面方面也采用2D動畫渲染技術風格式的表現方法,讓玩家可以體驗最接近原作的風格表現;《戈薇的戰國日記》則是頗受女生歡迎的犬夜叉和戈薇戀愛養成游戲。除此之外,圍繞《犬夜叉》的動漫衍生品無數,愛好者的COSPLAY活動不斷。總而言之,《犬夜叉》是一部傳播極廣、人氣極高、值得探究與借鑒的動漫作品。
一、《犬夜叉》雜糅的劇情設置
動漫作品之所以風靡全球,不僅受到青少年的追捧,也倍受成年人關注,正是因其創造了一個不同于現實生活的想象世界。從使用與滿足的角度來說,其成為現實平庸生活的替代性選擇;從培養教化的角度來說,其迎合受眾對真善美的追求。有學者這樣評價與《犬夜叉》相似的《海賊王》:“我國青少年在觀看《海賊王》 時獲得的替代性滿足包括兩個層面:一是夢想的激勵, 二是友誼與團隊精神。” [1]《犬夜叉》的劇情設置不僅符合而且超出上述兩個層面,是集科幻、愛情、穿越、冒險為一體的動漫作品。
《犬夜叉》的時代背景設置在日本的戰國時期,那是一個妖與人類共存的時代。劇中的妖并非中國神話里的妖,以《西游記》中的妖怪為藍本,中國妖的形象通常是兇殘狡詐、象征著惡,被稱為妖魔鬼怪;而《犬夜叉》中的妖是最高等的生物,擁有強大的法力和無限的壽命,近似中國文化中的神仙。《犬夜叉》假托神怪世界,因其與日常生活的疏離而格外引人入勝。比如其對武器的設定充滿想象,巫女桔梗和戈薇的武器——弓可射出破魔之箭,具有凈化黑暗罪惡的能力;犬夜叉和殺生丸所使用的武器鐵碎牙和天生牙都是用其父西犬國王的牙齒鑄成,前者是殺人于無形的利刃,后者則為救人于水火的圣器。同時,《犬夜叉》中穿越情節的設定連通古今,戈薇通過井在戰國巫女和現代學生之間自由切換,犬夜叉也多次穿越到現代與戀人相見,引領粉絲們進入光怪陸離的奇幻世界。日本動漫中《十二國記》《今天開始魔王》等穿越劇情或多或少地影響了中國網絡小說的創作者。
《犬夜叉》中的愛情線索纏綿悱惻,容易引發青少年受眾的心理認同。無論是搞笑的犬夜叉游走于桔梗與戈薇間的微妙情感,還是美型的殺生丸對鈴至死不渝的愛戀,珊瑚與彌勒的日久生情、鋼牙對戈薇的默默愛慕都打動人心。少年熱血型動漫愛情元素相對單一,很少出現多角戀;以愛情元素為看點的少女系漫畫缺乏打斗元素與奇幻色彩,很難吸引男性受眾。《犬夜叉》在劇情設置上很好地中和了少年和少女漫畫的賣點,除愛情線索外,還承擔了探險類動漫的母題:犬夜叉與戈薇在途中遇到了世代被詛咒的和尚彌勒、立志復仇的除魔師珊瑚以及可憐的小狐妖七寶,五人結伴而行,一路上歷經磨難、斬妖除魔,結下深厚的情誼。《犬夜叉》除妖歷險類的劇情模式有明顯COS《西游記》中的人物設定與劇情模式的痕跡,與中國青少年的文化基礎接近,從而在跨文化交流中容易獲得共鳴。
二、《犬夜叉》精良的編制水準
《犬夜叉》角色與場景上的精致畫風顯示出日本動漫高超的技藝。在人物形象方面,每個角色特征顯著,比如犬夜叉有狗耳朵,半妖時是白發配黃眼睛和紅衣,帥氣十足,在朔月會變成黑發搭配黑眼睛,憂郁可愛;戈薇是美少女系,身穿短裙校服,清純活潑;七寶是黃色狐妖,屬萌寵系;殺生丸為美型系,服飾以紅白為主,雍容華貴。《犬夜叉》除有精美的人物形象外,其場景刻畫也獨具匠心,每一個場景都與人物故事搭配,層次分明、情景交融。
《犬夜叉》優秀的聲優選擇使動畫延續了漫畫的輝煌。聲優公司是日本動漫產業中的重要部分,聲音的演繹是動畫作品成功與否的關鍵。《犬夜叉》聲優陣營豪華,配音演員能夠根據角色的需要調整聲線。犬夜叉的聲優山口勝平用一種男孩般的不羈、時而溫柔時而高昂的聲音表現了犬夜叉熱血、單純、可愛、暴躁的特點。“在關于犬夜叉聲優的觀眾評論中,有一幕一再被提到:犬夜叉被奈落打傷躺在床上幽幽地說,‘恨著我的桔梗, 想要殺死戈微的桔梗,你在哪里啊?我的桔梗。哀怨、迷茫、痛苦的犬夜叉用最后一句‘ 我的桔梗深深地震撼了觀眾。犬夜叉那種無藥可醫的心痛被表現得淋漓盡致,與他平常的粗線條形象形成了極大的反差。”[2]而女主角戈薇的聲優雪野五月用溫柔、甜美、干凈的聲音演繹出外表溫柔、內心堅強的女性形象;其他插科打諢的次要人物都能體現出日本聲優團隊的不凡實力。
《犬夜叉》的配樂體現了日本動漫制作團隊對細節的重視。合情合景的音樂賦予作品跨文化傳播的優勢,恰到好處的配樂可以渲染氣氛,調動觀眾的情緒,使作品與觀眾心意相通。著名音樂創作人和田熏擔任《犬夜叉》的音樂制作,無論主題曲還是插曲都由日本著名的歌手及樂隊演繹,有BOA 、濱崎步、安室奈美惠和V6、小事樂團等,在曲風、作詞方面力求達到與情景相得益彰。《慕情》是犬夜叉和桔梗相戀時的配樂,其舒適浪漫的風格恰好表現了少年情竇初開、如夢如幻的內心世界;《哀歌》曲風哀怨婉轉,在犬夜叉和其母親被下人冷落的場景播放,將母子二人的悲涼和傷心渲染得淋漓盡致;《妖兄殺生丸》曲風冷冽、基調陰冷恐怖,與殺生丸高傲王子范的風格相得益彰;七寶和冥加爺爺的配樂則相對輕松愉悅,這也正與他們可愛詼諧的性格和形象完美融合。
三、《犬夜叉》獨到的文化內涵
任何藝術形態都蘊含了自己獨特的文化內核,《犬夜叉》綜合日本文化典型因子,在動漫傳播過程中對觀眾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犬夜叉完結篇》第一話中,神無吟詩出場,“不愛紅塵誤,偏得命茍延。今宵何所戀,夜半月中天。”這是日本第67代天皇三條院因眼疾退位出家前所作詩句,表達他茍活于世并非出于本愿,唯一留戀的是他眼中朦朧的月光。《犬夜叉》中利用俳句、古語、日式建筑和傳統故事的文化植入方式出現多次。動畫中人物的名字也富含文化因素:犬夜叉的名字中“犬”字體現出他狗的特征;“夜叉”在梵語中原指吃人的鬼,“夜叉”皈依佛法后,面惡心善,母貧父貴。創作者給男主角起名字的時候,正是隱含了這些特征:“一是取其性格兇悍、迅猛、火爆之意,這與作品里男主人公的形象是一致的;二是取其雙重性格之意,男主人公的母親是人類、父親是妖怪,因此,他是一個半妖,同時具備人類的善良和妖怪的兇惡;三是取其‘守護之意。” [3] 桔梗是日本常見的一種野花,日本小說家連城三紀彥筆下的小說《一朵桔梗花》主要描繪大正時期青樓女子“無望的愛”:為了見到當警察的心上人只能再制造一起兇案。《犬夜叉》中巫女被命名為“桔梗”暗含幸福零落之意。犬夜叉和親哥哥殺生丸雖有血緣關系卻并不親密,與伙伴戈薇、珊瑚、彌勒、七寶等人雖沒有親緣關系,卻能夠組成齊心協力的團隊,這正體現了日本人對于群體的觀念——注重集體團隊高于血緣關系。
同時,《犬夜叉》還體現了日本民族精神中“菊與刀”的兩面性。菊是日本皇家的家徽,刀是其武士道的象征。從這個含義出發,“菊與刀”象征了日本人既黷武而又愛美、既倨傲又有禮的矛盾性格——民族兩面性。[5]劇中男女主角以及桔梗三人雖有著復雜深厚的感情,但彼此之間很少提及,即使是表達愛慕也是用委婉語,比如“我會保護你”等,這正暗合日本文化中內斂、曖昧的菊文化特色。《犬夜叉》中有大量的武斗場面,主角們通過各種打斗戰勝敵人,這印證了日本文化崇尚武力、鋒利堅韌的刀文化的一面。與許多經典動漫一樣,《犬夜叉》對日本文化基因的不斷呈現充分發揮了文化產品柔性外交的功用。
四、《犬夜叉》對中國動漫產業的啟示
近年來,我國非常重視文化軟實力的提升,動漫作為創意型文化產業的重要表現形式,若能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蓬勃發展,在海內外占有一席之地,將對中國文化的傳承與傳播意義非凡。集漫畫、動畫、電影、游戲、舞臺劇等形式全方位傳播的《犬夜叉》不僅成為經濟上的贏家,也承擔起文化使者的職責。《犬夜叉》的成功對中國動漫產業有如下啟示:
第一,體現本土文化特色,打造全齡化的動漫世界。動漫制作者可以在作品中加入大量的本土文化特色,比如價值觀念、生活習慣、審美特色、傳統文化等,這些特征不僅使動漫內容更加飽滿,而且可以達到文化傳播的目的。雖然中國動漫的制播水準在逐年上升,國產電影《大圣歸來》高超的特效與精美的場景可以代表中國動漫發展的新高度,但整體而言,中國動漫缺乏宏觀視野、表現形式單一、傳播路徑固化、受眾低齡化的傾向依然顯著,許多國人對國產動漫的印象依然停留在《哪吒鬧海》《黑貓警長》《喜洋洋與灰太狼》之上。“中國動漫產業對受眾的低齡化定位,主觀上沒有認識到動漫文化的底蘊與功能價值,客觀上與市場脫節,造成的不僅僅是中國動漫產業的市場危機,更蘊含著嚴重的文化危機與創新危機。” [5]因此,從劇情設置、文化傳承的角度打造全齡化的動漫世界是日本作為世界第一動漫大國給予我們的啟示。
第二,漫畫先行、動畫隨后出版模式值得借鑒。由于漫畫的生產成本較低,可以將其視為檢測動畫市場影響力的風向標。日本的動畫在創作成TV動畫前大都有漫畫這一形式存在,而動畫制作公司會提前考察市場,以有大量粉絲的漫畫為開發首選,這極大地保證了動畫的收視率。日本動畫出版通常在準備期就有非常全面的市場考察。《犬夜叉》在開拍前,動畫公司曾以《犬夜叉》連載漫畫的熱度和銷量為參考對象,注意到漫畫受到廣大青少年甚至是成人的喜愛,并且已擁有大量的粉絲,于是選擇了在漫畫繼續連載的同時制播動畫,將廣大“犬夜叉”迷心中喜愛的各個角色以熒屏動態的方式展現出來,成果斐然。相反,中國的動畫通常由動畫制作團隊直接創作,人物設置基于小說而非漫畫,對人物形象的定位把握不足。日本動畫經常伴有大量配樂,而中國動畫忽略音效,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畫面的情境感,使音樂這一跨越國界的語言生命力匱乏。
第三,全方位的動漫發行路徑有待開辟。除動漫制作方面的創新外,動漫發行推廣也至關重要。如開發配套的游戲,制作電影版的動畫,以舞臺劇、廣播劇、COSPLAY活動的形式積累人氣都可以起到推廣發行、擴大影響力的積極作用。動漫發行者需重視新媒體平臺的搭建,組織愛好者開展線上線下活動,利用網絡在跨文化傳播中的平臺功能,促進以動漫為載體的文化輸出。動漫產業是構建國家形象效果顯著的柔性戰略工具,在國家形象文化外交備受關注的今天,我國需要進一步提升動漫的制播水平,擴展動漫出版發行路徑,促使其更多地承擔語言文化使者的職責。
參考文獻
[1]楊銀娟. 替代性滿足:我國青少年對日本動漫出版物的解讀研究[J]. 出版發行研究,2012(8).
[2]駱敏,熊慧. 從犬夜叉看日本動漫作品的成功經驗[J]. 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7).
[3]郭婷婷. 動漫世界中的日本文化探析[J]. 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4(4).
[4]束必銓,周建明. 日本 “向右轉”的民族兩面性解讀[J]. 太平洋學報,2012(12).
[5]劉華,黃金池. 中國動漫產業受眾定位低齡化的危機與應對[J]. 北京社會科學,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