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立芳

在中國傳統觀念中,冬季是進補的好時節,很多人喜歡吃一些熱性食物和補品,如羊肉、狗肉、老母雞、人參、桂圓等。尤其有孕婦的家庭,家里的老人唯恐孕婦的營養跟不上,今天給煲個參湯,明天給燉只老母雞。可是往往好心辦了壞事,因為有些補品并不適合孕婦食用。那么,孕婦冬季需要進補嗎?針對不同情況,如何有針對性地進行食補呢?
盲目進補小心補出“熱毒”
人們冬季進補的初衷,往往是擔心營養不夠。現代醫學證明,人體所需的營養素不下百種,其中一些可由自身合成、制造,但無法自身合成、制造必須由外界攝取的約有40余種,可分為七大類:蛋白質、脂肪、糖類、礦物質、維生素、膳食纖維和水。
對于孕婦來說,如果要進補也是補充七大類營養素,而且要盡量從食物中獲取。雖然脂肪和糖類也在七大營養素之中,但是孕婦不能吃過多脂肪類、糖類食物,以免引起高血壓、高血糖。
冬季進補人們比較青睞的羊肉、狗肉等溫熱性質的肉類以及人參等補品,并不適合孕婦大量食用。孕婦由于陰血聚以養胎,多產生陰血虛、陽氣勝的現象,往往火氣大。這時候如果過多食用性溫,大熱的食物,容易出現“火上加火”的情況。另外,容易上火的水果也不能多吃,比如橘子、荔枝、桂圓等。
中醫認為“產前宜涼,產后宜溫”,因為大部分女性在懷孕后陰血偏虛,內熱較重,這時候再吃補陽的東西,補得多了可能會出現“熱毒”,孩子生下來之后容易長濕疹。
根據體質有針對性進補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尤其是在家里有孕婦的情況下,老人每天更是變著花樣做飯。一般情況下,孕婦做到合理膳食,營養均衡就可以,沒必要刻意去吃一些補品。需不需要進補,要看孕婦的體質。
如果孕婦是痰濕體質,可以適當用一些人參、白術、茯苓,但是陰虛者不能用。如果孕婦陰虛比較明顯,可以用地黃、山藥、山茱萸等藥材進行調理,比如用藥材泡水或者在煲湯時加入。孕婦如果覺得自己需要進補,最好到醫院咨詢,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藥補或食補,切不可隨意進補。就拿冬天進補最常見的羊肉來說,陰虛者吃了可能會導致內熱更剩,但是痰濕者的情況恰恰相反。這種孕婦由于水濕比較重,是可以適當吃一些羊肉,用溫熱的力量來化水濕。
孕期各種小狀況食補來解決
在懷孕期間,孕婦往往會出現一些小狀況,比如貧血、水腫、咳嗽、便秘等。當遇到這些情況時,孕婦能不用藥盡量不用藥,有針對性地采取食補的方法可能就會起到不錯的效果。
有些孕婦到了孕晚期,會出現貧血的癥狀。如果有這種癥狀,可以適當補充一些紅棗、花生、核桃,也可以少量吃一些羊肉。但是,孕婦如果有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等并發癥,那么是不適合補充上述食材的。如果孕婦本身的體重就超重很多,這時候再給她補充肉制品,那么不僅會讓她繼續增重,也會使胎兒長得過大,不利于順利分娩。
有些孕婦在孕后期會出現水腫,腿和腳都腫得比較厲害,這時候可以適當吃一些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比如魚類。家人可以給孕婦熬點鯉魚湯、鯽魚湯。隨著孕周越來越大,胎兒到了腹腔會壓迫直腸。胎兒的壓迫使得孕婦腹部的血液循環、排泄都會受到影響。如果孕婦大便比較干的話,可以適當吃一點核桃,不僅可以起到潤腸通便的作用,而且還能補腎,對孩子的毛發也好。如果孕期出現腹瀉的癥狀,可以吃一些健脾的蓮子、山藥等藥食兩用的東西。如果孕婦出現咳嗽的癥狀,可以適當用一些百合。準媽媽一定要根據自己的情況,有必要進補再進補,沒必要進補的話千萬不能盲目亂補。即便要補,孕婦也要用一些比較平和的食材,比如魚湯、紅棗、核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