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生周刊》記者 于海軍
高考改革方案密集發布
□ 《民生周刊》記者 于海軍

高考改革是教育體制改革中的重點領域和重要環節,關乎國家發展大計,關系到每個家庭的切身利益,也關系到千萬學子的前途命運。據初步統計,目前,全國已有16省份先后出臺了本地區高考改革方案。今年上半年,各省份密集出臺相關改革方案,內容上,改革招生批次和科目設置是多省份改革的重點。
今年3月底,北京、江西、上海、遼寧、福建、四川、廣西、湖北等多個省份,將本科第二批與本科第三批合并錄取。合并本科二批、三批有利于消除社會對本三錄取的高校畢業生的偏見,推動民辦本科院校和獨立學院發展,有利于今后高校畢業生平等就業。所有的本科大學都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公平競爭生源,更加注重公平。淡化了對高校劃分層次的觀念,減少了對學校招生工作在人為和行政方面的干涉,更好地體現了學校招生的自主權,有利于形成高校公平競爭的環境。同時也將促進學校加強教育教學改革,推進學校轉型升級,提高學校的核心競爭力。
廣東、江蘇、浙江、江西等多個省份將實行“3+3”的考試模式。“3+3”模式指考生總成績由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成績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3個科目成績組成。計入總成績的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由考生根據報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長,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選擇。此前我國大多數地區,高考為“3(語數外)+文科綜合”或“3+理科綜合”,為準備高考,一些高中從高二時就分文理科教學,容易導致學生知識結構不完整。新高考改革取消文理分科,所有學生除學習一樣的語數外科目以外,在其他6門科目中可以任選高考科目
此外,北京市高考改革還確定,英語聽力考試從筆試中分離,一年兩次實行機考等。除此之外,廣東省實行英語科、學業水平考試“一年兩考”。海南省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普通高中學生在修業期間可參加兩次外語考試,選擇其中最好的一次成績計入高校錄取總成績。上海、江浙等多地也公布了類似內容。對英語考核進行松綁,有助于把學生們從繁重的英語考試中解放出來,有助于挖掘學生的專業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