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 秀英 張玉光/內蒙古自治區動物衛生監督所
?
動物衛生行政處罰與行政強制的區別
石泉 秀英 張玉光/內蒙古自治區動物衛生監督所
2014年,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法制辦通過《政府與法制》刊登的“自治區行政執法工作現狀及改進建議”一文對當前行政執法工作中存在的重點、難點問題進行梳理,指出一些部門的執法人員對自己實施的行政執法行為沒有正確的理解和把握,不清楚行政處罰和行政強制的區別,該強制的實施處罰,該處罰的實施強制,實施行政處罰以罰代管,不注重教育和引導,不注重對事態的長效控制。筆者闡述了動物衛生行政處罰和行政強制區別。
動物衛生行政處罰是指依法享有行政處罰權的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根據動物衛生行政法規定,依照法定程序,對違反動物衛生行政法律規范,尚未構成犯罪而應當承擔行政法律責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所做出的行政制裁。與公安行政處罰、土地行政處罰、衛生行政處罰等一樣,是我國行政處罰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行政處罰的分支。
動物衛生行政強制是包括動物衛生行政強制措施和行政強制執行兩方面。《動物防疫法》第五十九條對動物衛生行政強制措施做出了明確規定,即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在執行監督檢查任務時可以采取對法定動物、動物產品按規定采樣、留驗、抽檢以及隔離、查封、扣押、補檢、沒收銷毀、查證驗物等強制措施。動物衛生行政強制執行是指當事人在《動物衛生行政處罰決定書》規定的期限內不能主動履行處罰決定的義務,動物衛生行政處罰的實施機構采取措施或申請人民法院,依法強制履行義務的一種執行方式。
動物衛生行政處罰是對動物防疫違法行為的制裁,是針對管理相對人違反動物防疫行政法律規范行為的制裁,即違反動物防疫行政法律法規的行為必定受到行政處罰,法律、法規沒有規定法律責任的,不能實施動物衛生行政處罰;動物衛生行政強制措施是在行政決定做出之前采取的暫時性的強制手段,目的主要是為了證明違法行為標的物的存在,便于行政決定的做出或者行政目的的實現,不能作為制裁手段;動物衛生行政強制執行是為了保證動物衛生行政處罰的適用,在處罰決定生效后采取的一種執行行政決定的行為,是一種執行方式。
《動物防疫法》法律責任部分第七十三條、第七十五條至第八十三條均對各類違法行為的處罰做出了明確規定,即動物衛生行政處罰實施主體為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設立的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第五十九條規定對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動物、動物產品及相關物品采取的行政強制措施,第七十三條對飼養動物不按強制免疫計劃進行免疫接種、種用乳用動物不按檢測規定處理、運載工具未按規定及時清洗消毒等違法行為采取代作處理的行政強制措施,均明確了動物衛生行政強制措施的實施主體為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而動物衛生行政強制執行可以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適用,也可以由人民法院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