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琦,馬 韜,曾文治,黃介生,伍靖偉,常志富(.武漢大學水資源與水電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武漢 43007;.內蒙古河套灌區 義長灌域管理局,內蒙古 五原 0500)
土壤鹽漬化問題日益嚴峻,據全國第二次土壤普查結果表明,我國鹽漬土總面積高達3 600萬hm2[1],已經成為土地資源破壞、降低農業產量的主要原因[2]。水分是作物必不可少的生長要素,直接影響著作物的生長狀況,氮肥則與葉綠素的形成、產量高低息息相關,而作物主要通過根系來吸收水分和氮肥。目前有大量針對土壤不同鹽漬化程度對根系吸水影響的研究,但是水分、鹽分、氮肥三者同時對根系吸水的影響研究則鮮有報道。本文主要討論水分、鹽分、氮肥三個因素對根系吸水的影響,并詳細探討了三者對蒸騰作用、水分利用率的影響。
本實驗于2014年6-9月在內蒙古河套灌區義長試驗站永聯基地進行[圖1(a)]。內蒙古河套灌區地處北緯40°19′~41°18′,東經106°20′~109°19′,年降水量為139~222 mm,且集中在6-8月間,年蒸發量為2 200~2 400 mm,蒸降比在10以上。
本實驗在高為50 cm、內徑為30 cm的測桶中進行[圖1(b)]。測桶材質為鐵皮,桶壁厚度4 mm,在桶壁外包裹2 cm厚的泡沫保溫層[圖1(c)]。所有供試土壤均為粉壤土,取自永聯基地附近的農田耕作層(0~40 cm),填土高度40 cm,填土容重為1.3 g/cm3。

圖1 研究區地理位置與測桶示意圖Fig.1 Location of study site and schematic diagram of experiment bucket
實驗采用三因素全組合設計,研究因素為土壤含鹽量(S)、灌溉量(W)和施氮量(N),每種研究因素均設置兩個水平,其中鹽分以干土的百分含鹽量計,分別為:輕度鹽分脅迫S0(0.2%~0.45%)和中度鹽分脅迫S1(0.45%~0.7%);水分以田間持水量的百分比計,分別為水分脅迫處理W0(35%~55%)和充分灌溉處理W1(75%~100%);氮素的影響通過設置全生育期不施用氮肥的氮素脅迫處理N0和播種前按135 kg/hm2(以純N計)的最優施氮處理[3]N1來反映。3個因素一共8組處理,每組處理設置3個重復,共裝填24個測桶。
測桶所施肥料為尿素(含N 46%)和過磷酸鈣(含P2O518%),氮肥(尿素)施入量根據實驗方案確定,P2O5的用量一致,為180 kg/hm2,所有肥料均作為基肥于2014年6月2日一次性施入。施肥后每個測桶采用地膜覆蓋,以起到降低土壤蒸發量和保溫的作用。供試作物為食用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L),品種為LD5009。播種時間為2014年6月5日,采用人工點播。根據向日葵成熟情況,于 2014年9月17日-9月26日收獲,在向日葵全生育期內不進行追肥,其他管理措施(除草、除蟲等)與當地農戶一致。
在向日葵生長的3個關鍵時間節點(現蕾時、開花時和成熟時),在各組實驗處理中選取一株向日葵,稱取地上部分和根系的鮮重,并利用烘干法測得各部分干重、含水量及根系儲水量。將向日葵籽粒風干至含水率低于8%時通過稱重法確定其產量。由于測桶表面覆膜,因此不存在土壤蒸發,每隔一日稱量測桶重量并利用水量平衡法得到向日葵日騰發量。單株作物水分利用率(g/kg)為作物總干重質量(g)除以生育期內耗水量(kg)。此外,利用W.E.T傳感器(英國Delta-T公司生產)每兩天測量一次測桶的水分含量,并根據實驗方案確定各測桶的灌溉水量。
由表1方差分析可知,在現蕾時鹽分和水分處理對根系儲水量(RWS)有顯著影響(均為P=0.005),氮肥影響不顯著。在開花和成熟時,鹽分、水分和施氮量影響均不顯著。

表1 根系儲水量方差分析結果Tab.1 The results of RWS variance analysis

圖2 水、鹽、施氮量交互作用下對根系儲水量(均值±標準差)的影響Fig.2 Effect of water、salt and nitrogen coupling on RWS(Mean±S.D.)
由圖2(a)可知,在3個觀測時刻,S1處理的根系儲水量均小于S0處理,土壤鹽分含量的增大抑制根系的吸水作用[4]。現蕾時、開花時和成熟時S1處理的根系儲水量分別比S0處理的根系儲水量少51.69%、17.97%和13.11%,可知在苗期鹽分對根系儲水抑制作用較大,而隨著生育期的推進,兩個處理間差異減小。
在3個觀測時刻,W0處理的根系儲水量小于W1處理[圖2(b)]。由于本實驗設置,除人工灌水外向日葵沒有受到其他水分的補給,故W0處理下可供向日葵吸收的水分較少,W0處理對根系產生水分脅迫。
由圖2(c)知,現蕾時、開花時和成熟時N0處理的根系儲水量小于N1處理,說明氮肥脅迫會抑制根系吸水作用[5]。在3個觀測時刻,N0處理的根系儲水量分別比N1處理的減少17.12%、21.87%和27.57%,兩組處理間差異呈增大趨勢,說明氮肥對根系儲水的影響主要在花期和成熟期顯現。
由表2方差分析知,鹽分在開花時和成熟時對植株騰發量影響顯著(P=0.025和P=0.014),水分只在成熟時影響顯著(P=0.014),而施氮量在3個觀測時刻影響均不顯著。

表2 騰發量方差分析結果Tab.2 The results of ET variance analysis

圖3 水、鹽、施氮量交互作用下對騰發量(均值±標準差)的影響Fig.3 Effect of water、salt and nitrogen coupling on ET(Mean±S.D.)
不同鹽分處理時,見圖3(a),在現蕾時S1與S0兩組處理的騰發量相近。隨著生育期推進,兩組處理的騰發量都呈增大趨勢,但差異也逐漸增大,S0處理的騰發量大于S1處理,在開花時和成熟時,相比于S0處理,S1處理的騰發量分別減小12.68%和17.41%,說明在開花和成熟時較高的鹽分會抑制植株蒸騰作用,減少水分和營養物質吸收。
不同水分處理時,見圖3(b),在3個觀測時刻W0處理的騰發量均小于W1處理[6,7]。由現蕾至成熟,兩組處理差異逐漸增大,W0處理組的騰發量分別為W1處理51.06%、41.45%和36.90%。同時由圖可知,在開花至成熟階段,W1處理組的騰發量增幅較大達到了48.05%,說明水分在花期促進騰發量作用明顯,有助于籽粒的形成[8]。
不同氮肥處理時,見圖3(c),3個觀測時刻的兩組氮肥處理間差異不如鹽分和水分處理明顯。在現蕾和開花時N1處理下的騰發量略大,而在成熟時N1與N0兩組處理騰發量相近。說明氮肥主要在苗期、蕾期影響植株蒸騰,在花期和成熟期影響較小。
由表3可知,鹽分、水分、施氮量在現蕾時、開花時和成熟3個觀測時刻對水分利用率影響均不顯著。

表3 水分利用率方差分析結果Tab.3 The results of WUE variance analysis

圖4 水、鹽、施氮量交互作用下對水分利用率(均值±標準差)的影響Fig.4 Effect of water、salt and nitrogen coupling on WUE(Mean±S.D.)
由圖4(a)可知,在3個生育期中S1處理的水分利用率均小于S0處理,說明土壤含鹽量增大會減小植株對水分的吸收[9]。現蕾時、開花時和成熟時S1處理的水分利用率分別比S0減小61.18%、53.12%和4.57%。可知在現蕾和開花時,鹽分對WUE影響較大,鹽分脅迫會減小WUE。在成熟時,S0處理的WUE較開花階段減小,而S1處理較開花階段略微增大但仍小于S0處理。
由圖4(b)可知在生長過程中,WUE受水分影響呈現出小-大-小的趨勢。在不同水分條件下,W0處理的水分利用率小于W1處理的,說明水分脅迫會明顯減少作物對水分的吸收量[10]。在現蕾時、開花時和成熟時W0處理下的水分利用率較W1分別減小7.60%、45.94%和22.79%,開花時差異最大,說明蕾期為水分脅迫影響作物對水分利用的關鍵時期。進一步比較開花和現蕾時發現,水分充足處理組的水分利用率有明顯提高,提高了74.15%,而水分脅迫組處理的水分利用率僅提高了23.6%。
在不同施氮量的條件下,如圖4(c),在現蕾和開花時,N0處理下的水分利用率大于N1,N0處理分別使水分利用率增大15.39%和15.11%;而在成熟時,規律相反,N1處理較N0處理提高19.87%。說明在現蕾和開花時,氮肥脅迫組相較于無氮肥脅迫組提高了WUE,在成熟時施氮處理組提高WUE。
中度鹽分脅迫處理、水分脅迫處理、氮肥脅迫處理會減小根系儲水量、騰發量和水分利用率,具體而言:①對于根系儲水量,鹽分在苗期抑制作用明顯,氮肥在花期和成熟期抑制作用較大;②對于騰發量,鹽分在開花和成熟時抑制作用顯著,而此時充分灌溉會增大騰發量,相較之下氮肥影響效果較弱,主要影響時期是苗期和蕾期;③對于水分利用率,鹽分主要影響時期是現蕾和開花時,水分主要影響時期是蕾期,并且在蕾期充分灌水會提高水分利用率,而對于氮肥,在現蕾和開花時,輕度氮肥脅迫會提高水分利用率。
□
[1] 全國土壤普查辦公室. 中國土壤[M]. 中國農業出版社,1998.
[2] 王佳麗,黃賢金,鐘太洋,等. 鹽堿地可持續利用研究綜述[J]. 地理學報,2011,66(5):673-684.
[3] 曾文治,徐 馳,黃介生,等. 土壤鹽分與施氮量交互作用對葵花生長的影響[J]. 農業工程學報,2014,30(3):86-94.
[4] 王利春,石建初,左 強,等. 鹽分脅迫條件下冬小麥根系吸水模型的構建與驗證[J]. 農業工程學報,2011,27(1):112-117.
[5] 劉小芳. 玉米根系吸水調控機制[D].北京: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與生態環境研究中心),2013.
[6] 高 麗,楊 劼,劉瑞香. 不同土壤水分條件下中國沙棘雌雄株光合作用、蒸騰作用及水分利用效率特征[J]. 生態學報,2009,29(11):6 025-6 034.
[7] 羅永忠,成自勇. 水分脅迫對紫花苜蓿葉水勢、蒸騰速率和氣孔導度的影響[J]. 草地學報. 2011,19(2):215-221.
[8] Katerji N, Van Hoorn J W,Hamdy A,et al.Salinity and drought,a comparison of their effect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yield and evapotranspiration[J].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1998,36(1):45-54.
[9] 王 寧. 鹽分脅迫對不同作物與品種生理特性及水分利用率影響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農業大學,2012.
[10] 羅迪漢,王 勇. 不同灌水定額對覆膜滴灌玉米生長、產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J]. 節水灌溉,201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