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
先來說說年輕時是怎么胖的。
別誤會,跟懶沒關系,我20歲時就為了減肥每天跑1萬米,400米的操場繞25圈,羅永浩、孫紅雷都這么跑過,都獲得了階段性勝利。我沒有,因為意志力薄弱,可以跑,但跑完回宿舍的路上,怎么都繞不開食堂的夜宵,大碗牛肉河粉,加煎蛋。
運動這個事情只要不控制好,就會變成超級助消化運動。
當時減肥最有用的永遠都是三日蘋果餐之類,速效瘦身,然后趕緊交個男朋友。人類求偶是一場相當現實的社會實驗嘛。問題就是跟著同樣年輕且貧窮的男朋友,戀愛項目永遠都是吃麻辣燙,吃燒烤,偶爾下個館子,或者蹲在咖啡館一下午吃兩塊蛋糕。沒有一樣不是致命武器。
戀愛總是讓我發胖,胖到經常吃著吃著,對面的男人就有了微詞。我記得有次在吃麻油雞,當時的男友不知道為什么一筷子都沒動,只靜靜坐在對面,看我吃完整整一小鍋,還加了一碗米飯。隨后聽到不好的判決:你還是減減肥吧。
然后,就沒有了然后。
接著說說我是怎么瘦的,先聲明,目前我的體重依然談不上瘦,但體脂比不高。所以,看上去瘦。
看上去瘦,來自兩方面,一是我從來沒有停止過跑步。有一點,比起晚上的跑步,我發現更讓人瘦得快速的,是每天快走。你在房間呆坐了一天,到晚上才抽40分鐘空出門跑個步,效果并不如早中晚各出門散步3公里。不過呢,無論怎么動,都比沒動好。
但最重要的,還是吃。我20歲時口味很激烈,還經常跟人比過誰更能吃辣。現在不管誰約我出去吃飯,都會提前打招呼:對不起,不吃辣,最好也不要火鍋、燒烤、各種奇特的料理或者地方小吃。
不知道你們發現沒有,如果長期重油重鹽重辣,也就是長期在外面下館子的人,不管他吃多還是少,他或許也注意瘦身和運動,但效果始終不好,飲食便是罪魁禍首。
另外,介紹一個很有效的臨時減肥方法。就是當你不知道該怎么開始時,你或許可以先從這個方法開始:輕斷食。每個星期挑兩天,隨便哪兩天,這一天你只吃麥片、蘋果、雞蛋,沒有任何油鹽的東西。我通常選擇在出差的時候,來這么兩天,剩下的五天可以正常三餐。這個方法幫助我瘦了10斤。斷食有什么危害,我真的無法保證,但如果你每天都是胡吃海塞地過,餓一餓其實也沒什么不好。
現在來總結一下經驗。
首先,保持運動,這樣才能長肌肉,肌肉會讓你看上去瘦。其次,真的別再下館子了,最多一周一次,或者頂著別人的白眼,先把菜放在白開水里涮一涮。拒絕好心的男同事帶你去吃重慶小面、麻辣香鍋、海底撈。跟女朋友們去西餐館吃個沙拉喝杯紅酒,多好。日常補充以新鮮水果蔬菜、粗糧玉米麥片為主。
你真的應該去電影院看過《007》了,再讓我們復習一遍,為什么邦德可以穿著緊身西服打架?因為他在電影里從來沒吃過東西啊。
那么,為什么30歲后會變瘦?為什么30歲后會變瘦?
所以瘦的意思,就是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