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春,李艷大,舒時富,陳立才,李 星,盛華平
(江西省農業科學院 農業工程研究所,南昌 330200)
?
江西省油菜機械化生產關鍵技術模式研究
葉春,李艷大,舒時富,陳立才,李星,盛華平
(江西省農業科學院 農業工程研究所,南昌330200)
摘要:從區域分布、裝備水平等角度出發,概述了江西省油菜機械化生產發展現狀,研究了關鍵技術模式在江西的應用推廣情況。同時,比較分析油菜生產各環節機械化技術模式的經濟效果,提出技術模式的優化方向為:耕種環節選擇能較好適應機械化作業的品種;有條件的地方結合機械開溝免耕直播技術,加大推廣機械聯合精量直播技術;收獲環節同步發展機械聯合收獲和分段收獲技術,農機農藝部門結合,規范農藝技術,明確將機械收獲作為主推技術,加快改進機械裝備,降低機械收獲損失率。
關鍵詞:油菜;機械化;技術模式;江蘇省
0引言
江西省是我國油菜生產的主要省份之一,油菜種植面積和產量位居全國前列,2004-2013年年總產遞增率為5.8%,顯示出一定的發展趨勢[1-2]。近年來,隨著農村勞動力的轉移,油菜人工種植用工成本不斷增加,以人工種植方式為主的油菜生產方式在經濟效益上出現不斷下滑,江西油菜種植出現了種植規模小、生產分散和勞動力投入成本高等問題[3-8]。因此,穩定油菜生產、提高經濟效益和發展油菜機械化生產是必然趨勢。為更好地研究油菜機械化生產技術模式,本文從關鍵環節入手,以試驗為主,旨在分析不同關鍵技術模式在江西的應用推廣情況,提出技術模式的優化方向。
1油菜機械化生產現狀
油菜是江西省的第二大農作物,繼水稻生產機械化問題基本解決之后,加快推進油菜生產機械化是發展現代農業、建設新農村的重要內容[9-11]。
1.1油菜種植區域分布及規模
江西油菜種植主要以贛中及贛北的南昌、九江、吉安、上饒4市為主,占全省油菜總種植面積的68%[3]。其中,吉安市是全省油菜種植面積最大的地區,平均種植面積為11.6萬hm2,占全省油菜總種植面積的21%。九江是江西油菜產量和單產最高的地區,油菜產量為3.1萬t,占全省總產量的2.7%,單產為1 586kg/hm2,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340kg/hm2。
據統計,我國食用植物油的自給率不到40%。其中,江西油菜籽油占自給部分的58%,所以油菜種植在江西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2013年,江西省油菜種植面積、單位面積產量和總產量分別為547.98khm2、1 285.22kg/hm2和70.43萬t。2004 -2013年,年均增長率分別為3.19%、2.53%和5.8%。
1.2油菜生產機械化裝備水平
2013年,江西擁有油菜籽收獲專用割臺0.04萬臺,油菜收獲機0.11萬臺,位居全國第5位。近年來,江西農技部門不斷組織油菜機械化生產服務,推廣油菜機耕、機播和機收,使得江西油菜機械化生產快速發展。
當前,江西機械化生產水平仍然較低,2013年油菜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為14.39%。其中,機耕水平為28.34%,機播水平為5.23%,機收水平為4.95%,遠遠落后于全國平均水平。
2油菜機械化生產技術模式
2.1不同環節關鍵技術研究
長期以來,江西油菜生產一直沿襲傳統的生產作業方式,除耕整地外,油菜種植、田間管理和收獲環節主要依靠人工作業[12-13]。結合實地調研發現:江西油菜存在機械化生產技術推廣面不寬、技術的綜合配套和完善程度不夠等問題。為此,總結了近年來江西油菜種植和收獲環節較普遍應用的機械化技術,具體情況如下:
1)免耕直播機械開溝拋土覆蓋技術。在前茬作物收獲后,直接在稻板茬上施肥、撒播種子,然后在土壤宜耕期內用開溝機開溝,并將開溝土均勻拋撒在畦面上達到覆蓋種子,是一種輕型種植方式,可達到省工、節本及增效目的。2008年開始,江西農技部門在九江等地開展相關試驗并推廣應用,目前該技術已得到農民的認可,應用面積廣。本文試驗所采用的機具為油菜開溝機,常用的是后置式1KL-18型圓盤開溝機配套15型手扶拖拉機進行開溝,溝寬25cm,溝深20cm,畦面寬1.3~1.5m,拋土幅寬2.5m以上。該機具的生產率可達0.2~0.3hm2/h。
2)機械聯合精量直播技術。將翻耕、施肥、播種、開溝、蓋籽5道工序一次性由機械完成,滿足油菜免耕精量播種的農藝要求。所采用的機具為:油菜精量聯合播種機,配套動力為輪式拖拉機進行播種。2006年,2BYF-6型聯合播種機開始在湖南地區試驗,2008年以后在江西地區開展試驗研究,近幾年來呈快速增加的趨勢。本文試驗中選用黃鶴樓2BFQ-6型聯合播種機。主要技術參數:①作業幅寬2 000mm;②生產率0.42~0.72hm2/h;③播種行數6行;④種子用量≤0.2kg/667hm2;⑤出肥量25~60kg/667hm2;⑥配套動力36kW。
3)分段機械收獲技術。先將油菜割曬然后進行撿拾,試驗所采用的機具主要有為星光4SY-2油菜割曬機。主要技術參數:①作業割幅2 000mm;②割茬高度300~400mm;③工作效率0.4~0.53 hm2/h;④損失率≤1%;⑤配套動力55kW。
4)聯合機械收獲技術。采用聯合收獲機收獲油菜,割倒-脫粒一次作業完成,可在收獲的同時進行碎稈和均勻拋撒作業,實現秸稈還田。該機具在江西地區近年來在逐步增加,最早是在九江地區開展試驗并推廣,因其作業效率及便利性受到廣大農民認可,但存在一次性投入成本大和損失率大的缺陷。試驗所采用的機具為久保田4LYZ-1.8油菜籽收獲機。主要技術參數:①作業幅寬2 000mm,喂入量1.8kg/s;②生產率0.3~0.5hm2/h;③總損失率≤5.0%;④破損率≤0.5%;⑤含雜率≤4.5%;⑥配套動力50kW。
2.2不同播種(栽植)技術模式的對比試驗研究
試驗設機械開溝免耕直播、機械翻耕精量播種兩個處理,各處理種植面積不少于0.67hm2。觀察記載各處理油菜播種(移栽)期、開花期和成熟期及播種量、種植密度、作業機具名稱與型號、施肥與打藥時間及用量等。本試驗采用的油菜品種分別為贛油雜7號和潯油8號,實施地點為高安試驗基地和瑞昌市星明村。所得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播種方式下每667m2的油菜產量結構與經濟效益分析
從播種量上看,機械開溝免耕直播技術的栽植密度大于精量聯合直播技術;從用工量上看,機械開溝免耕直播方式用工量比精量聯合直播方式高出3倍,即每667m2的成本高出130元;從植株特性上看,每株角果數機械開溝免耕直播方式比精量聯合直播方式少26個,最終產量數據也小于精量聯合直播方式,原因主要是受品種生物學特性及栽植密度的影響。
試驗結果表明:機械聯合精量直播方式比機械開溝免耕直播方式經濟效益更佳,每667m2可節約成本130元,增加純利潤約200元。為此,提出耕種環節的優化方向:①從規模化種植的趨勢看,有條件的地方可結合機械開溝免耕直播技術,加大推廣機械聯合精量直播技術;②品種的選擇對高產、適應機械化作業等至關重要,要選擇能較好適應機械化作業的品種。
2.3不同收獲技術模式的對比試驗研究
機械化收獲的方式主要有分段收獲和聯合收獲。試驗設人工收獲、聯合收獲和機械分段收獲3個處理,各處理種植面積不少于0.67hm2。調查不同收獲方式的作業效率、勞動力成本、作業成本以及最終產量。試驗地點為彭澤縣芙蓉農場,試驗品種為中油雜2號,播種方式為直播,所得結果如表2、表3所示。

表2 不同作業方式調查表

表3 不同收獲方式測產記錄表
作業效率受作業田塊大小、油菜長勢、收割與田間轉移時間、機械性能及技術狀況、機手操作水平等因素影響。從作業效率來看,聯合機械收獲技術的作業效率與機械分段收獲技術的相差無幾,但兩者的作業效率明顯大于人工收獲方式。從所需人工工時分析,聯合機械收獲方式所需的人工時最少,每667m2只需兩個人工工時。原因是在技術方面,聯合收割機在作業時只需要一個機手和一個集糧工人,并且能一次性完成收獲、撿拾和脫粒的工作;而分段收獲受收割方式影響,需要5個人工工時。從總成本分析來看,聯合機械收獲技術單位面積內分別比人工收獲和分段機械收獲技術節省成本160、71元,省工節本效果顯著。
分析產量數據可得,測產產量情況是人工收獲>聯合收獲>分段收獲,而實際產量情況是人工收獲> 分段收獲>聯合收獲。分析原因可能有:機械收獲方式損失率均大于人工收獲方式;聯合收獲方式損失率大于分段收獲,分段收獲相比于聯合收獲減損增產4.8%左右。
試驗結果表明:油菜聯合機械收獲技術省工節本效果明顯,但單臺機具的一次性投入較大,后期需注重改進機具的收獲損失率,以減少產量損失。油菜分段機械收獲方式能有效提高作業效率,損失率低于聯合收獲,產量優勢明顯。為此,提出收獲環節的優化方向:①機械收獲技術是油菜收獲的主要形式,機械聯合收獲和分段收獲是今后幾年發展的重點機型,要同步發展。油菜聯合收割機的優勢是作業效率高、可一機多用,分段收割機的優勢是價格低、投資回收期短及維修成本低。②要推廣機械收獲技術。一是機械收獲技術本身的效果。為了保證好的收獲質量,必須抓好機械播種環節,同時加強農機手的培訓,降低因人為操作的油菜籽損失率。二是提高機具的利用率,鼓勵種植大戶和合作社開展跨區服務。③農機農藝部門結合,規范農藝技術,明確將機械收獲作為主推技術,加快改進機具,降低機械收獲的損失率。
3結論
1)總結江西油菜機械化生產關鍵技術模式,目前存在機械化生產技術推廣的面不寬、技術的綜合配套和完善程度不夠等問題。傳統單一的人工栽植及收獲模式已經不再適合越來越復雜的農業經濟社會,這就要求各種機械化技術模式進行優化組合,來共同發揮作用。
2)提出技術模式的優化方向為:①耕種環節選擇能較好適應機械化作業的品種;有條件的地方結合機械開溝免耕直播技術,加大推廣機械聯合精量直播技術。②收獲環節同步發展機械聯合收獲和分段收獲技術,農機農藝部門結合,規范農藝技術,明確將機械收獲作為主推技術,加快改進機械裝備,降低機械收獲損失率。
3)技術推廣工作方面應著重加強以下兩方面:一是抓好機械播種環節,同時加強農機手的培訓;二是提高機具的利用率,鼓勵種植大戶和合作社開展跨區服務。
參考文獻:
[1]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3.
[2]農業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全國農業機械化統計年報2013 [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3.
[3]涂玉琴,戴興臨,湯潔,等.江西油菜產業現狀、問題及發展對策分析[J]. 江西農業學報,2010,22(2):11-15.
[4]陳盾,李雯,葉春,廖禺. 江西油菜生產機械化的現狀與對策[J].安徽農業科學,2014,42(21):7231-7233.
[5]吳平,盧堅雯. 江西油菜生產展望[J]. 安徽農業科學,2011,39(1):522-524.
[6]吳平,劉桂華,劉尊文,等.江西油菜產業現狀及發展對策[J]. 江西農業科技,2002(3):25-28.
[7]藥林桃,曹曉林,陳盾,等.江西省油菜機械化生產模式與應用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14,42(25):8840-8842.
[8]羅海峰,湯楚宙,官春云,等.油菜機械化收獲研究進展[J]. 農機化研究,2015,37(1):1-8.
[9]張彬,張禮鋼,沐森林,等.我國油菜機械化收獲現狀及發展方向[J].中國農機化,2008(6):69-71.
[10]盧晏,吳崇友,金誠謙,等.油菜機械化收獲方式的選擇[J]. 農機化研究,2008(11):240-242,245.
[11]周康韻,仲云龍,裘正軍,等. 華東地區油菜機械化生產現狀及發展對策[J]. 農機化研究,2009,31(8):228-230,234.
[12]周廣生,左青松,廖慶喜,等.我國油菜機械化生產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J].湖北農業科學,2013,52(9):2153-2157.
[13]周康韻,樓慶慶,洪小龍,等.浙江省油菜全程機械化生產規范及實踐[J].浙江大學學報:農業與生命科學版,2011,37(3):295-299.
Study on Key Technologies of Mechanized Mode of Rape Production in Jiangxi Province
Ye Chun, Li Yanda, Shu Shifu, Chen Licai, Li Xing, Sheng Huaping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Ji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Nanchang 330200, China)
Abstract:From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the level of equipment and other point of view, this paper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mechanized production of rape in Jiangxi Province, study on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of the key technology mode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Paper also analyzes the various aspects of the economic effects of rape benefits mechanized technology modes: and proposed mode for optimization technology direction :in the farmland and planting links, it should choose varieties which can better adapt to mechanized operations; some areas with good economic conditions should be in the promotion of mechanical trenching tillage technology foundation, combine with the promotion of machinery broadcast technology.At harvest link, the simultaneous development of mechanical harvesting combine harvester and segmentation technology, agricultural machinery and agricultural sectors should be combined, specification agronomic techniques, mechanical harvesting explicitly promoted as a major technology, accelerate the improvement of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mechanical harvesting to reduce the loss rate.
Key words:rape; mechanized; technology mode; Jingxi Province
文章編號:1003-188X(2016)02-0137-04
中圖分類號:S233
文獻標識碼:A
作者簡介:葉春( 1989-) ,女,江西上饒人,研究實習員,碩士,(E-mail)lychunzi@126.com。
基金項目:“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2013BAD08B02-01);江西省農科院科技創新及成果轉化基金項目(2012CJJ011);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200903050-02)
收稿日期:2015-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