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豬期貨上市是大勢所趨!
證監會表示,將在條件具備、時機成熟時再行批準上市生豬期貨。有可能生豬期貨未來幾年內有望上市。在此簡單介紹生豬期貨上市的相關知識。
大商所曾積極推動生豬期貨上市。然而,2015年10月證監會通過微博回應期貨熱點問題時表示,由于生豬產品不易標準化,也無國家標準,生產標準化、規模化程度不高,存在質量、疫情等突出風險,生豬期貨上市條件還不具備。
據悉,“生豬期貨合約初本”發到一些期貨公司和屠宰企業,征求各方意見。在征集意見后,生豬期貨上市時間還將進行修改。
大商所設定的生豬期貨交割品是活體,體重在95~105kg之間。期貨漲跌停板為4%,保證金比例為5%;合約交割月份為4月、6月、8月、10月、12月。交易單位:10t/手;交易手續費:不超過6元/手。生豬期貨的參與者主要是規模較小的養豬場、活豬貿易商和中小投資者。
點 評
自研究生豬經濟和全產業鏈以來,深刻感受到豬價的復雜。多年來,我國生豬生產一直被“豬周期”問題所困擾,生豬價格周期性的大幅波動,導致“價高傷民、價賤傷農”的現象經常發生,嚴重制約了我國生豬行業的健康發展。
政府近期提出要利用大數據“熨平”豬周期,我認為大數據是核心破解之道,這需要數據積累和各方意識的轉變;利用好金融工具衍生品則是可解燃眉之急的關鍵。能夠利用好期貨這一工具,比如大宗原料期貨,可以為飼料公司鎖定原料采購成本,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并減少上游市場價格波動風險,殊不
據計算,按照目前國內毛豬價格約為6,000元/t左右計算,10t/手的合約價值約為60,000元,保證金在3,000元左右,有利于個人投資者參與。
另外,業內人士分析,從期貨投資者投機收益角度看,若不考慮經紀公司的傭金,投資者完成一筆交易的最小參與成本是單邊手續費的2倍。
如果生豬合約交易單位為10t/手,交易手續費為6元/手,投資者完成一筆交易需要12元/手,價格波動2元/t以上就可以使投資者獲利。知那些所謂的國際糧食巨頭或動物營養公司,在百年長河遭遇各種鬼怪風險中,你以為真的是靠賣飼料活下來的?真正長久存活下來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靠期貨等金融工具的成功運用,來規避風險的。
期貨,相對于現貨,由遠期現貨交易逐步發展而來,具有發現價格和規避風險兩大功能。
生豬期貨的上市,我認為對破解“豬周期”有碾壓的作用,對我國生豬產業將產生巨大影響:
1﹒生豬期貨可以預測未來生豬價格,通過公開公平的交易平臺,產業鏈各關聯方競得出對未來生豬最合理或科學的價格,養殖戶可以根據此價格更準確地掌握未來價格,有計劃的安排生產計劃,實現市場自我調節;
2﹒可以幫養殖戶規避因市場波動帶來的風險。比如現貨市場虧損,可以通過在期貨市場的盈利來彌補;
3﹒促進產業標準化、規模化,幫助企業提高抗險能力。美國生豬期貨于20世紀60年代上市,1966年全美國生豬養殖場160萬余所,平均每個養豬場出欄25頭,散養率較高,而到2010年發展到僅有7萬余所,平均每個養豬場出欄800頭,可見生豬期貨對生豬養殖規模化促進作用之大。■
(部分數據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