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振書,殷國政,路建彪,李玉保
(聊城大學農學院,山東 聊城 252000)
海蘭褐蛋雞感染雞傷寒沙門菌的診斷*
司振書,殷國政,路建彪,李玉保
(聊城大學農學院,山東 聊城 252000)
某蛋雞養殖場90日齡海蘭褐蛋雞疑似沙門菌感染,為確定病原,對該雞群隨機采血,通過平板凝集試驗進行雞白痢-雞傷寒沙門菌的血清學診斷,同時,無菌采取病雞肝臟進行了細菌分離培養、生化鑒定及藥敏試驗。結果,血清陽性率達54.5%,分離菌在麥康凱瓊脂上形成無色、透明、有光澤的圓形菌落,能發酵甘露醇、甘露糖、蕈糖、果糖、麥芽糖,不能發酵乳糖、棉子糖、蔗糖,鳥氨酸脫羧試驗陰性,符合雞傷寒沙門菌的生化特性。分離菌對頭孢吡肟、頭孢噻肟、氟苯尼考及丁胺卡那敏感,而對環丙沙星、氧氟沙星及強力霉素等耐藥。表明該雞群受到了雞傷寒沙門菌的感染,采取了綜合防治措施,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海蘭褐;蛋雞;雞傷寒沙門菌;分離鑒定
雞傷寒沙門菌(Salmonella gallinarum)又稱雞沙門菌,為腸桿菌科沙門菌屬D血清群的成員,雞和火雞都可感染,引起產蛋前各種日齡雞的敗血性傷寒癥,也可引發成年母雞的卵巢炎[1]。禽傷寒發生于各種日齡的雞,但多發于生長期,特別是3月齡到產蛋期的母雞,雛雞如果不是經卵感染,很少發病[2]。病原菌在病雞糞便和分泌物中大量存在,主要經消化道或眼結膜感染。2016年2月,陽谷縣某養雞場養殖海蘭褐蛋雞9500羽,90日齡出現消瘦,精神萎頓、雞冠蒼白等癥狀,病雞排黃綠色或灰白色稀糞。發病嚴重的陸續衰竭死亡,死亡率達7.8%。剖檢主要病變為:肝臟腫大,質脆,呈青銅色,有大量彌漫性出血點,有的肝臟破裂,剖開從腹腔流出大量血色腹水,脾臟淤血性腫大。對該雞群進行了血清學和病原學診斷,經鑒定分離到1株雞傷寒沙門菌,并對該菌進行了藥敏試驗,采取了對發病雞隔離、淘汰、敏感藥物治療、消毒、加強飼養管理等綜合措施,發病情況逐漸好轉,至150日齡雞群產蛋率達50%。
1.1 材料與設備 普通瓊脂平板、麥康凱瓊脂平板、伊紅美藍瓊脂平板培養基由聊城大學預防獸醫實驗室制備。雞白痢-雞傷寒多價染色平板凝集試驗抗原 (批號2014003),雞白痢-雞傷寒多價染色平板凝集試驗陽性血清(批號2014001),購于北京中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各種細菌微量生化管及藥敏紙片,購于杭州天和微生物試劑有限公司。
1.2 病料的采取 隨機選取22只雞,分別翅靜脈采血1~1.5ml,2000prm離心10min,析出血清,用于血清學診斷。無菌采取發病雞肝臟進行細菌的分離。
1.3 凝集試驗 將雞白痢-雞傷寒多價染色平板凝集試驗抗原搖勻,用移液器吸取抗原30μl于潔凈的載玻片,吸取待檢血清30μl滴于抗原液上,不斷傾斜搖動玻片,使抗原與血清充分混合,3min內觀察結果,同時做陰性和陽性血清對照。如出現較大顆粒凝集塊,液體透明為陽性,若不出現凝集塊,則為陰性。
1.4 細菌的分離培養 無菌取病雞肝臟劃線接種于麥康凱瓊脂,37℃恒溫培養24h,觀察結果,挑取單個菌落用麥康凱瓊脂進行純培養。將純化的單個菌落分別接種于普通瓊脂平板及伊紅美藍瓊脂平板,37℃培養24h,觀察生長情況。
1.5 細菌的形態觀察 將分離到的細菌純培養物進行革蘭氏染色,鏡檢。
1.6 細菌的鑒定 將分離純化的細菌分別接種于乳糖、蔗糖、麥芽糖、甘露醇、賴氨酸、鳥氨酸、枸櫞酸鹽、棉子糖等適宜的生化鑒定管,置37℃恒溫箱培養,按使用說明書觀察判定結果。
1.7 藥敏試驗 挑取分離純化的細菌菌落,用滅菌生理鹽水稀釋混勻,校正濃度為0.5麥氏標準,用無菌棉棒蘸取少量菌液,均勻涂抹于營養瓊脂表面,然后用無菌鑷子取不同藥敏紙片緊貼其上,各紙片應均勻分散開,置37℃恒溫箱培養18~24h,觀察并測量抑菌圈直徑,判斷標準按2010版CLSI M100-S20執行。選取敏感藥物進行治療。
2.1 凝集試驗檢測結果 經檢測,22份血清有12份為陽性,10份為陰性,陽性率達54.5%。
2.2 細菌的分離培養結果 分離菌在麥康凱瓊脂平板上,形成光滑、濕潤、隆起、圓形的無色透明菌落;在普通瓊脂上形成光滑、濕潤、灰白色、透明的菌落,多數菌落呈圓形,邊緣整齊;在伊紅美藍瓊脂上呈表面光滑、圓形、微凸、邊緣整齊、淡藍色的小菌落。
2.3 細菌形態染色特點 分離菌呈桿形,革蘭氏染色陰性,兩端鈍圓,多單個存在。
2.4 分離菌的生化試驗結果 分離菌的生化鑒定結果為:蕈糖+,蔗糖-,賴氨酸脫羧酶+,乳糖-,尿素酶-,靛基質試驗-,七葉苷-,丙二酸鹽-,鳥氨酸脫羧酶-,山梨醇+,OF+,水楊素-,枸櫞酸鹽-,肌醇-,精氨酸-,棉子糖-,β半乳糖+,甘露醇+,側金盞花醇-,赤蘚醇-,甘露糖+、麥芽糖+,果糖+,衛矛醇-。
2.5 藥敏試驗結果 分離到的雞傷寒沙門菌的敏感藥及抑菌圈直徑分別為:頭孢吡肟31mm,頭孢噻肟28mm,氟苯尼考26mm,丁胺卡那25mm,而對環丙沙星、妥布霉素、強力霉素、阿奇霉素、恩諾沙星等耐藥。
李鳳玲等[3]對南京規?;半u場進行了雞白痢、雞傷寒的血清學調查,海蘭蛋雞的陽性率為12.6%,而該雞群雞白痢、雞傷寒血清陽性率高達54.5%,是前者的4.33倍,說明該雞群帶菌、感染較為嚴重。
雞傷寒沙門菌與雞白痢沙門菌在生化特性上有些差異,可通過鳥氨酸脫羧試驗進行鑒別,前者不能脫羧,而后者相反[4]。另外,雞傷寒沙門菌能發酵麥芽糖,而雞白痢沙門菌則不能[1]。本研究分離到的菌株鳥氨酸脫羧酶試驗陰性,能發酵麥芽糖,這點與武志強[5]報道的廣東分離株一致,但也有不同,主要是本分離菌不能發酵衛矛醇,而后者衛矛醇陽性。劉素英等[6]從陜西分離鑒定的13株雞傷寒沙門菌均不能發酵衛矛醇,與本分離菌相同。說明雞傷寒沙門菌不同地域、不同來源、不同年代的菌株對衛矛醇的反應可能不一致。綜合分離菌的形態染色、培養特性及生化特點判斷,該菌為雞傷寒沙門菌。
分離到的雞傷寒沙門菌,對氟苯尼考、頭孢吡肟、頭孢噻肟、丁胺卡那等敏感,對環丙沙星、妥布霉素、強力霉素、阿奇霉素、恩諾沙星等耐藥,獸醫臨床應重視該菌的感染及流行情況,合理使用抗菌藥物。吳白等對15株禽源沙門菌進行了藥敏試驗,分離株來源雞場長期使用喹諾酮類和氨基糖苷類藥物,結果表明分離株對喹諾酮類和氨基糖苷類等藥物耐藥率較高,而對沒用過的頭孢曲松鈉、丁胺卡那霉素等耐藥率則很低或均敏感,說明耐藥菌株的出現與藥物的使用有一定的相關性[7]。
立即對發病雞進行隔離治療,對發病嚴重的雞只淘汰、深埋。對雞舍地面、用具進行全面徹底消毒,及時清理糞便并發酵處理。根據藥敏試驗結果,頭孢噻肟、頭孢吡肟在體外敏感性強,但考慮到沙門菌對一些頭孢類藥物在體外與體內反應可能不一致,所以選用氟苯尼考粉劑拌料進行治療,5d后,發病情況逐漸好轉,有效控制了雞只的死亡。
[1]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組編.獸醫微生物學 [M].第2版.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3: 159-166.
[2]李書光,王玉茂,管宇,等.一株高致病性雞傷寒沙門菌的分離及鑒定[J].中國家禽,2013,35(16):47-49.
[3]李鳳玲,呂宗德.南京市規?;半u場雞白痢血清流行病學調查 [J].畜牧與獸醫,2015,47(11):107-108.
[4]辛朝安,主編.禽病學[M].第2版.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148-153.
[5]武志強.粵北地區雞沙門氏菌分離株的生化反應特性[J].中國預防獸醫學報,2009,31(5):406-408.
[6]劉素英,王晶鈺,董睿,等.雞傷寒沙門菌的分離鑒定及藥敏試驗[J].動物醫學進展,2011,32(9):37-41.
[7]吳白,楊林,吳婷婷,等.15株禽源沙門菌的分離鑒定與耐藥性試驗[J].中國獸醫雜志,2014,50(6):27-29.
S858.31
B
1673-1085(2016)09-0007-03
2016-08-09
山東省高等學校青年骨干教師國內訪問學者項目;山東省農業良種工程重點課題(25114426);聊城大學博士啟動基金(318051310)。
司振書(1971-)女,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為預防獸醫。E-mail:dcksz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