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慶宇
(上海浦東路橋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 201210)
園林綠化應用反季節種植技術要點
夏慶宇
(上海浦東路橋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201210)
反季節種植是一項難度高、過程繁復的園林綠化施工技術,對種植原理、植物選擇與運輸、土壤處理、植物修剪與種植等環節的技術要點進行分析與梳理,以期為同行業人員提供一定的參考。
園林綠化;反季節種植;技術要點
隨著我國社會和經濟的快速發展,伴隨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城市綠化的質量和水平要求也越來越高,因而園林綠化的施工與種植不能再局限于某些固定區域、固定季節、固定氣候。隨著我國城鎮化建設的逐步推進,作為市政工程一部分的園林綠化工程也不能受制于季節、氣候等外部因素的影響而延誤或停滯不前。應用反季節種植技術是克服季節和氣候等外部因素、緩解前述需求和困難的關鍵措施。
應用好反季節種植技術對園林綠化施工的重要性顯而易見,這就要求從事園林綠化的工作人員學習、了解和掌握好反季節種植技術的原理、植物特性、植物選擇、運輸、假植、修剪、栽培及后期養護等每一個技術環節的技術要點。
相對適合植物種植與生長的季節而言,反季節種植是為了滿足特殊季節園林綠化施工的要求,不得不打破限制而進行綠化種植。這樣做的目的在于滿足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保證工程建設連貫性的需要,不因受植物種植的季節性約束而影響綠化工程建設,達到具有協調、科學搭配效果園林綠化的目的。
理論上植物正常生長規律同樣是反季節種植技術的基礎條件,在這一基礎條件前提下,對所種植的植物進行相關保護,使其在種植的整個過程當中始終處于新陳代謝的平衡狀態。但是,工程的實際操作存在一定的難度,這是因為在植物的移植過程中,難以避免對其根系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傷,破壞其原有平衡的新陳代謝狀態。如何解決這一問題,一般采用休眠移植,即將反季節植物保持在休眠的狀態下進行移植,同時輔以人工保護手段,使其在休眠狀態下被移植的過程中不受到任何破壞,這樣才能保證被移植的植物能夠順利成活。
之所以休眠狀態移植,其本質原因是處在休眠狀態植物的新陳代謝要遠緩慢于其在正常狀態下,在這種條件下,被移植到一個新的生長環境的植物會隨著周圍環境季節的不斷變化建立新的新陳代謝,最終達到成活目的。
選擇反季節種植的植物之前,首先需要了解苗木最適宜種植的季節,一般在3~5月或10~11月。在這兩個時間區域內的植物基本處于休眠狀態,根系的生命力非常脆弱,而這之外的季節種植苗木的成活率偏低。一般多在深秋或初冬進行反季節種植的施工,這時苗木地下部分溫度溫略高于地上部分氣溫,苗木根部尚未進入休眠狀態,挖傷的根系經過1~2個月的修復,次年樹木促發新根,萌發新芽。而且,選擇移植苗木的地上部分因落葉而水分蒸發最小,同時對苗木加以適當修剪,使其修剪過的地上部分代謝與損傷的地下部分達到了相對平衡,提高了樹木成活率。
在了解反季節種植的施工季節與特點后,接下來就是進行苗木種類選擇和苗木個體選擇。
(1)苗木種類選擇
首先,堅持因地制宜原則,首選耐寒、耐旱、抗貧瘠和抗污染較強的本地樹種,一般不選擇非本地樹種進行反季節種植施工。
其次,遵循目標優先原則,選擇樹種時必須綜合考慮氣候和生長環境等,仲夏期間多選擇根系生長快、幼苗發展快及方便養護管理的花灌木。比如,盡管白樺樹適合種在公園與游樂場所,但是樹種的價格比較高,且運用反季節種植技術成活率低;又如松柏和杜木參等植物,雖然形狀較美,但是其樹冠枯枝多,對種植好處不大。
(2)苗木個體挑選
通常反季節種植條件下的氣候環境比較惡劣,不利于植物的成活。因此,對選定種類的苗木進行具體挑選時,挑選具有外觀健碩、根系發達、枝葉茂盛、無蟲害、色澤艷麗、無腐爛等特征的苗木。對于較大苗木要采取移栽和斷根措施,低成活率苗木盡可能使用容器苗木,而水生植物要求有茂盛植株。
作為反季節種植的一部分內容——苗木運輸,對反季節種植的效果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運輸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運輸前提前準備
制定夜間運輸方案,夜間適宜苗木運輸,同時做好輔助材料和裝卸機械的準備工作。
(2)運輸中保溫保濕
在運輸過程中,既可以在苗木中加入冰袋,也可以用車體罩住遮陽網,有效地防止苗木水分流失,避免長時間運輸中發生苗木發黃、腐爛等問題(也可在運輸之前在苗木上噴灑保濕劑)。
進行反季節種植前,要對種植場地和土壤做好先行準備,保證苗木能夠隨到隨栽,避免因延誤栽植而導致苗木死亡。
首先,選擇經專業人士和機構論證的場地,場地具有土質松散、肥沃、土層厚度合適(如小灌木土層厚度為45 cm,大灌木的土層厚度為65 cm,淺根喬木土層厚度為100 cm,深根喬木的土層厚度一般為150 cm,草木花卉和草坪花卉土層厚度為35 cm等)、排水性和通氣性較好等特點。
其次,對場地土壤開展抽樣試驗或檢測,根據結果與檢測結論確定是否須要進行土壤處理,如果須要,則對土壤進行松土、施肥、消毒等處理,或換填新土。
再次,土壤要達到富含腐殖質,團粒結構和直徑為1~5 mm氣隙度要小于0.01 mm等指標要求。
在種植前進行苗木的修剪是非常必要的,這樣做的目的是為減少葉面和苗冠的光合、呼吸和蒸騰作用,一般按以下方法進行修剪:
(1)對于苗木
首先對苗木實施初步修剪,剪掉植物整體的1/3或1/2,同時剪掉枯枝、蟲害枝,不能把頂端優勢頂稍剪掉,裸根苗只要剪掉無根須主根。
(2)對于喬木
強制修剪,將部分側枝剪除,將萌生的生長枝和強枝保留下來,對于沒有去除的側枝要進行疏稀和短截,并且要在不損壞幼芽的基礎上將可摘除的葉子摘掉。
種植是反季節苗木種植的最核心環節,務必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確定方位
在起苗之前,要標記好種植方位,尤其對于方向性比較強的苗木,要避免按錯誤標記方向進行種植而導致苗木死亡。
(2)開挖樹穴
依據土球直徑來調整挖掘樹穴的大小,一般情況下,樹穴直徑要比土球直徑大60~80 cm。挖掘樹穴的深層土和表層土要分開堆放,且栽植時先填入表層土。
(3)保溫保濕處理
夏季種植時,通過噴灑保濕劑、使用遮蔭網或搭建遮蔭棚罩住樹冠等措施保證濕度。冬季種植時,做好抗風、抗寒、抗凍等措施,諸如對樹干采用相應的保溫材料進行包裹,確保樹干中的溫度能夠滿足其生長需要。
(4)植株養護
種好之后,還須對植株進行固定、適當澆灌等工作,尤其對于新種植苗木,在10:00之前和15:00之后,在其葉面噴灑適當的水霧,可發揮保濕作用。
通過對反季節種植技術各個環節技術要點的介紹與梳理,不難知道反季節種植是一項難度大、過程繁瑣的技術。因此,把握和做好各個環節的技術工作是影響反季節種植效果的關鍵。
本文只對反種植技術的進行了概括性梳理,以便為同行業人員提供一定的參考。當然,反季節種植技術還有非常多的技術細節、最新技術措施及后續養護管理技術等,后續將在具體工作實踐與研究中不斷探索。
[1]盧桌.反季節種植在園林綠化施工中的應用[J].現代園藝,2015(3):171-172.
[2]葉強.反季節種植在園林綠化施工中的技術與管理[J].河南科技,2013(3):185.
[3]童琥.園林綠化施工中的反季節種植技術探討 [J].現代園藝,2015(9):146-147.
[4]黃榮團.現代園林綠化施工中的反季節種植[J].江西建材,2016 (1):222-224.
TU985.12+9
B
1009-7716(2016)07-0354-02
10.16799/j.cnki.csdqyfh.2016.07.104
2016-05-10
夏慶宇(1988-),男,上海人,助理工程師,長期從事園林綠化工程施工現場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