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錄文
(安丘市柘山畜牧獸醫管理站,山東 濰坊 262112)
蛋雞產蛋期飼養管理的幾項技術措施
鞠錄文
(安丘市柘山畜牧獸醫管理站,山東 濰坊 262112)
蛋雞養殖是通過產蛋獲取經濟收益的一項畜牧生產活動,產蛋期的飼養管理工作直接影響到產蛋率、產蛋高峰、蛋重、蛋品質等多向生產成績和指標,進而嚴重影響著雞場經濟效益,因此,做好產蛋期飼養管理工作非常關鍵。筆者結合當前規模化雞場養殖生產實際,對產蛋期飼養管理的幾項技術措施做如下分享:
蛋雞對應激較為敏感,開產是小母雞一生中的重大轉折,應激非常大。為了尋找一個合適的產蛋場所,小母雞會提前3、4d不安地各處探索。在籠養情況下,小母雞沒有這種自由,臨產前3、4d內,小母雞的采食量一般都下降15%~20%,開產本身會造成母雞心理上的很大應激。整個產蛋前期是小母雞一生中機體負擔最重的時期。在這段時期內,小母雞的生殖系統迅速地發育成熟,青春期的體重仍需不斷增大,大致要增重400~500g。蛋重逐漸增大,產蛋率迅速上升,這些對小母雞來講,在生理上也是一個大的應激。上述造成的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巨大應激,消耗母雞的大部分體力,使母雞在適應環境和抵抗疾病方面的機能相對下降。所以必須盡可能地減少外界對雞的進一步干擾,減輕各種應激,為雞群提供安靜穩定的生活環境。
2.1 高營養水平飼料的供應 青年雞自身的體重、產蛋率和蛋重的增長趨勢,使產蛋前期成了青年母雞一生中機體負擔最重的時期,這期間青年母雞的采食量是從75g增長到120g左右,由于種種原因,很可能造成營養的吸收不能滿足機體的需要。為使小母雞能順利進入高峰期,并能維持較長久的高產,減少高峰期可能發生的營養上的負平衡對生產的影響,從18周齡開始應該給予高營養水平的產前料或直接使用高峰期飼料,讓小母雞產前在體內儲存充足的營養和體力。臨產前,小母雞即使體重略高于標準也是有益的,這對于高峰期在夏季的雞群尤其重要。
2.2 補充飼料中的鈣源 小母雞在18周齡左右,生殖系統迅速發育,在生殖激素的刺激下,骨腔中開始形成髓骨,髓骨約占性成熟小母雞全部骨骼重量的72%,是一種供母雞產蛋時調用的鈣源。從18周齡開始,及時增加飼料中鈣的含量,促進母雞髓骨的形成,有利于母雞順利開產,避免在高峰期出現癱雞,減少籠養雞疲勞癥的發生。飼料的鈣含量應在2%左右。
2.3 高能量飼料的供應 對產蛋高峰期在夏季的雞群,更應配制高能高氨基酸水平的飼料,如有條件可在飼料里添加油脂,當氣溫高至35℃以上時,可添2%的油脂,氣溫在30~35℃范圍時,可添加1%的油脂。油脂含能量高,極易被雞消化吸收,并可減少飼料中的粉塵,提高適口性。對于增強雞的體質,提高產蛋率和蛋重量有良好作用。
2.4 檢查飼料是否滿足產蛋雞營養需要的標志 檢查營養是否滿足了雞只需要,不能只看產蛋率情況,青春期的小母雞即使采食的營養不足,也仍會保持其旺盛的繁殖機能,完成其繁衍后代的歷史任務。在這種情況下,小母雞會消耗自身的營養來維持產蛋,并且蛋重會變得比較小。所以當營養不能滿足需要時,首先表現在蛋重增長緩慢,下小蛋,接著表現在體重增長遲緩或停止增長,甚至體重下降,在體重停止增長或有所下降時,就沒有體力來維持長久的高產,所以緊接著產蛋率就會停止上升或開始下降。產蛋率一旦下降,即使采取補救措施也難以恢復了。因此,應盡早關心雞的蛋重變化和體重變化。凡是體重能保持品種所需求的增長趨勢的雞群,就可能維持長久的高產。為此在轉入產蛋雞舍后,仍應掌握雞群體重的動態,一般固定30~50只雞上記號,一、二周稱測一次體重。在正常情況下,開產雞群的產蛋率每日能上升3%~4%左右。
產蛋期的光照管理需根據育成階段光照情況來決定。
3.1 非封閉式雞舍 飼養于非密閉雞舍的育成雞,如轉群處于自然光照(即白晝時間)逐漸增長的季節,且雞群在育成期完全采用自然光照,轉群時光照時數已達10h或10h以上,轉入蛋雞舍時,不必補以人工照明,待到自然光照開始變短的時候,再加人工照明予以補充。人工光照補助的進度是每周增加0.5h,最多1h,亦有每周只增加15min的。當自然光照加人工補助光照共計為16h,則不必再增加人工光照。如轉群處于自然光照逐漸縮短的季節,轉入蛋雞舍時自然光照時數雖有10h,甚至更長一些,但在逐漸變短,則應立即加補人工照明。補光的進度是每周增加0.5h,最多1h,當光照總時數達16h,維持恒定即可。
3.2 密閉式雞舍 飼養在密閉雞舍完全人工控制光照的育成雞,18周齡轉入同類雞舍時,按每周增加0.5h,最多1h的進度增加光照時數,增加到每天16h的時候,維持恒定光照時數即可。
3.3 光照強度控制 產蛋階段雞需要的光照強度比育成階段強約一倍,應達到20Lx。雞獲得的光照強度和燈間距、懸掛高度、燈泡尾數、有無燈罩、燈泡清潔程度等因素有密切的關系。用自然光照時則和窗戶大小、窗間距、窗臺高低和窗戶數量等有關。人工照明的設置:燈間距2.5~3.0m,燈高(距地面)1.8~2.0m,燈泡功率45w。行與行間的燈應錯開排列,呈“∵∴”狀,這樣能獲得較均勻的照明效果。每周至少要擦一次燈泡,斷了鎢絲的燈泡要及時更換。
本期管理的重點在于盡可能地讓雞維持較長的產蛋高峰。應該注意以下事項:長期的高產是和健康、體力充沛密不可分的,所以在管理上必須以維持雞群健壯的體質為中心;注意在營養上滿足雞的需要,給予優質的蛋雞高峰料。根據季節變化和雞群采食量、蛋重、體重以及產蛋率的變化,調整好飼料的營養水平;盡可能地維持雞舍環境的穩定,盡可能地減少各種應激因素的干擾;注意雞舍內外衛生,堅持日常消毒工作。注意監測雞群的抗體水平,必要時追加免疫。根據雞群情況必要時進行預防投藥,或每隔一個月投3~5d的廣譜抗菌藥。
雞對能量的需求受環境溫度影響比較大,當環境溫度高于適宜溫度區上限時,雞的能量需求量降低。據測定,環境溫度每上升1℃,雞維持需求的能量降低4%。雞舍環境溫度低于適宜溫度下限時,雞對能量需求量增高,溫度每下降1℃,維持需求的能量增加0.6%。產蛋雞的適宜溫度區為10~25℃。因此,在不同的季節里要根據氣候變化等環境因素以及雞群自身的情況,調整日糧并采取綜合性措施來管理雞群,這樣才能保證產蛋高峰期里雞的優良生產性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S831.4
C
1673-1085(2016)09-0028-02
2016-08-19